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揭秘设计师的 “超能力秘籍”:五维能力模型
北京/UX设计师/361天前/158浏览
版权
【干货】揭秘设计师的 “超能力秘籍”:五维能力模型
写在前面
整理这个模型的初衷,是因为公司HR要搭建人才评价体系。因此要求每个团队负责人给各自团队的角色制定详细的评价规则。
之后,我还在公司的公开课中多次讲解与培训。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这个模型还挺有用:
1)比如在招聘面试环节,可以用这个模型对设计师进行初步评估,能够有效地提高招聘的匹配率。它为面试官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使得他们能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应聘者与岗位的契合度,从而筛选出更符合团队需求的人才。
2)比如在绩效评定阶段,借助这个模型对设计师进行综合评定,有助于提升评价的客观度。该模型涵盖了多方面的评估要素,能够避免单一评价标准的局限性,更加公正地反映设计师的工作表现和能力水平。
3)从自我提升的角度来看,设计师可以通过这个模型进行详细对比,从而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它就像一面镜子,让设计师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需要强调的是,我所构建的这个模型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在众多前辈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此,我向这些前辈们致敬。同时,这个模型是根据我们团队实际情况制定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局限性,未必完全适用于其他团队。但大家可以将其作为参考,结合自身团队的特点进行灵活运用。
那么,下面我就正式开始讲解这个模型。
设计师五维能力模型概述
顾名思义,我们将设计师的能力系统地划分为五个维度,分别为:
专业设计力、通用协作力、组织影响力、高潜发展力和文化融合力
。
结合经典的冰山模型深入剖析,冰山之上的能力表象,能够通过一个人的经验积累、技能掌握以及知识储备来感知。处于冰山之下的本质部分,则涉及个人的综合素养能力、价值观取向、自我认知程度、性格特质特点以及内在动机驱动等方面,相对而言较为隐蔽难察。越是处于冰山深层的能力,越难以被直接察觉,并且其改变的难度也越大。
我们更为容易感知的是处于冰山之上的专业设计力,也就是我们日常所常说的
“专业能力怎么样?”
。而处于冰山之下的其余几种能力,包括 “通用协作力、组织影响力、高潜发展力和文化融合力”,这综合体现了我们常说的 “
人怎么样?
”。这些冰山之下的能力,虽然难以直接察觉,但却在深层次上决定着设计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的长远性。
专业设计力:
是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创意和经验,通过充分调研与需求分析,输出优质方案并有效实施与持续优化。它是设计师的核心能力,要求先对项目深入调研分析,再凭能力创作高质量方案并在实践中完善,如产品设计中,强专业设计力的设计师会精准把握用户需求,打造优质产品设计并持续改进提升竞争力。
通用协作力:
与上下游有效沟通协作,合理调配资源与妥善管理项目,携手解决问题推动落地。反映团队合作中沟通协调与协作配合能力,影响团队协同效果。如软件开发项目中,设计师要与多人员密切协作,通过沟通协调、资源分配保障项目推进。
组织影响力:
设计流程与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具备可复用性。在此基础上,积极促进组织间的经验分享活动,并且为团队赋予能量,引领营造出积极正向的氛围,提升团队综合实力。
高潜发展力:
优秀特质综合,有巨大潜力与成长空间,可带来卓越贡献与更大影响力,预示未来成长可能,是持续进步关键。例如具备者有强学习等能力,能在变化中快速成长,为个人与团队创造价值,推动行业发展。
文化融合力:
基于家庭等经验积累的性格特质,促进与团队长期和谐共处与共同发展。强调与团队及企业文化契合融入,对团队和谐稳定与创新发展重要。例如具有良好文化融合力的设计师能理解认同团队文化,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营造和谐环境并提升自己。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一定要关注文化融合力
,有些同学入职了一些看起来各方面都很好的企业,却因为没有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与团队氛围,入职后工作极不适应,感觉异常难受。。。“干什么”固然重要,但“怎么干”、“和谁一起干”同样很重要。当然,如果你适应力超强、目标明确,这一点也可以忽略。从企业招聘的角度来说,也会考量候选人是否能与当前团队融合。
在这个基础框架下,对每个能力分别提炼出4个能力分项:
下面对每一个能力进行详细介绍。
1.专业设计力
包含设计研究、分析洞察、方案产出与设计验证。
- 设计研究:持续追踪设计前沿趋势、用户需求及市场动态,研究不同设计风格与技术应用,分析竞品优劣以获取灵感,引领行业设计走向。
- 分析洞察:精准解读项目需求,挖掘潜在问题与机会,深入分析用户行为心理以打造契合方案,借助数据分析评估方案可行性与效果。
- 方案产出:依研究分析结果,考虑产品策略与设计目标,运用创意手法生成创新实用设计方案,注重细节处理确保设计质量。
- 设计验证:通过实践测试、用户反馈等方式验证设计方案有效性,依据验证结果优化调整方案,确保设计符合实际需求与预期目标。
2.通用协作力
包含沟通协调、解决问题、执行与推动与项目管理;
- 沟通协调:与上下游团队及相关人员进行有效信息交流,协调各方资源与工作进度,确保工作协作顺畅。
- 解决问题:及时发现项目中的问题与冲突,运用专业知识与团队协作能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 执行与推动:明确重点,高效执行设计任务,积极推动项目各环节按计划推进,克服困难与阻碍,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 项目管理: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组织与监控,合理分配资源,制定并执行项目计划,把控项目进度、质量与成本。
3.组织影响力
包含方法论建设、传播分享、情绪价值与人才培养。
- 方法论建设:总结归纳设计工作中的经验与规律,形成可复用的设计流程与方法体系,提升组织设计效率与质量。
- 传播分享:积极将自身的专业知识、经验与创新成果在组织内部或者外部传播分享,促进团队成员共同学习与提升。
- 情绪价值:在团队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传递正能量,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 人才培养:指导和帮助团队中的新成员成长,通过言传身教提升团队整体专业水平,为组织培养后备力量。
4.高潜发展力
包含思维认知、学习创新 、自驱能动与能力扩展。
- 思维认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思维,能够快速理解和适应新的设计理念与技术,不断拓展思维边界。
