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行》 |摄影作品集 |扫街 |人文 |生活记录
济宁/教育工作者/1年前/383浏览
版权
《徐州行》 |摄影作品集 |扫街 |人文 |生活记录
初八清晨,与同伴踏上前往徐州的旅程。与其说是旅游,换个地方拍照片更贴合实际。
宝莲寺,相机的一块电池耗尽此处。在最初按下快门时还没有进入状态,后来才慢慢意识到,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下意识的极力避免出现游客式的打卡照片,仿佛这种照片会污染我的相机一样,虽然我的照片距离所谓“摄影”还有很长的距离,但这不禁让我思考我到底“为什么举起相机”,我的照片有何意义。
其实关于这两个问题,在去往徐州之前我就多次思索过,我思来想去,认为可以总结一番了。
第一,兴趣。初次接触拍照,时在研二读书时。因课业并不繁重,想要培养一兴趣爱好打发时间,遂以3200的价格够得了一台二手GR2,兴奋不已,简单翻看了一些教学视频就匆匆上路。后因种种原因变卖了那台机器,至今感觉有愧于它,所以时隔近五年,我又一次拿起了GR,继续拍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言不虚。
第二,面子。自认为好的照片,发送到各大平台,博取关注点赞,自然虚荣心得以满足,看到有人关注了我的照片,总会在内心沾沾自喜,进而在朋友面前能够炫耀一番。
第三,宣泄。每当我按下快门时,我脑海中并不会想太多关于所谓构图、光影、曝光、对焦等等,我总是会第一时间问自己,这张照片能否传达我自己内心的情绪?我相信图片是能够传递情感的,虽然这么说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但我感觉这是我拍照的最大动力,是拍照让我的情绪能够继续保持稳定,不至于每天颓丧着如行尸走肉般的活着。
今天在视频网站看到国外摄影师使用GR3拍摄的一些照片,突然意识到,想要拍摄到满意的照片,拍摄者要有饱满的、充足的乃至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得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敏锐的感受自身周围的喜怒哀乐。
4
Report
声明
3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4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3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