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Recommanded by editor
长沙/插画师/7年前/5759浏览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Recommanded by editor
很荣幸,受到诗人肖水老师的引荐,为“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两本诗集创作了封面插画,这套诗集由“复旦大学嘉润文学发展基金”资助出版。特别要感谢设计师唐本达、罗冠楠别出心裁的字体设计和排版,以及陈汐、曹僧二位作者对设计整体调性和气质的把关。多方合作,仔细打磨近半年时间,没有各位的付出和对作品高标准的期待,《光荣物种》和《群山鲸游》两本诗集是不会以今天的面貌呈现在大家眼前的。
这篇文章瓜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两本诗集的封面诞生的过程和一些创作思路,望大家多多批评~
(PS:我的微博@狐狸狐狸鱼 正在抽奖赠书活动,欢迎参与~~)
项目内容:诗集《群山鲸游》《光荣物种》书封插图设计
作者:曹僧/陈汐
合作设计师:唐本达、罗冠楠
赞助基金:复旦大学嘉润文学发展基金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项目时间:2017年5月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文、插画、摄影/ by 瓜里,更多内容欢迎访问微信公众号:狐狸狐狸鱼;微博:@狐狸狐狸鱼)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话说起来,我一个二本的学渣能够勾搭上复旦大学这样让我仰望到颈椎酸痛的顶级名校,真的是修了八辈子的福气吧[允悲] ,当然这一切都要感谢诗人肖水老师的引荐,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有了一次非常愉快的合作(文章回顾:项目:书封插画 |《渤海故事集》(双语版)),得知今年将会由复旦大学嘉润文学发展基金资助出版“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光荣物种》、《群山鲸游》两本诗集,再次受邀设计封面的我和设计师唐本达,义不容辞地接下了这项新的任务。我先从曹僧诗集《群山鲸游》的创作故事开始说起吧~
话说起来,我一个二本的学渣能够勾搭上复旦大学这样让我仰望到颈椎酸痛的顶级名校,真的是修了八辈子的福气吧[允悲] ,当然这一切都要感谢诗人肖水老师的引荐,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有了一次非常愉快的合作(文章回顾:项目:书封插画 |《渤海故事集》(双语版)),得知今年将会由复旦大学嘉润文学发展基金资助出版“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光荣物种》、《群山鲸游》两本诗集,再次受邀设计封面的我和设计师唐本达,义不容辞地接下了这项新的任务。我先从曹僧诗集《群山鲸游》的创作故事开始说起吧~
Collect
对于曹僧的初印象,要从公众号“在复旦写诗”开始,我是此公号的忠实读者,记不清是哪一篇推送,分享了一个复旦诗社的同学在骑自行车游历西北的经历,而且作品也相当不赖,这个“公路骑士”就是曹僧本人了。我也是大漠孤烟景致的狂热爱好者,曾无数次去往西北地区,可能同样怀有对这苍凉景色的兴趣,曹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r>说来也巧,书名《群山鲸游》正是取自于诗集中“黄昏,在旗县”一章里的《苏日娜》这首诗,创作的背景即是西北。在动笔之前,我和作者沟通他们本来的用意,曹僧解释道,“群山鲸游”实际上就是对黄昏时壮丽云彩的比喻。“群山鲸游”,光这四个字便带给我无限的遐想,我怎会不记得初秋在达拉特旗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壮阔的日落,怎会不记得在贺兰山脚金黄麦田上空翻滚的云彩,正是像一条条巨大的鲸鱼,在厚重的云层中起伏游弋。飞快地,我作了一系列鲸鱼运动形态的速写▼