- 学习创新: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勇于尝试新的设计方法与思路,推动设计创新。
- 自驱能动:具有高度的自我驱动力和主动性,无需过多外部监督就能积极投入工作,主动寻找机会提升自己并创造价值。
- 能力扩展:不局限于现有专业领域,能够跨领域学习和融合知识,不断扩展自身能力边界,提升综合竞争力。
5.文化融合力
包含态度、价值观、自我定位和个人特质。
- 态度:对工作持有积极认真的态度,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与责任心,愿意承担更大的挑战。
- 价值观: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将个人价值追求与企业目标相结合,在工作中践行企业价值观。
- 自我定位:清晰认识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职责,能够根据团队需求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行为,与团队成员相互协作。
- 个人特质:拥有与企业文化相契合的个人特质,如开放包容、自驱能动、聪明皮实等,能融入团队文化环境。
模型的量化与应用
讲了这么多的内容,最后还是要落实到量化层面,我们可以参照前文提及的评分表对设计师进行评分,例如团队设计师小M,其能力量化表示例如下:
通过这样的量化方式,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设计师在各个能力维度上的具体表现情况,从而为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单个设计师的能力有全面的认识,也为团队整体的人才管理和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实际应用中,这种量化评分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设计师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和职业发展路径,促进设计师个人的成长以及团队整体实力的提升。
还可以转化为能力雷达图,如此一来,便可以更直观地查看到自身的能力模型。我们将“专业协作力”、“通用协作力”及“组织影响力”定义为绩效,也就是硬实力;将“高潜发展力”和“文化融合力”定义为潜力,即软实力。
能力雷达图以可视化方式呈现设计师各能力维度表现,如全方位仪表盘,让人一目了然其优势与短板。硬实力维度直接反映当前工作实际能力与成果,可直观衡量;软实力维度关注未来发展潜力及与团队文化契合度,虽抽象但对长期职业发展和团队稳定重要。明确区分便于有针对性培养管理设计师,促其全面发展,为团队整体提升提供支持。
仅从硬实力角度而言,不同层级的设计师在能力上会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然而发展潜力却往往并非十分固定。我多次参与面试工作,发现有些候选人的硬实力或许并不突出,但发展潜力却相当高。在此情况下,面试官会对分数进行适当调整,以使候选人能够进入下一轮面试,甚至直接予以录取。故而,在面试过程中,综合能力至关重要,同时运气也不可或缺,因为说不定你身上的某些特质就会被面试官所看重。
这种现象反映了在人才选拔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硬实力的考量,还需充分关注候选人的发展潜力。对于那些硬实力暂时不足但潜力巨大的人,给予他们机会可能会为团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而对于面试者自身来说,要全面展现自己的能力和特质,以增加被认可的机会。同时也提醒我们,人才评价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需要综合各种因素来做出更为准确和合理的决策。
人才盘点九宫格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另外一个工具-人才盘点九宫格。通过对员工绩效和潜力的评估,将员工分类放置在一个3X3的矩阵网格中,以便负责人更好地了解员工在团队中的现状,为人才管理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D1-问题员工”会被直接淘汰。
“D2-差距员工”、“D3-一般员工”和“D4-待发展者”会给一定时间考察,如果到期后仍然没有达到团队要求,也同样会被淘汰。
“C1-骨干员工”和“C2-熟练员工”是团队的中坚力量,承接大部分普通项目。
“B1-潜力之星”、“B2-核心人才”及“A1-超级明星”是团队中的头部成员,承接着难度较大,富有挑战性的重点项目。其中A1-超级明星是重点关注对象,一旦有晋升机会出现,必须优先考虑。否则他们很容易被别人挖走。
通过人才盘点九宫格这类工具进行评估,团队负责人得以更为精准地洞察每个员工的优势所在,进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力推动团队目标的圆满达成。
就拿设计师小 M 来说,在运用此工具并结合设计师五维能力模型量化表开展人才定位时,设定的评分规则是每一项满分为 5 分,总分共计 100 分,不过各项在整体评估中所占权重各不相同。经过计算,小 M 的绩效得分确定为 45 分,处于中上等的水平;其潜力得分也达到了 29.2 分,同样处于中上等的层级。
再将这个分数带入到人才盘点九宫格中,可以得出,设计师小M属于C1-骨干人才。
这一结果清晰地界定了小 M 在团队人才架构中的具体定位,有助于团队负责人依据其 “骨干人才” 的属性,更为合理地安排工作任务、制定培养计划等,从而充分发挥小 M 的优势,使其更好地为团队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团队内部的人力资源配置。
写在后面
以上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了。我们所探讨的这个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大家可以将其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与运用。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们都渴望成为综合能力卓越的 “超级明星”。这不仅意味着在专业领域具备出色的技能和知识,还涵盖了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强大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积极的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一旦成为 “超级明星”,我们便能够在团队中脱颖而出,为项目的成功推进贡献巨大力量,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
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期待着与大家的下次相逢呀 ~
1
Report
声明
4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1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4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