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号住宅,南京丨MOU建筑工社
南京/室内设计师/4年前/3032浏览
版权
16号住宅,南京丨MOU建筑工社
项目名称:16号住宅
设计方:MOU建筑工社
联系邮箱:mouarchitecture@163.com
主创及设计团队:吴状,付仕玉
项目地址:南京
建筑面积:46㎡
摄影:吴昂,吴状
主要材料:桦木多层板、panDOMO、灰泥、304不锈钢
本案是一个社区内的老房改造项目。房子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紧靠着围墙边,因此一层被分割出南北两个大小各异的院子。北边的院子在这栋楼建成后不久由第一任房主又独立加盖了一间,但是只能从外面的通道进入。室内仅46平米的空间需要同时承载工作和居家生活的功能。
为了实现动静分区以及让空间获得更多的通透感和视觉上的延伸,最后选定在南边院子入户门的对角线位置开设了一个宽度仅650mm的门洞。新开的门洞选择在客厅和卧室的对角线上,不仅在视觉上放大了空间,也确保了私密性。这个尺度相对常规卧室门洞来说要小很多,但是这种窄窄的尺度反而会让人在心理上觉得这是一个特殊的秘密小通道。窄门洞打开后发现客厅和卧室之间有180mm的落差。围绕天井两侧设置了一个L型的台子,上面可以坐人,下面用于收纳,同时也是客厅进入卧室的通道。通过三段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台阶,上下之间带来游览式的居住体验。并且三段台阶的设计进一步强化了动静分区的格局,当人的身体需要完成抬脚和转身行为的时候,心理上也会暗示要进入的这个空间的私密性以及重要性。
原建筑是砖混结构,墙体改动的可操作性太小。原先由于每个功能单元都相对独立并且场地原始的三角形天井向内的开窗尺寸都偏小,直接影响了室内的采光,内部空间显得很闭塞。因此,围绕着天井把两侧的窗户开口尺度作了新的调整,希望这个三角区的天井能吸纳更多的阳光进来。同时将室外的自然元素通过窗口引入到室内,即便被围墙包裹也能获得由内而外的栖居生活。
客厅和卧室不管是是固定用于坐人或者睡觉的地台还是可移动的活动家具都是围绕窗户来布局的,要么沿着窗边,要么正对着窗户。窗户是最亲近室外空间的地方,可以最先接触到外界的阳光、空气、鸟语花香以及风霜雨雪。全屋的木作都是有木匠师傅现场制作,板材表面只是让师傅们轻微的打磨一下即可,希望在上完木蜡油之后还是能清晰的触摸到木材的纹理。木材的颜色也会随着环境同步变化,我们希望房子和人都能“自然老去”。
改造后的16号住宅算不上精致,我们希望通过构筑“未完待续”的状态,让居住者的心长久保持活力,创造出自然状态下的栖居环境。
23
Report
声明
39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23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39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