对于曹僧的初印象,要从公众号“在复旦写诗”开始,我是此公号的忠实读者,记不清是哪一篇推送,分享了一个复旦诗社的同学在骑自行车游历西北的经历,而且作品也相当不赖,这个“公路骑士”就是曹僧本人了。我也是大漠孤烟景致的狂热爱好者,曾无数次去往西北地区,可能同样怀有对这苍凉景色的兴趣,曹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来也巧,书名《群山鲸游》正是取自于诗集中“黄昏,在旗县”一章里的《苏日娜》这首诗,创作的背景即是西北。在动笔之前,我和作者沟通他们本来的用意,曹僧解释道,“群山鲸游”实际上就是对黄昏时壮丽云彩的比喻。“群山鲸游”,光这四个字便带给我无限的遐想,我怎会不记得初秋在达拉特旗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壮阔的日落,怎会不记得在贺兰山脚金黄麦田上空翻滚的云彩,正是像一条条巨大的鲸鱼,在厚重的云层中起伏游弋。飞快地,我作了一系列鲸鱼运动形态的速写▼
Collect
如何让鲸鱼合理地安排到画面中,同时把握好数量,并充分凸显出场景壮阔的氛围呢?我又尝试了一系列构图。但基本的构图大家可以看到,我大概把五分之四的画面全部给了天空,这部分主要是想象的场景,而剩下的五分之一这是为了凸显出现实山川、人和物在天空下对比的渺小。可以在草图里看到,我对鲸鱼的游动动向有些举棋不定,分别尝试了对角线方向、发散性方向和收敛性方向。最后为了烘托氛围,我选择了收敛性方向,将所有鲸鱼的游动方向都聚往一个消失点,一个是为了使观者的注意力不会分散,另一个也加强了画面的透视感和纵深感。
如何让鲸鱼合理地安排到画面中,同时把握好数量,并充分凸显出场景壮阔的氛围呢?我又尝试了一系列构图。但基本的构图大家可以看到,我大概把五分之四的画面全部给了天空,这部分主要是想象的场景,而剩下的五分之一这是为了凸显出现实山川、人和物在天空下对比的渺小。可以在草图里看到,我对鲸鱼的游动动向有些举棋不定,分别尝试了对角线方向、发散性方向和收敛性方向。最后为了烘托氛围,我选择了收敛性方向,将所有鲸鱼的游动方向都聚往一个消失点,一个是为了使观者的注意力不会分散,另一个也加强了画面的透视感和纵深感。
Collect
▲对于构图的一系列尝试(这么潦草真是为难二位作者辨认了[允悲])
<br>确定好构图,接下来就是决定配色,配色方面我们倒没有纠结太多,可能是因为塞外的黄昏我们都有共同的记忆,在夜幕降临前壮丽的火烧云便是紫色、红色、金黄色组成的一首交响曲。来放一张实景图——
▲对于构图的一系列尝试(这么潦草真是为难二位作者辨认了[允悲])

确定好构图,接下来就是决定配色,配色方面我们倒没有纠结太多,可能是因为塞外的黄昏我们都有共同的记忆,在夜幕降临前壮丽的火烧云便是紫色、红色、金黄色组成的一首交响曲。来放一张实景图——
Collect
▲这是我的御用朗读“声优”小黑老师最近在内蒙出差时拍摄的得意之作,左边那片云是不是恍恍惚惚有点像只鲸
▲这是我的御用朗读“声优”小黑老师最近在内蒙出差时拍摄的得意之作,左边那片云是不是恍恍惚惚有点像只鲸
Collect
▲线稿。下面的一长串箱子形状的是火车,取诗歌开头两句诗境“火车打边境来,升降糖果云/长风几万里,天外星病毒”
▲线稿。下面的一长串箱子形状的是火车,取诗歌开头两句诗境“火车打边境来,升降糖果云/长风几万里,天外星病毒”
Collect
▲色稿。为了给下半部景添加一点生气,加入了一个仰望的人,和巨大的鲸鱼形成鲜明对比
▲色稿。为了给下半部景添加一点生气,加入了一个仰望的人,和巨大的鲸鱼形成鲜明对比
Collect
▲三稿对比。哈哈哈哈是不是像找茬游戏了,其实只是有三个小细节进行了修改,但是我认为却是点睛之笔
▲三稿对比。哈哈哈哈是不是像找茬游戏了,其实只是有三个小细节进行了修改,但是我认为却是点睛之笔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修改后(左)/修改前(右)。
