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游戏”我的理解与实践
深圳/UX设计师/136天前/48浏览
版权
“AI+游戏”我的理解与实践
我对AI技术始终抱有热情,从最早的文生图,到游戏社交网络干预实验,再到自然语言指挥AI队友战斗。一直在实践中探索AI应用,渴望与日新月异的AI技术一起进步。
本文分享了我这段时间的思考与实践内容,欢迎阅读:
生成式对话
生成式对话是目前AI技术中最常见的应用情景,也是众多国产大模型最先产品化的落地方向。无论是专门的AI聊天APP星野,还是现在各大APP都内置的AI助手,本质上都是对这一功能的拓展。
在游戏产品应用中,《逆水寒》最为优秀。玩家可以与NPC自由对话,而NPC则根据自身的“理解”和玩家进行交流,并伴随一系列动作或交互反应。不仅提升了游戏的沉浸感,也激发了玩家探索AI可能性的好奇心。这种独特的互动模式很容易形成话题性,使得《逆水寒》和AI相关的二创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大量玩家观看。
虽然乍一看像那么回事,但当用户不断和AI聊天,将其作为情感寄托时,AI难以共情、缺乏记忆等诸多缺点还是会慢慢让用户感到出戏。
相比于这种“单一对话”的AI体验,我更倾向于AI在游戏中的应用是像《斯坦福小镇》那样的“社交网络干预”。
在“社交网络干预”的设定中,如果角色A与B原本计划晚上举行婚礼,而你决定介入这段关系,B的反应不仅仅是向你展示失望,还会通知整个小镇取消婚礼,进而引发一系列蝴蝶效应。
AI扮演的更像是在一部没有固定剧本的电影中,既是编剧又是演员。
玩家作为带资进组的导演和主角,说出自己的想法亲自进入片场做出想做的行为,AI会判断玩家的想法和行为会如何影响游戏的故事走向和社会关系,然后操控演员不断重新临场演绎,合理化安排后续进展。
这种设定极其类似于美剧《西部世界》中的情节,体现了AI在游戏世界中引入复杂社交动态的巨大潜力。
我设想了一个概念,将《三体》的宏大故事与“社交网络干预”游戏机制相结合。这样,玩家之间的互动和决策不仅仅是游戏行为,更是构建动态发展故事的关键,每位玩家的行动都可能成为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社交网络干涉”实践
在这一设计概念的试验阶段,我们首先实现了AI驱动的角色与NPC间的自主移动和交流。以“世界末日避难所”为背景,我们成功创建了一个运作中的虚拟社会。
基于这一成果,我们进一步允许玩家指挥其角色的行动,实现对故事进程的实质干预。
虽然我们成功模拟出AI驱动游戏的流程,但事实上,“社交网络干预”机制的复杂性远超预期,而且如何使其具备游戏性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在这一机制中,每个社群成员的独立行为都需实时计算,这不仅复杂,还会产生高额的Token费用。为降低成本,我们引入了“日程表”系统,提前规划行为序列。一旦这些行为受到外部干涉,相关的日程会重新生成。
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由AI主导的游戏产品短期内仍面临重大挑战,包括高Token成本和游戏可玩性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AI驱动游戏成为广泛受欢迎的商业产品的可能性。
作为市面上不多的由AI为玩法主导的游戏《AI公寓:虚拟证言》,已于近日在Steam上架,其采用了需要和AI对话推理出案件真相的剧本杀游戏模式。但从目前看来,其市场表现较为一般。玩家纷纷抱怨AI回复生硬,且免费对话额度不够用,还不如不用AI采用固定文案的传统推理游戏玩法。
AI+游戏的定位
实际上,技术的进步并不好直接转化为市场成果,我们需要仔细考虑如何将AI技术更好地融入到游戏设计中,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技术展示,而是真正地
增强游戏的玩法和体验
。
我认为,游戏与AI的结合应当专注于提升核心玩法,
利用AI的分析能力、交互性和自主决策能力
来优化玩家体验。
这种整合类似于AI+汽车,或是AI+手机
苹果的Siri通过AI变得更加自然、语境相关且个性化。此外,新增了“向Siri输入”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双击屏幕底部输入指令,例如设定闹钟。
