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描练习合集
咸宁/插画师/1年前/80浏览
版权
十八描练习合集
1.高古游丝描
最古老的工笔线描之一,东晋画家顾恺之常用此法。以平稳移动为主,粗细如一,如“春蚕吐丝"。
2. 蚯蚓描
似篆书般圆匀遒劲的笔法,以外柔内刚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衣纹。
3. 琴弦描
略比高古游丝描粗些,多为直线。有写意味道,线用颤笔中锋,线中有停停顿顿的变化,大多为直线的感觉。
4. 铁线描
其相比琴弦描又粗些,但用笔方硬,转折处方硬有力,直线硬折,似铁丝弄弯的形态。
5. 钉头鼠尾描
落笔处如铁钉之头,线条呈钉头状,头秃尾尖,头重尾轻。
6. 镢头钉描
其运笔刚劲有致,质朴简率,秃苍老硬,强调骨力的表现,犹如钉在地上的细木桩,和钉头鼠尾描有相近之处而显短粗。
7. 柳叶描
柳叶描的线条状如迎风飘动的柳叶,常用于表现质地轻薄的衣料,绘出的衣纹细而短促,似由片片柳叶编缀而成。
8. 竹叶描
其线描状如竹叶。一般用中锋来勾勒表现,压力用于线中,且柔而不弱。
9. 马蝗描
因南宋画家马和之常用此法,故名。吴道子也用此法,其行笔磊落,圆润转折,凹凸起伏,轻重顿挫之间,呈现出粗细刚柔、长短虚实的特点,具有立体感。
10. 曹衣出水描
相传曹衣描是西域的画家曹仲达受到当时传入的印度美术风格的影响而创造出的。勾线稠密重叠,衣服紧窄,故后人称其为“曹衣出水”。一般都用直线来表现,且衣贴形体,似出水之态。
11. 行云流水描
其状如云舒卷,白如似水,转折不滞,连绵不断。用笔要长而连贯,避免产生断笔、滞笔。
12. 战笔水纹描
战笔亦称“颤笔”,就是颤动着行笔,以取得线条遒劲的效果,使点画表现出一种涩势。此描法近似水纹波浪。
13. 枣核描
较橄榄描来说,它的线条节奏相对来说较柔和,用大笔挥洒绘就,线条显得更自由。
14. 折芦描
用笔由圆转方,方中含圆,尖笔细长,如写隶书之法。
15. 橄榄描
用笔起迄极轻,头尾尖细,中间沉著粗重,所画衣纹如橄揽果实。行笔稍细,但粗细变化亦大。
16. 枯柴描
枯柴描与减笔描在用笔上并无多大区别,只是前者渴笔较多,后者干湿并用,刚中有柔,整而不乱。
17. 混描
基本上是一种写意画法,关键是浓淡线条的结合,处理要巧妙、得当。以淡墨皴衣纹加以浓墨混成之,故名。
18. 减笔描
虽线条概括、简练,但笔简意远,非常耐看。创作时要切记抓住形体,以最简略之笔写之。元代马远、梁楷常用此法。
0
Report
声明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推荐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收藏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