前两处是作者曹僧的建议:将云朵拟物化,增添两只从云的形态转变的鲸鱼。虽然不仔细看不太出来差别,但是我觉得这个建议是点睛之笔!现实和想象在画面里杂糅,诗境被更好地表达出来~<br>
▲修改后(左)/修改前(右)。
前两处是作者曹僧的建议:将云朵拟物化,增添两只从云的形态转变的鲸鱼。虽然不仔细看不太出来差别,但是我觉得这个建议是点睛之笔!现实和想象在画面里杂糅,诗境被更好地表达出来~
Collect
后一处是肖水老师的建议:在火车头消失的尽头加上烟雾,增添了更多的动感、和迷茫的消失感。
后一处是肖水老师的建议:在火车头消失的尽头加上烟雾,增添了更多的动感、和迷茫的消失感。
Collect
▲最后的定稿
▲最后的定稿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局部细节图。至此我的任务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到了设计师唐本达和罗冠楠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局部细节图。至此我的任务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到了设计师唐本达和罗冠楠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以上是设计师进行的一些尝试,以及字体设计。最后在大家共同选择下对第三个版本进行了展开设计
▲以上是设计师进行的一些尝试,以及字体设计。最后在大家共同选择下对第三个版本进行了展开设计
Collect
▲展开图定稿
▲展开图定稿
Collect
▲定稿效果图。哇!是不是感觉还蛮不错的。但是别急,别急,最后的效果、成败皆在印刷一举,于是我们所有人交稿后,开始了漫长又兴奋的等待——终于......一周前终于收到了样书。样书实物图,摄影 by 瓜里▼
▲定稿效果图。哇!是不是感觉还蛮不错的。但是别急,别急,最后的效果、成败皆在印刷一举,于是我们所有人交稿后,开始了漫长又兴奋的等待——终于......一周前终于收到了样书。样书实物图,摄影 by 瓜里▼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瓜里手抄了诗集中《苏日娜》这首诗封面的插画灵感,全部来源于此▼
瓜里手抄了诗集中《苏日娜》这首诗封面的插画灵感,全部来源于此▼
Collect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陈汐诗集《光荣物种》的创作思路——
作为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中的另一本诗集,《光荣物种》的书名取自诗集中《光荣物种的爱情》这首诗,这是一篇挺长的诗,那么“光荣物种”是指什么呢?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陈汐诗集《光荣物种》的创作思路——
作为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中的另一本诗集,《光荣物种》的书名取自诗集中《光荣物种的爱情》这首诗,这是一篇挺长的诗,那么“光荣物种”是指什么呢?
Collect
光看书名,我似乎找不到任何可以进行发挥的意象。最开始给到我们的《光荣物种》封面版本上的图像是一只困在灯泡里的鸟,于是我去寻求作者本人的解读。陈汐说,“光荣物种”的物种,就是鸟,是困住的鸟,但是“即使是困住了也是发光的东西”。这光荣的物种,是作者的自喻,还是对这一代人普遍生存状态的比喻呢?相信不同的人读这本诗集的时候,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br>因为两本诗集同属一个系列丛书,所以在整体的构图、排版和字体方面最好保持一致。有了前一张的模板,这张作品创作起来还比较顺利。“鸟”的意象初步确定,于是我开始画一些鸟的草图,在诗歌的头两句一下出现了海鸥、麻雀和黑嘴乌鸦三种不同的鸟,在后面的文字中又出现了“紫罗兰”、知更鸟等几种不同的鸟类,那么就要考虑,选择哪种鸟进行刻画。每种各选一只?这必然要显得画面杂乱无章,甚至会变得像一张鸟类鉴赏百科图谱。诗的第一句写到“九月是埋葬鸟类的季节”,开篇便渲染出了一种冷峻的基调,其实我的内心已经毫不犹豫地想选择乌鸦来作为表达对象。阴冷、神秘、刚劲而优雅的羽毛,我一直觉得乌鸦是很美的。
