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传说-相柳》山海经100插画设计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插画师/1年前/203浏览
版权
《山海传说-相柳》山海经100插画设计
《山海传说-相柳》相繇,又称相柳,上古时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凶神,共工的臣属,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蛇身九头,食人无数,所到之处,尽成泽国”。
传说它喷出来的水比洪水还厉害,又苦又辣,吃了就会送命。因此,这种水泽连禽兽也不能生活。禹见相柳如此猖獗,就运用神力杀了相柳,为民除害。相柳身上流出的血,一沾土地就五谷不生,把大片地方污染了。禹尝试用泥土陉塞,但三陉三陷,禹只好把这片土地劈为池子,各方天神在池畔筑起一座高台,镇压妖魔。
山海经·大荒北经》:“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根据《山海经·大荒北经》的记载,相柳蛇身九头,巨大得能同时在九座山头吃东西,它不断呕吐毒液形成水味苦涩的恶臭沼泽,发出的臭味甚至能杀死路过的飞禽走兽。它随同共工发洪水伤害百姓,半途遭遇一心治水的禹,共工不能战胜禹惨遭流放监禁。
本次参加的“相柳”创作选择采用了相柳的外形特征,蛇身九头借鉴了巨蚺的外形,红尾蚺全长1.8-3米;重量10-15公斤。雌性较大。人工饲养的红尾蚺最长可长至3.7米,重45公斤。 成年的红尾蚺体型大小差异颇大,各亚种的体型并不一致。分布于南美洲的红尾蚺身体较长,在苏里南有两条红尾蚺是体型最巨大的,分别是411厘米及427厘米长。
相柳九头的给中间张开嘴的头特写,光线主要放在中心张嘴的头,给特写表现相柳的凶猛残忍。
画面底部阴影处用海浪做画面底色,配合不强的颜色对比,把画面重点聚焦在中心张嘴的相柳上。四周人类头骨对应《山海经·海外北经》:“蛇身九头,食人无数,所到之处,尽成泽国”的“食人无数,所到之处,尽成泽国”。
配色这次选择的橙色和蓝色的强对比色,给画面中心视觉冲击加大。很久没有画过厚涂了,尝试用厚涂表现“相柳”的特征。
0
Report
声明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推荐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收藏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