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上的双剑橡叶骑士——俾斯麦级战列舰
武汉/UI设计师/4年前/543浏览
版权
大西洋上的双剑橡叶骑士——俾斯麦级战列舰
他的生平事迹,早已耳熟能详,仅凭一己之力,巡弋万里海疆。力战不敌折戟,留下一世荣光。
本舰资料:
舰长: 250.5米
舰宽: 36米
吃水: 标准排水量9.1米、满载排水量10.7米
排水量: 标准排水量4.17万吨、满载排水量5.09万吨
动力装置:
12x 瓦格纳式高压重油锅炉、3x 布洛姆·福斯式蒸汽涡轮机
最大功率150170马力
3轴三车螺旋桨推进
最大航速: 30.8节(轻载重时)
续航力: 9320海里/16节、8525海里/19节、6640海里/24节 [1]
编制舰员: 2092人(包含103名军官)
武装装备:
四座双联装 380毫米/52倍径SK-C/34主炮
六座双联装 150毫米/55倍径SK-C/28副炮
八座双联装 105毫米/65倍径SK-C/33/37高射炮
八座双联装 37毫米/83倍径SK-C/30对空机炮
两座四联装 20毫米/65倍径MG C/38对空机炮
12座单装 20毫米/65倍径Flak 30对空机炮
舰载机: 4架阿拉多Ar196水上侦察机
装甲防护:
侧舷装甲145~320毫米、甲板50~120毫米、防雷装甲45毫米
首尾横向隔墙100~320毫米、主炮塔130~340毫米
副炮塔40~100毫米、主炮座340毫米、司令塔350毫米
装甲总重量18700吨
简历生平:
1935年俾斯麦级战列舰设计工作开始。
1936年7月1日在汉堡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安放龙骨。
1939年2月14日情人节,俾斯麦号战列舰举行了下水仪式。
1940年8月24日正式加入海军现役。首任舰长为奥托·恩斯特·林德曼海军上校。
1940年9月15日前往基尔湾开始服役后的测试工作,不久返回造船厂进行最后的设备调整。
1941年3月6日起到波罗的海进行训练工作,并开始形成战斗力。随后一直在波罗的海停留。
1941年5月18日参加莱茵演习行动(Rheinübung),伴随的有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
1941年5月24日遭遇英国拦截舰队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及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激战后俾斯麦号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旗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但也被威尔士亲王号击伤,为日后被英军围攻留下了隐患。
1941年5月27日,因为舰艏和左舷轻伤,航速下降至26节,被围追堵截的英军舰队渐渐追上,后又被英国航母舰载机以鱼雷攻击,炸毁了右舷的方向舵,“俾斯麦”号失去了控制,被一拥而上的数十艘英军战舰围殴,终于力战不支,于27日10时36分沉没于布雷斯特以西400海里水域。
俱往矣,数风流国度,唯看鹰与兔。
之前制作的俾斯麦号战列舰3D模型。枉顾来时的路,3D、视频、UI、插画,战线太长顾此失彼,一通操作所成寥寥。大海航行靠舵手,早定航向顺风流。
1
Report
声明
2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1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2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