光看书名,我似乎找不到任何可以进行发挥的意象。最开始给到我们的《光荣物种》封面版本上的图像是一只困在灯泡里的鸟,于是我去寻求作者本人的解读。陈汐说,“光荣物种”的物种,就是鸟,是困住的鸟,但是“即使是困住了也是发光的东西”。这光荣的物种,是作者的自喻,还是对这一代人普遍生存状态的比喻呢?相信不同的人读这本诗集的时候,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因为两本诗集同属一个系列丛书,所以在整体的构图、排版和字体方面最好保持一致。有了前一张的模板,这张作品创作起来还比较顺利。“鸟”的意象初步确定,于是我开始画一些鸟的草图,在诗歌的头两句一下出现了海鸥、麻雀和黑嘴乌鸦三种不同的鸟,在后面的文字中又出现了“紫罗兰”、知更鸟等几种不同的鸟类,那么就要考虑,选择哪种鸟进行刻画。每种各选一只?这必然要显得画面杂乱无章,甚至会变得像一张鸟类鉴赏百科图谱。诗的第一句写到“九月是埋葬鸟类的季节”,开篇便渲染出了一种冷峻的基调,其实我的内心已经毫不犹豫地想选择乌鸦来作为表达对象。阴冷、神秘、刚劲而优雅的羽毛,我一直觉得乌鸦是很美的。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速写
▲速写
Collect
▲初步试验构图,和《群山鲸游》一样,采取了五分之四给天空的构图,内容取自诗句“上礼拜,我梦见你长出一副鹿角,站在荒原高出的巨石上,眼神坚定。然后你猛地变成一只金丝雀,飞入我的眼睛。”这个草图乍一看,有一些弗里德里希式的浪漫主义风景感哈哈哈,但是陈汐希望,最好不要出现人物。那把人物换成什么好呢?忽然我想起最开始那个灯泡里的鸟,对啊,那个应该才是重点,于是,我把人物替换成了灯泡,又做了一系列的构图试验——
▲初步试验构图,和《群山鲸游》一样,采取了五分之四给天空的构图,内容取自诗句“上礼拜,我梦见你长出一副鹿角,站在荒原高出的巨石上,眼神坚定。然后你猛地变成一只金丝雀,飞入我的眼睛。”这个草图乍一看,有一些弗里德里希式的浪漫主义风景感哈哈哈,但是陈汐希望,最好不要出现人物。那把人物换成什么好呢?忽然我想起最开始那个灯泡里的鸟,对啊,那个应该才是重点,于是,我把人物替换成了灯泡,又做了一系列的构图试验——
Collect
▲可以看到第一张的构图基本已成雏形,在下半部分的背景有一些分歧,作者陈汐希望把主体置身于城市中,最好带有一点废墟末日感,肖水老师进一步建议,可以以上海的城市为背景。但是我和作者对这个建议都抱以谨慎态度哈哈哈,就我个人感觉而言,要表现上海的城市,无非就是外滩的“十里洋场”,或是黄浦江对岸的浦东高楼三件套,已经被人画滥的东西,一入画便俗,所以我坚定地抛弃了这个想法。
<br>正好那段时间在玩PS4的经典游戏《美国末日》,其场景集科技感、未来感和废墟感于一体,简直可以做一个完美的借鉴,于是我搜集了一些未来城市的末日素材,把灯泡置于一个废弃的天文台之上(这个也是作者陈汐的建议~我觉得很妙),在前景加入了草坡,一水之隔是废弃的未来都市,营造出荒冷幽寂的末世情调。
▲可以看到第一张的构图基本已成雏形,在下半部分的背景有一些分歧,作者陈汐希望把主体置身于城市中,最好带有一点废墟末日感,肖水老师进一步建议,可以以上海的城市为背景。但是我和作者对这个建议都抱以谨慎态度哈哈哈,就我个人感觉而言,要表现上海的城市,无非就是外滩的“十里洋场”,或是黄浦江对岸的浦东高楼三件套,已经被人画滥的东西,一入画便俗,所以我坚定地抛弃了这个想法。