未来Siri还将理解屏幕上的内容,及在应用程序中代表用户采取行动的屏幕感知功能。
AI在游戏中的定位可以比作《钢铁侠》中的贾维斯——不仅提供分析和决策建议,还能在战斗中帮助玩家摆脱困境,获得战斗优势,通过某种“陪玩”的方式增强游戏核心体验。
对AI“陪玩”的理解
我是站在一个命题上来思考这个问题的,即:
如何让AI在游戏中展现其分析、交互及自主决策能力,使其成为玩家的“贾维斯式”伙伴。
实时战斗分析与决策
敌情分析
:
让AI即时扫描战斗环境,分析敌人的数量、种类、技能和弱点,提供实时战术建议。例如,AI可以提示玩家优先击败某个具有强大控制技能的敌人,或提示某个敌人技能即将冷却完毕,建议优先击杀。
语言指挥:
通过语音,玩家可以直接对AI队友发出指令,例如在关键团战时刻,只需怒吼“快来增援!”,伙伴就会迅速集结;在血量危急时刻,喊一声“奶妈快奶我!”就能让奶妈第一时间赶到,确保团队生存。这种即时的语言指挥大大提升了战斗体验,使玩家能够更专注于策略和战术的运用。
个性化培养方案
数据分析
:AI能分析监控角色的当前属性、装备、技能等数据,并结合玩家的游戏风格,制定个性化的养成方案,推荐适合的装备、技能加点路径等,并提醒玩家何时需要补充资源或进行修理。
一键优化
:玩家可以选择“一键优化”功能,AI会自动完成所有养成操作,包括购买装备、分配技能点、选择副本等,节省玩家的时间和精力。
任务推荐与导航
:AI能根据玩家的进度和目标,推荐适合的任务,并提供详细的导航指引,确保玩家高效完成任务。
游戏内容分析与交流
分析交流
:AI能够理解并响应玩家的对话,不仅限于游戏指令,还能进行情感化的交流,例如“你觉得我刚才那场战斗打得怎么样”、“帮我回顾一下今天的战绩”等。
个性化反馈
:根据玩家的行为和习惯,AI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例如“你今天的表现很棒,刚才那个BOSS可是很难的呢!”、“可以考虑提升下防御能力,面对强敌能更游刃有余”。
我们的最新实践
在打《王者荣耀》时,经常遇到这边开团,那边队友还悠闲刷兵的情况,怎么喊他都不过来支援。面对这种队友,应该特别渴望能与“贾维斯”一起并肩作战吧?
所以,在最近的探索实践中,我们设置了一个小型竞技场,模拟出玩家没有真人队友组队时,
用AI智能体队友进行补位,并实时听从玩家的指挥
。
在下图中可以看到,画面中的小蓝是玩家所操作的角色,一旁的小黄就是我们的AI智能体队友。当我们输入“给我过来”后,队友立即做出了跟随反应。
在战斗方面,我们赋予了AI智能体一套默认的战斗行为树,在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允许玩家随时下达指令修改行为权重。
例如,现在我要求智能体勇敢一些,血战到底。此时,他的行为权重发生了变化。
Escape Threshold:0,代表智能体在面对压力或不适时选择逃避的最低心理承受限度,我们以血量为对照值,当前是0。
Escape Probability:0,代表逃逸概率,所以当前AI智能体的行为是“即便血量降至0,逃跑的概率也是0%”。
现在,我改变了战术策略,希望智能体不要这么莽撞了。可以看到对应的行为权重也立刻发生了改变。
简单总结一下,我们在对战游戏中,可以像往常开黑时那样语音指挥。与之不同的是,你的Ai智能体队友能比真人队友体现出更加积极的响应,确保你的战术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执行。
结语
利用AI技术开发“贾维斯”队友,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定位所述,AI+游戏不应该仅仅作为一个技术展示,而是能真正地
增强游戏的玩法和体验
。
所以,我们后续还将利用更多个人时间,去完善这个实验,并尝试生成一个网页版本供大家游玩体验。
感谢大家的阅读,本篇内容至此。
如果你喜欢这篇内容,别忘了
点赞、收藏和分享
。
1
Report
声明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1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收藏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