新疆博物馆第一款文创干果新年礼盒 - 吉鼠珍果,携萌上线开启预售
新疆博物馆第一款文创干果新年礼盒 - 吉鼠珍果,
在2020庚子年即将来临之际,
我们携手新疆博物馆,为您带来一款“只鼠于你”的年礼,想把新疆特有的“甜”赋予最厚重细腻的文化与年味儿。


年礼盒由新疆博物馆独有原创IP —— 小智小慧领衔发声,里面的代表产品有吐鲁番葡萄干、若羌灰枣、阿克苏薄皮核桃以及阿图什无花果干。


礼盒内还附赠包括:
雕刻时光“小智小慧”2020年月历一本,单独拆分还可作为书签;

“小智小慧”年礼红包4个。

年礼包装的创意源泉

葡萄干的晾晒过程 复杂多变
不能单单用“晒”来形容

要把葡萄晾成葡萄干要经过这些步骤:
向阳山坡上土坯垒成的晾房 - 方形或十字形的风孔让干热风通过带走葡萄的水分 - 主木杆上插满了小横杆 - 挂满葡萄 - 连续15天50摄氏度的自然风风干。
初步的算了一下,我们年礼中的葡萄干至少要10斤新鲜的葡萄经过15天360小时21600分钟50摄氏度的自然风风干,才能制成。




晾房在吐鲁番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晾晒葡萄而已。晾房是吐鲁番人民的第二套房,它在吐鲁番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这一次的年礼我们以吐鲁番晾房为设计原型,将4种干果放在MiNi晾房之中,每一口甜蜜里都带着来自新疆的深情厚谊。


2500年前的一根葡萄藤在2003年被发现于吐鲁番洋海墓地。该葡萄藤为我国早期葡萄栽培的实物证据。
2200年前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开始有葡萄的存在的说法向前提了二百年左右。古葡萄藤的出土也说明早在丝绸之路之前已有一条“葡萄之路”联系着世界的东方与西方。
1500年前的《太平广记》有记,南北朝时期梁国高昌国有派使者进献葡萄干。南北朝时,吐鲁番已成为重要的葡萄种植基地。
近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文化传承
以最尊重自然的方式培育出的 —— 甜
是吐鲁番葡萄干的醇甜,是来自新疆上千年瑰丽文化的甜

2000年前新疆和田,已有栽培红枣的历史。
若羌灰枣其历史可追溯到1600年前,古丝绸之路重镇楼兰。
500年前《本草纲目》有记,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有“日食三颗枣,百岁不显老”之说。
两千多年的发现与启迪
以最得天独厚优势培育出的 —— 甜
是若羌灰枣的香甜,是几千年文化传承的甜

无花果大约在唐代传入我国,至今约有1300余年。
新疆阿图什更是古丝绸之路上西通中亚诸国的重要通道。
一千三百年的传播与收获
以最繁茂馈赠心意培育出的 —— 甜
是阿图什无花果的蜜甜,是丝绸之路之上风沙不能灭绝的甜


公元前3世纪的《博物志》一书中,就有"张骞使西域,得还胡桃种"的记载。核桃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传入我国。阿克苏有“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阿克苏的薄皮核桃更是营养丰富。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记述,核桃仁能"补气养血,润燥化痰,温肺润肠"。
俗话说“桃三杏四梨五年,要吃核桃得九年”。
千年的传承与等待
以最适合的土壤、水分培育出的 —— 醇香
是经历漫长等待的倾情回报
是入口的醇 回味的香

此款年礼可定制
新疆博物馆企业联名款年礼
也可做私人定制
淘宝店址:新疆博物馆 x 至爱疆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