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盘点(上篇)
上海/UX设计师/85天前/15浏览
版权
人形机器人盘点(上篇)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
超过150台机器人同台亮相
,创下历届参展数量之最。从擂台竞技、电路检修、到剥鹌鹑蛋、毛笔题字,从咖啡拉花、音乐打碟到衣物折叠、物品分拣,甚至蛋壳雕花、冰淇淋制作、儿童陪玩、按摩理疗、货物搬运、力量举重……这些丰富的场景预示着——
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市场化的探索阶段
。
具身智能作为「人机交互研究所」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我们在第八期《好奇说》中已初步探讨其产业链、智能等级划分及伦理三大定律(点击回顾-->「好奇说」你会让具身智能AI机器人做什么?|活动回顾)。
下面这段视频是在WAIC现场的机器人们,在零距离观察之机,我们不由的好奇:“究竟现在有哪些“人形机器人”呢?”。
第十一期「好奇说」将选择机器人行业中的
18家中外人形机器人企业
与产品线生态拆解。因篇幅所限,拆分为上下两篇:
本篇聚焦10家中国企业
。下篇将解析8家海外知名机器人企业。
这10家中国企业,按照成立时间排序为:
01· 2012年-
UBTECH 优必选
02· 2015年-
Fourier 傅利叶
03· 2016年-
UNITREE 宇树
04· 2016年-
LeJu Robot 乐聚
05· 2017年-
Deep Robotics 云深处
06· 2018年-
腾讯机器人实验室
07· 2023年-
AgiBot 智元
08· 2023年-
KEPLER 开普勒
09· 2023年-
Bobot Era 星动纪元
10· 2024年-
MATRIX 矩阵超智
何为“人形机器人”?
根据IEEE标准定义,
人形机器人(Humanoid Robot)
其需同时满足三大特征:
- 双足行走能力(含轮足复合形态)
- 类人躯干结构(头-身-肢拓扑等效),即需包含 头-躯干-四肢 的等效解剖学结构:
- 头部:承载感知(视觉/听觉)或交互功能(表情/语音)
- 躯干:连接上下肢,内置计算单元或能源系统
- 肢体:上肢具操作能力,下肢具移动能力
- 上肢操作功能(抓取/持握/工具使用)
若您对
下一代人机交互范式设计
抱有热忱,欢迎加入「人机交互研究所」,与我们共同探索技术与人性的共生边界。
1
Report
声明
1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1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1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