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上的枯树”,如何用柱子营造购物中心场景美学?
上海/室内设计师/1年前/142浏览
版权
“原野上的枯树”,如何用柱子营造购物中心场景美学?
“一个人在广袤的原野中行走,遇到想要歇息的时候,一棵枯树就能帮上忙。枯树就是柱子的一种,柱子本身散发出气场空间,只要靠近一根柱子,旅行者就会从中找到安心的感觉。”
——黑川雅之《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
商场犹如一座庞大的生命体,立柱作为核心骨架,既满足建筑物的力学需求,又在空间划分和场景塑造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体验经济时代,商业空间的设计哲学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单纯追求物质满足转向对身体、情感与想象的深度触达。沉浸式、互动式以及多感官协同的审美体验成为消费领域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场内传统立柱与新兴空间体验之间的冲突也日益显著。
由于商场面积通常较大,建筑跨度的需求导致立柱的存在成为必然。然而在部分项目中,过多的立柱散落在各个空间,不仅占据宝贵的空间、限制顾客的流动,更让人在视觉上产生压抑和拥堵的感觉。因此,如何妥善处理立柱问题,使其融入新的商业空间语境,成为设计师和经营者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营造一场和谐对话
选取质感、色彩和风格上与天花吊顶相互呼应的材料,以流线型的设计勾勒出与之和谐交织的线条轮廓,巧妙地弱化了立柱的视觉突兀感,使其自然融入整个商业空间之中,展现出空间语言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将光线的艺术注入与天花吊顶衔接的流畅曲线中,搭建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构、原始与先锋的桥梁,五棵松万达广场为Z世代人群创造了沉浸新鲜的消费体验。
基于波普、孟菲斯等前卫艺术的灵感,立柱化身为潮流载体,与数字光影互动,营造出别具一格的消费空间,让花果园地铁商业「嗨乐街区」成为消费者个性表达的出口。
# 搭建一座展示舞台
当精心策划的美陈装置与立柱巧妙联动,原本单调的结构就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蜕变为展示地域文化和创意设计的舞台。
抽离、解构、拼贴、重组、再造,将贵阳人最熟悉的东西与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首钢大黔潮中,把在地文化变成潮流,与立柱共同演绎一场视觉盛宴,让消费者全方位体验艺术所带来的精神觉醒。
# 演绎一抹灵动之美
柱状几何体与动线的结合,呈现出更为灵动和生动的形象的同时,使视野重心向四周辐射,为空间布局增添动态美感,衍生出具有创意性的美学表达。
延续原有的巴文化基因,以“世界花艺”为核心呈现内容,将立柱塑造成花的形态,使花元素成为空间场景中的核心载体,增添了重庆巴文化电影公园的趣味性和活力。
在庆春SS中,虚拟或半虚拟的未来世界与空间形态对撞,运用抽象设计手法表达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幻,创造出一个充满科技感和神秘感的赛博世界。
# 创造一种互动场景
多种艺术样态杂糅已成为构筑现代场景美学的显著特征,LED艺术装置与立柱的结合,打造出既具功能性又富含艺术性的建筑。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对话,消费者的主体性和对空间的感知方式得到进一步的延展与开掘。
注重空间设计与场景、体验、科技、产品和服务的结合,立柱成为了连接消费者与商业场景的桥梁。潮流、前沿的宁波京东超体将商业空间景点化,用场景化体验引领新消费方式的潮流。
时代记忆和本土文化被现代艺术解构的设计手法表现,立柱上的LED标语生动演绎国潮概念,为曲靖国风市集注入丰满的灵魂。消费者在熟悉的味道中重温往昔岁月,在穿越时空般的游逛中感受独特的本土文化魅力和消费体验。
END
0
Report
声明
4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推荐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4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