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天下安定】国画线艺

西安/艺术工作者/4年前/53浏览
【愿天下安定】国画线艺
润仁
《周礼·考工记》云:“大圭(一种玉器名),终葵首。”注:“终葵,椎也。”疏:“齐人谓椎为终葵。”所谓“椎”者,棍棒也。椎者何用?“盖古人以椎逐鬼,若太傩之为耳。”看来,远古时代齐人以“终葵”为“逐鬼之椎”,后世以其有避邪之用,遂取为人名。流传既久,则又忘其原为辟邪之物,而看成逐鬼之神,又因字音相同,“终葵”亦可写作“钟馗”,再加上明皇之梦的渲染,吴道子之画的流行,于是,“逐鬼之神”又被附会为真能捉鬼食鬼的终南山进士姓钟名馗者耳!
从音韵学的角度看,“终”与“葵”二字反切,即“终”字声母与“葵”字韵母相拼,正是个“椎”音,正如《通俗编》所云:“钟馗与《考工记》云终葵通。其字反切为椎,椎以击邪,故借其意以为图象。”这就是说,“椎”本是大木棒,上古的齐国人称其为“终葵”。终葵是用来打击妖魔鬼怪的,后来把它人格化了,后世就产生了钟馗捉鬼的传说。钟馗本身不过是用以击邪的大棒(椎)的化身。钟馗的衍变倒是颇具戏剧性的。
钟馗能成为逐鬼之神,除其本是桃木大棒的化身之外,还与远古的驱逐疫鬼的“大傩之仪”有关。所谓“大傩”,即古人腊月禳祭以驱除瘟疫。主持大傩之仪的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月,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从宫室里巷一直到荒郊野墓,到处驱逐鬼魅。到了汉代,大傩之仪已成为岁暮皇宫的重大礼仪,从皇室到君臣、武将乃至虎贲、羽林郎将皆按时参与。先是十二神追恶凶,然后方相氏与十二兽舞蹈在巡视宫室三遭之后,由驺骑传炬出官,一直传到城外雒水,并将火炬扔到激流之中。礼仪结束前,还要将苇戟、桃杖等赐予公卿、将军、诸侯,以表示恩宠。但后来大傩之仪逐渐为跳钟馗、挂钟馗神像的习俗所代替。
【愿天下安定】国画线艺
Collect
【愿天下安定】国画线艺
Collect
0
Report
|
2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毕设
毕设
毕设
毕设
作品收藏夹
国潮&国风
国潮&国风
国潮&国风
国潮&国风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人像
人像
人像
人像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TRADITIONAL CN S
TRADITIONAL CN S
TRADITIONAL CN S
TRADITIONAL CN S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中国风元素插画
中国风元素插画
中国风元素插画
中国风元素插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拟人化
拟人化
拟人化
拟人化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