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师网贵阳谈《放弃一切回到家乡---只因深怀一颗为山区孩子跳动的心》

北京/教育工作者/6年前/97浏览
聚师网贵阳谈《放弃一切回到家乡---只因深怀一颗为山区孩子跳动的心》

陈静在学校的时候学习特别用心刻苦,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邻近毕业的时候指导员推荐她留校任教,而她婉拒了,执意要回家乡。

  作者:云客

  “执拗”的陈静

  陈静是我的大学同学,人如其名特别安静内向,永远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抱着厚厚的一摞书穿梭在教学楼和图书馆里。陈静在学校的时候学习特别用心刻苦,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邻近毕业的时候指导员推荐她留校任教,而她婉拒了,执意要回家乡。我们劝了她几回,后来指导员又到宿舍去劝她,说学校里有教师分房和落户的福利,但她都淡淡的笑着拒绝了。

  领毕业证内天,我看到陈静和她男朋友小连在校园里争执起来,说话一直轻声细语的陈静急得满脸涨红,在和男友大吵了一架之后,陈静突然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没人知道她为什么放弃大好的工作机会和一切执意要回家乡,只是后来的我们再也没见过那个温柔内向的姑娘。

  “万能”的陈老师

  大学毕业后的我们分散在天南海北各自忙碌,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接到陈静的电话,才知道当年她毕业后回了贵州家乡,现在是贵阳山区小学的教师。她说话还是那样温柔腼腆,原来她联系我是想为山区的孩子筹集一些课外书籍。

  陈静说山村教育资源有限,她除了教五年级六年级的语文课还要给全校的孩子上英语课。除了上课她还给家里有困难的孩子做饭补衣服,带着学生们在大山里一边捉鱼一边唱英语歌,是学生眼里“万能”的陈老师。我惊讶于腼腆内向的她竟毅然放下一切回了山区去教学,她和我说她就是从贵州山区走出来的孩子,在她们村中学因为没有教师快要办不下去的时候,一个从他们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回来了,“陈老师”不仅自己给孩子们上课还积极联系呼吁读师范的同学、校友来山区支教,她扎根深山教育近二十年就是在做一件事,把知识带回家乡的大山,让山里的孩子们都可以读书。陈老师把青春献给了贵州一直都没有结婚,但她总是一边捶着腰一边笑笑“山里的娃都是我的娃!”。而陈静当年就是她的学生,陈静从小就立志也要做一个像“陈老师”一样的教师,让山里的孩子都能读上书。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诚然,教师是个神圣的工作,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贵州山区的陈老师就像播种者在山区撒下了知识的种子。而陈静与陈老师薪火相传,身体力行地把知识带往山村,给大山里的孩子带去上学的希望。她们就像开在贵州山区的一株株兰花,看着娇弱却拥有一颗坚韧的心,一颗永远随着山村孩子跳动的心。


  


0
Report
|
收藏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