正好那段时间在玩PS4的经典游戏《美国末日》,其场景集科技感、未来感和废墟感于一体,简直可以做一个完美的借鉴,于是我搜集了一些未来城市的末日素材,把灯泡置于一个废弃的天文台之上(这个也是作者陈汐的建议~我觉得很妙),在前景加入了草坡,一水之隔是废弃的未来都市,营造出荒冷幽寂的末世情调。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草图定稿
接下来是上色,由于诗境和画境同是荒冷基调,我希望选择的是冷色调,正好与前一本恢弘热烈的暖色做一个鲜明的对比,最后选择了纯度稍低的深蓝色。
▲草图定稿
接下来是上色,由于诗境和画境同是荒冷基调,我希望选择的是冷色调,正好与前一本恢弘热烈的暖色做一个鲜明的对比,最后选择了纯度稍低的深蓝色。
Collect
▲色稿初稿,看起来还是略显沉闷和单调了一些
▲色稿初稿,看起来还是略显沉闷和单调了一些
Collect
▲色稿第二稿,需要想办法用某个元素点亮整个沉闷的画面,取诗句“在时间的垭口/互相问候,收紧干透的翅膀,隐秘成电流,穿过细长的冬天。”加入了几条从灯泡里发出的闪电,灯泡里没有氧气,里面被困住的鸟未必活着,但是依旧是可以发光的“光荣物种”。
▲色稿第二稿,需要想办法用某个元素点亮整个沉闷的画面,取诗句“在时间的垭口/互相问候,收紧干透的翅膀,隐秘成电流,穿过细长的冬天。”加入了几条从灯泡里发出的闪电,灯泡里没有氧气,里面被困住的鸟未必活着,但是依旧是可以发光的“光荣物种”。
Collect
▲终稿
▲终稿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局部细节图。
陆陆续续细化近一周,终稿一笔未改,最后的效果我和作者都还比较满意。陈汐甚至说“最后看到画上鸟翅膀的质感,和空中羽毛的碎片都快哭了。”哈哈哈夸张了夸张了,不过文字作者和画者能够达到心灵的契合,确实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快乐。
▲局部细节图。
陆陆续续细化近一周,终稿一笔未改,最后的效果我和作者都还比较满意。陈汐甚至说“最后看到画上鸟翅膀的质感,和空中羽毛的碎片都快哭了。”哈哈哈夸张了夸张了,不过文字作者和画者能够达到心灵的契合,确实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快乐。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以上是设计师唐本达进行的一些尝试,以及字体设计
▲以上是设计师唐本达进行的一些尝试,以及字体设计
Collect
▲展开图定稿
▲展开图定稿
Collect
▲定稿效果图
▲定稿效果图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样书实物图,摄影 by 瓜里
▲样书实物图,摄影 by 瓜里
Collect
▼随诗集附赠的明信片。为避免广告之嫌,再此不放诗集链接,喜欢的朋友可以私信咨询哈~
▼随诗集附赠的明信片。为避免广告之嫌,再此不放诗集链接,喜欢的朋友可以私信咨询哈~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诗集封面诞生记——嘉润·复旦青年诗丛第一辑
Collect
文章的最后,瓜里节选手抄了《光荣物种的爱情》这首诗。封面的插画灵感,全部来源于此▼
文章的最后,瓜里节选手抄了《光荣物种的爱情》这首诗。封面的插画灵感,全部来源于此▼
Collect
感谢来访,多多批评~
感谢来访,多多批评~
Collect
87
Report
|
34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x oasis coffee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
作品收藏夹
画册
画册
画册
画册
作品收藏夹
插画
插画
插画
插画
作品收藏夹
装帧设计
装帧设计
装帧设计
装帧设计
作品收藏夹
海报设计
海报设计
海报设计
海报设计
作品收藏夹
教程
教程
教程
教程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