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诞“道德之眼”凝视下的设计启发
如何能最快最有效的达到沟通的核心?
如何整合繁杂的信息并有效的解决用户需求?
近期《奇葩说》李诞的辩论首秀可谓惊艳四座,“救画还是救猫”的问题,李诞一方在互联网舆论场上大获全胜,将诞氏幽默发挥到了极致的同时,也令人佩服其立意论点的完美切入及强大的逻辑性,痛怼以黄执中为代表的“精英论”。瞬间多少姑娘都觉得自己过了只看脸的年纪,李诞这样有趣的灵魂是那么让人着迷,于是许多人下单买了李诞那款诡异表情的手机壳给生活的索然无味加一剂强心针。

李诞与他的表情手机壳
《奇葩说》的魅力就在于每一个辩手通过其掌握的知识,以敏锐的思辨性、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对每一个辩题进行具备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论辩过程。如何围绕一个论点,进行打动人心具有说服力的解读,其实最终这是一个沟通的问题,是心智的占领过程。
营销即是对消费者心智的占领。有效的沟通是传播和推广的终极命题,从而达到更好的营销目的。
01
现代社会已是一个信息膨胀的时代,缺乏明确界限的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共存,从而形成庞杂的混沌状态。无数信息交错纷飞,即便是单一信息,每个人的看法也大相径庭,而且信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信息本身的数量就已经非常可观,又给予不同观点蜕变成完全不同的内容,并且持续变化。大家可以想象要掌握现状有多么困难。

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想要传达的信息堆积如山,样样都想推销;然而,消费者不可能如客户所愿,理解所有内容。更何况在信息泛滥的今日,若非极端强烈的信息,就无法深入消费者的内心。是故,必须一一推敲客户堆积如山的思绪,加以整合、概括、提炼。
如何能最快最有效的达到沟通的核心?
如何整合繁杂的信息并有效的解决用户需求?
设计师既是以视觉语言为基础、审美性为前提、解决问题为依据、有效表达为目的类似翻译家的工作,沟通方式和思维的整合方式是极其重要的。
02
如前所述,我们要回归事物的源头,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不能仅是浮于表面的思考,要找到问题的核心。我们往往容易沉浸在细节的落实和取舍,这些精力和资源的浪费,并不能最终缕清我们的思绪,也不是解决问题之根本。
借鉴佐藤可士和在“超级整理术”中总结的整理原则,可整合出一条关于如何进行信息与思维的整合,从而达到有效沟通作用的方法。
思维整理方法 :「掌握状况 > 导入观点 > 设定课题」
1. 掌握状况(判断病情):替对象(客户)进行问诊,取得关于现状的信息。客户总会带着不同的问题来进行咨询,需要通过详尽的讨论,仔细分析状况,来掌握项目现在所处的基本情况。微妙的差异也不可轻忽,很多时候有效的推广点就隐藏其中。
2.导入观点(锁定排查病因):以各种角度检视信息,问题本质是什么?找到的问题即答案。导入观点的终极目标既是导出愿景。
通过问诊掌握情况之后,为了查明问题的本质,必须理清信息的因果关系,务必将混乱的信息相互对调,设定优先排序,舍弃多余信息,排除含糊暧昧的部分,找出其中的关联性,整理成整合性的信息。通过导入个人观点来链接杂乱无章的信息,找出引起该状况的问题本质。
要导入观点须将思绪信息化,即将原本抽象的思绪置换成明确的信息(语言化:关键词等),才能提高沟通的效率。将自己和对方的思绪转换成语言,通过不断问诊——聆听,彻底整理对方面对的课题和意欲传达的内容,自然就能找出最适当的表现方式。
弗洛伊德的心理疗法提出:无意识的意识化,“自由联想法”。弗洛伊德认为造成心病的原因是人们不知不觉间压抑的欲望和冲动,唯有发掘、意识这些情绪,才能了解生病的原因,与这些根本的问题对峙,通过“自由联想法”:一边进行自由对话,一边慢慢迫近核心。克服问题,才能释放压抑,治好心病。自我无意识的意识化应用在实际中,即产品完成后,通过提问的方式(提出假说的方法),摸索概念的语言化。答案必然在对方内心,也在自己内心。
建立假说,大胆向对方提问。向自己提出假说,进而发现概念、关键词。了解自己难,理解他人更难。提出假说,探索并确认对方的想法,整理出对方的言论之后,试着置换成自己的语言,然后反问对方:你的意思是这样吗?
导入观点是在对方心智中建立形象,好比建筑,我们用信息排序来作为房梁砖瓦,要建造一栋坚固的房子,最重要的就是“愿景”。愿景指客户真正想到达成的目标,是潜藏于客户内心的诉求,可称为“应有面貌”。即是发挥最佳表现的理想状态,是一旦排除问题就能抵达的终点。除了客户本身的意志之外,这个“应有面貌”又是还包括来自社会的期盼。例如对环境的关心,或是社会的责任。寻找愿景不可欠缺的便是“导入观点”。如同网络搜索引擎,要从庞大的数据库找出所需数据,必须输入关键词,这个关键词就是一个观点。
随时保持寻找“愿景”的积极态度。改变想法,以“全新”的观点将一切转为优势:应有的愿景。在表现阶段仔细琢磨愿景。一旦迷惑,就试着想象具体场景(时间、地点、人物、场合)。当思绪遇到瓶颈、觉得沟通困难的时候,请改变观察的角度。识别标志和标语,要能够表达表现出愿景的精髓。
3.设定课题(制定治疗方案):为了解决问题,设定必须处理的课题,找到了课题即找到了前进的方向,问题就已解决一半。当然错误的步骤将降低目的达成度,有时问题的终点也会随着客户的动机而改变,沟通既是良好的润滑剂,让双方一边共享终点的概念,一边确实迈进。
思考时对于别人的事情视如己出。设计师的工作并非创造自己的作品,而是解决对方的问题。只有设法将解决方法化成有形之物的时候,才第一次使用到设计的创造力。关键在于整理对方的思绪,毅然舍弃多余内容,逐步将焦点凝聚于重要的关键,细细琢磨,成就简练利落的有形之物,将核心价值从对方的思绪中导引出来。艺术设计的本质正是通过整理各式各样的要素,发掘最重要的关键,再加以琢磨、设计,以几近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意欲传达的信息。不可纠缠于细节。不掌握本质,就无法创造好的结果。如果不回归事物的源头,就永远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即便解开了表面交缠的线头,内部依旧是纠缠不清的状态。

“超级整理术”示意图
—————————————————————————————————————————————————














![[海德帕克]品牌视觉【餐饮】](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c6715d3e8da8a8012187f42f6d8c.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ll,w_520,h_390,limit_1/auto-orient,1/sharpen,100/quality,q_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