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生幻形:机器人时装秀
北京/艺术工作者/4小时前/131浏览
版权
器生幻形:机器人时装秀
《器生幻形:机器人时装秀》
2025年5月10日晚,一场融合时尚、科技、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机器人时装秀《器生幻形》惊艳亮相2025年濮院时装周,在水上禅堂掀起一场东方哲思与未来科技融合的时尚风暴。此次大秀由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数字艺术家余一萌(Yimeng Yu)携手人形机器人研发先锋——众擎机器人(ENGINE AI)共同呈现,展示了机器人与服装、算法与身体、传统文化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深度对话。
“幻形”之秀:东方语境的未来时尚哲思演绎
《器生幻形》不仅是一场科技时尚的展示,更是一次关于“人机关系”与“身份流动性”的艺术实验。整场大秀以3台人形机器人为走秀模特,融合数字孪生模块化3D打印时装系统、生成式AI影像背景、东方山海经音乐和中国红视觉氛围,在古典中式建筑水上禅堂中完成一场虚实交织、跨界融合的时装行为艺术表演。
“器”指向承载科技的机器人本体,也指向根据其结构而定制的模块化可变服装系统;“幻形”则象征在数字与物理之间持续切换的身份形态,以及服装外观的持续演化与组合过程。余一萌的整个设计逻辑借鉴了中国汉字构形的哲学——由点画构成偏旁、由偏旁组合文字、由文字生成语义,逐步累积复杂性与意义。通过这种不断变幻的形态语言,呈现出机器人身份的流动性,探讨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其“外表皮”如何随着角色变化而演进。该创作深层地回应了道家哲学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观,展现了一个由基本单元经由无限迭代组合而生成多样形态的“第二生命系统”。
时尚与科技的双向赋能
在机器人服装及AI数字影像视觉的创作中,余一萌将其定位为一次“机器人外表皮的创新实验”,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装设计。所有的服装造型均基于数字精密建模后,通过3D打印完成,涵盖光固化树脂、激光烧结TPU及柔性织物打印等多种材料与工艺,确保服装组件能够精确嵌合于机器人本体之上,形成可拆卸、可组合、可迭代的模块化结构。
同时,机器人在每一次登场时,其所穿戴的服装组件亦会在秀场的大屏幕上同步“点亮”,形成一种类似于“游戏装备切换”的动态视觉系统,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交互体验。秀场中还特别设置了设计师余一萌亲自为机器人更换模块服装的行为艺术环节,不仅展现了人作为创造者与技术实体之间的动态协作过程,也寓意着设计师意图打破传统“服装-身体”关系的边界,重新探讨在智能时代背景下,人机之间身份、角色与感知的流动与重构。
作为机器人“模特”的PM01众擎机器人由深圳团队打造,其在外观与行动机制上均展现前沿科技水准:超音速灰金属机身、航空级铝合金外壳、家族式星环灯设计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的自然步态控制系统,打破传统机器人“机械僵硬”的刻板印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化步态”。因此在设计策略上,余一萌选择突出机器人原有的机械结构美感,而非进行遮蔽式覆盖。她刻意避开全包身式设计,保留并强化机器人本体的结构细节,从而在跨界合作中实现服装设计与工业美学的“双向赋能”。
而表演场地则选在拥有浓郁东方意蕴的濮院古镇水上禅堂,将古典山水与数字幻影并置,展现“未来科技穿越古今”的视觉张力。生成式AI影像在屏幕上构建出异想天开的未来场景,与机器人在实体空间中的动态呈现交织成一幅数字时代的“山海经图谱”。
7
Report
声明
1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7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1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