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传媒大学视传毕设 PAPER IS 思辨设计
北京/平面设计师/1年前/221浏览
版权
2020中国传媒大学视传毕设 PAPER IS 思辨设计
PAPER IS
我的毕业作品“PAPER IS ”是对纸作为一种媒介进行的设计尝试与探讨,共分为四个项目。系列作品全部采 用了纸作为创作材质,在单独作品中分别对纸进行联想,每个作品表达出不同含义。在这一系列中,我通过纸本身可折叠,可承载信息,日常可见,价值低廉等属性,探索了纸可以成为的物品和纸可以代表的情感。我发现纸与纸之间存在沟通的可能,复印纸可以不再是只有承载文本图像功能的工具,纸可以用其形态表达回忆和感情, 纸可以给人带来联想,可以成为改变我对日常小物固有认识的一个渠道。
在包豪斯的大师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开设“材料构成与造型练习”课程中,试图引导学生尝试对纸这一 材料进行充分的造型探索,即设计形式与材料关系的探索。而探索设计形式与材料的关系是用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之一。中央美术学院在创建设计专业之初,专业创建人谭平教授在其《设计概论》一书的开篇即提出引导设计认 知和设计思维的一问:什么是设计?他说,通常说“纸包不住火”,但当纸能够包住火而成为“灯”时,它就是设计。也就是说,设计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解决方案。换一个角度看,纸作为媒介,它可以为设计创造不同的可能性,纸可以是材料,可以是信息载体,可以是设计形态转化的中介,纸还可以是语言,它可以化身为故事的讲述者。
“PAPER IS”通过对纸进行的四个联想,探索了纸在人对纸的固有印象之外,还可以成为什么。也借此表达了每 一个我们习惯已久的存在只要换个角度去看,都可以有不一样的意义。
海报设计
我在海报中想表达对纸媒介最本质特征进行设计的理念。为了切合主题,招贴设计中我选用了用纸张构成网格的 形式。 纸上印有系列作品中的几个项目,并且依据项目特征对纸张造型进行了塑造。 例如在手环部分纸张上用反复折叠来模拟手环的纹理,书籍部分折出书脊等等。
我在这一部分使用相对简洁的块面和尽量少的字,以在各种需要招贴和印花的情境下灵活变通。 海报上素材图片锐度调高是为了表现纸张与印刷的质感,并且让图片更抢眼。
接下来,我将用侦探的形式,以海报上细节的处理为线索,带大家了解我对纸这一概念的解构。
标志设计
标志的造型是手握纸筒看向观者。通过纸张和观者“对看”意指希望观者通过我的作品对纸张乃至日常小物的看法发生改变,找到更多看问题角度,透过现象看本质。
字体设计
字体依照普通的A4复印纸自然垂落,及进行少量窝折而产生的曲线进行设计。分为三种版本以应对不同情境应用。在字体设计中纸材料作为一种中间媒介出现。
PART1:一百与一
这部分是对纸作为一种文本载体之外的媒介进行设计尝试。我拍摄了一张方形纸从高楼下落的视频,截取视频中 连续的一百帧,用一百张同大小材质的纸印有这一百帧一张纸下落画面,将他们制成一本书。这一百张纸与下落 的一张纸之间形成了围观般的互动关系,这本书由一百张纸讲述一张纸的故事。书中文字只起到计数作用,而图 像中的纸与书页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密切。“一百与一”中我试图构建纸与纸的关系,而不是让纸作为单纯的载 体表达与纸本身无关的内容。 在摄影书籍方面的创新性可由纸张之间的对话和围观一般的拟人化关系体现。当纸张不仅仅是文本载体,也可以形成内容 甚至相互产生互动时,纸就能够发声,能引起人对纸张工具性的思考。
PART2:记忆碎片
这部分是对纸作为叙事媒介的一种尝试。
纸的特性是可以被折叠到相较于从前的面积而言很小的一个面积。这个折 叠过程就像人与另一个人无法再联系到后把对对方的记忆压缩。这份记忆 一直在那,只是等待被重新展开。我构想了一个故事,一个人想找回另一 个人,但时间让他不停的遗忘找到此人的线索。于是他需要不停的展开回 看自己的记忆并且随时补充线索。 后来我制作了一个手环,材料包含杜邦纸和磁吸扣,利用了材料不易损 坏, 易被书写和易于折叠的特性。手环可以承载关于回忆的信息,展开后 面积约为被折起时的十倍。我在手环上加上了故事中人的线索和回忆,仿佛他一直在寻找,故事还未完待续。
PART3:犯罪留念
这部分是对纸作为承载证据媒介的一种尝试。 犯罪崇拜一直存在,大众对犯罪者有一种猎奇心理,反映在对犯罪者的好奇甚至迷恋。电视剧“双峰”中描述了 在受害人指甲里发现犯罪者留下的写有线索的小纸片,这种罪犯给受害者做标记的情节来自于现实案件,例如十 二宫杀手。在十二宫杀手案件中大众热衷于猜测其标记的含义,并积极参与杀手布置的解谜游戏。连环杀手会从 为受害者做标记中获得成就感,而大众对这种犯罪标记的好奇心为标记赋予了价值。 我模拟了带有犯罪记号暗示的情景,并将其置于拍卖网页的背景图像中。受到“双峰”启发,我用写有内容的纸 团置换首饰中的宝石,塑造了一个犯罪者以纸“宝石”首饰为受害人做标记的背景。我试图使小纸团本身的低廉 价值和拍卖网站环境碰撞出荒谬感,并用图像中的犯罪暗示为这种荒谬做解释。目的是用赋予纸团“价值”的意 象讽刺犯罪崇拜现象。
PART4:再次说明
这一部分是对纸作为多维度叙事媒介的一种尝试。 用同材质尺寸的纸以说明书的形式进行对另一张纸进行说明,将这一步骤重复五次,叩问纸的本质和说明这一行 为本身的意义。图像和版式设计体现维度的变化,说明书中的图像更加“具象”的同时更不易懂,重复说明中, 更细节的出现让具象反成为抽象。纸是什么?纸可以是什么?纸能隐喻什么?呈现什么?思考越多纸本身给人的 固有印象越模糊。
以此项目给这一系列告一段落,但纸带来的思考会继续进行下去。谢谢观看。
3
Report
声明
1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3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1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AIGC助力电商视觉×头盔系列AI生成 [动态化探索实践]](https://img.zcool.cn/community/68e8da720067cv09d9quve1777.pn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ll,w_520,h_390,limit_1/auto-orient,1/sharpen,100/quality,q_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