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之惊梦——黄智俊个展
上海/平面设计师/8天前/32浏览
版权
“HE”之惊梦——黄智俊个展
“盒”是黄智俊作品中的标志性符号。
“盒”是其感知世界的全部,又是其期望突破的束缚,“盒”成为其表现无形束缚与自我觉醒的未知边界的符码。
“盒”为“HE”?
“HE”为“盒”?
黄智俊笔下的“盒”大致有三个维度:
其一,“安全”的有用性;
黄智俊出生于成都,成长于福州,在这两个充满惬意、诗意、散漫、甚至可以自由懒散舒展的慢节奏生活区,他如鱼得水。此时他所感知的“盒子”无疑是舒适的、安全的。
是真的“安全”?
还是人的眼界限制了想象?
其二,“无用”的束缚性;
2024年在智俊的画作中陆续出现了不规则的束缚性盒子。也许是一种源自个体对现实的感觉边界触摸之后的局限性认知,也许是个体成长之后心理及生理认知膨胀之后的不适性反应。“盒子”是真实的,它同时也是一种虚构性指代,指代艺术家所感知到的那种真实性束缚。此时盒子的“束缚性”正是源自于其“无用性”。
是真的“无用”?
还是人的格局影响了判断?
其三,“自醒”的挣脱性;
本次展览的作品,尽管盒子仍然是主角,却多了几分理性与思考。“火红的高跟鞋”与“闲散的太湖石”,显示出其在物象符号表达、物象空间组织、漆语言挖掘等方面均有突破。
物象是人之存在的物证,也是人之存在的预言,我们不由自问,是时空消解了人的存在,还是人的逃逸遗弃了存在着的空间?如果说在时空中消解意味着人的麻木与躺平,那么人的主动逃逸则可视为人的抗争与自醒。“自醒”与“挣脱”看似顺理成章。
是真的“挣脱”?
还是阶段性思考后的留痕?
当代人是具有自我认知和判断,又与时代保持一定距离的自醒者和旁观者。
以透视之境旁观世界,观看他人以确保足够的时空得以警醒,确保个体独立之灵魂。
在独处中,格人、格物、格世界。
这就是“HE”之惊醒的意义。
马俊营
艺术学博士
上海市美协漆画艺委会委员
华东师大美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0
Report
声明
1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推荐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1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