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付索画者,老艺术家直接堂上贴告示

北京/插画师/6年前/105浏览
为了对付索画者,老艺术家直接堂上贴告示

为了对付索画者,老艺术家直接堂上贴告示

“绝止减画价,绝止吃饭馆,绝止照相。”下面再缀上一句小字“吾年八十矣,尺纸六圆,每圆加二角。”这是齐白石老先生随手写的一张贴在门上的门条。



这张门条的内容是告诉前来买画的人,要画可以,先拿钱来,一尺六元钱,再加上20%的服务费,不要请我下馆子,请了也不会去,也不许合影,最重要的是,不要跟我讲价,我已经八十岁了,再叨叨这些,很烦人的。

 

古往今来,有很多画家,因为碍于面子,被人索画又羞于提钱,含含糊糊,结果画子画出去了心里却又不平,落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尴尬境地,像齐白石老先生这样明码标价,开诚布公的甚是不多。当然,齐老先生能敢于谈价,也主要靠的是他艺术的底气,没有这样艺术成就的人,其实也很难效仿。



 画家画画也要吃饭,所以一些画家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名气,也会制定润格昭告天下。像齐老先生,隔段时间就会发布年度润格,书法一平尺多少钱,绘画一平尺多少钱,书写斋号多少钱......这样也让大家心里明明白白。



而在当代,还有一位老先生,对索画者的态度,跟齐老先生有的一拼,估计是见到了齐老家门口的“门条”,他就是被誉为“鬼才”的黄永玉。


齐白石和黄永玉


黄永玉先生从小家境贫苦,16岁开始靠木刻养活自己。他天性聪颖,但之后的成就更多的还要归功于他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为了艺术他曾经不惜翻山越岭,废寝忘食。在苏州写生时,他被司徒庙中有“清奇古怪”之称的四棵汉代古柏吸引,连续三天早去晚归为其写生。日后,面对被他用准确而流畅的白描线条展示在丈二大纸上的这四株阅尽人间沧桑的古柏,人们无不称奇叫绝。

 

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黄永玉先生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盛夏时节,他背着画箱,顶着炎炎烈日四处写生,饿了渴了,就坐在路边吃点随身带的面包,喝几口凉水。而当时他已经年近七十。



黄永玉笔下的荷花


黄永玉先生是一位好玩的老头,一生可谓传奇,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他是中国在世画家中排名第二富豪画家,仅次于崔如琢。他的作品最高单价747.5万元。他的画很有市场,但他却说自己最不懂的就是市场。他说:“光写小说我活不下去,所以要卖画,才能养活我,可以别的事不干专心写小说……我定我的价钱,你买不买拉倒,但我能够活下去了。”


黄永玉 孤傲的寂寞


曾看过央视《大家》栏目对他所做的专访,在节目中,黄永玉先生说,刚开始画画的时候并没有想着卖钱,只管认真地去画,等你画好了,别人就会找到你,想不卖钱都难,这是水到渠成的事。


1951年,黄永玉在香港办画展


当年,他的画在还没有完全形成市场的时候,也受到过索画者的打扰。于是,他在湖南凤凰家里的中堂左壁挂了一则“启事”,专门对付前来索画者:


一、热爱欢迎各界老少男女群子光临舍下订购字画,保证舍下老小态度和蔼可亲,服务周到,庭院阳光充足,空气新鲜,花木扶苏、环境幽雅,最宜洽谈。



二、价格合理,老少,城乡、首长百姓、洋人土人……不欺。无论题材、尺寸、大小、均能满足供应,务必令诸君子开心而来,乘兴而返。


黄永玉90岁自画像


三、画,书法一律以现金交易为准,严禁攀亲套交情陋习,更拒礼品、食物、旅行纪念品作交换。人民眼睛是雪亮的,老夫的眼睛虽有轻微“老花”,仍然还是雪亮的,钞票面前,人人平等,不可乱了章法规矩。


黄永玉作品:不可太醉,不可不醉


四、当场按件论价,铁价不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纠缠讲价,即时照原价加一倍;再讲价者放恶狗咬之;恶脸恶言相向,驱逐出院!


五、所得款项用作修缮凤凰县内风景名胜、亭阁楼台,由侄子黄毅全料理。


黄永玉在作画


这种告示跟当年齐老先生的“门条”比起来,是不是更有意思,据说,打那以后,很多人知道这个老头很讲原则,也极具个性,不管身份高低,很少有人再向他索画了。


如果用心赏析他的画,仔细研读他的书,并且有机会与他叙谈的话,除了传奇的色彩,人们更多体会到的会是他深厚渊博的学识、卓尔不群的才情、耿直倔强的性格、睿智风趣的谈吐和笔耕不辍的勤奋。


2
Report
|
1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Segway E3 Pro|Own Your City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AI可视化动效设计合集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ZAOV|各[苹]本事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