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构图_动态视觉设计基础(一)

Recommand
长春/设计爱好者/6年前/874浏览
设计构图_动态视觉设计基础(一)Recommand
超视儿

构图就是在一个空间中,把不同的视觉元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协调完整的画面。

构图就是在一个空间中,把不同的视觉元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协调完整的画面。设计师可以通过对画面中视觉组成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将观众的视线引向特定的视觉焦点,表明画面视觉元素的主次,或者能表达某种情绪。构图要考虑的关键元素是正空间与负空间、对称与不对称之间的范围。


正空间与负空间

正空间与负空间的相互作用在构图中至关重要。如何平衡“有”与“无”的关系,是创作优秀构图的关键。负空间是评判画面使用的重要标准之一。

当图像包含过多元素,就失去了突出点,所有的元素都很显眼,观看者便不清楚到底该把注意力放在哪里。空白空间对构图的视觉焦点起到支持作用,使其更加突出。


对称与不对称

以对称的方式排布正空间与负空间可以把平衡与确定性最大化。公司LOGO与标题通常情况下是构图的中心。在这些视觉焦点的周围,则填充负空间以减少视觉负担。

不对称结构通常被认为是艺术的传统,因为艺术作品中的视觉元素常常偏离重心或是出人意料。跟对称所带来的确定性相反,不对称构图可以有效地制造神秘感带来更多趣味与戏剧性,吸引观看者的注意,使其产生感性与理性的思考。




动态艺术

静止图像的构图要么传达关于某件事物的确定信息,要么传递一种神秘感。然而在动态设计中,时间元素的加入让我们可以对构图进行改变,可以从神秘转换为确定,也可以从确定转换为神秘。动态设计就是让构图在一定时间内不断产生变化,而其中很有趣的变化就是制造神秘与确定之间的对比与冲突。

许多商业作品都采用这种方法,首先带入神秘感,然后向观众展示具体内容,最后则传达出设计确定性的公司LOGO结尾。



参考摄影和绘画中的一些常见的构图方式


水平线构图

水平线构图是以水平线条为主,舒展的线条能够表现出宽阔、稳定、和谐的感觉。画面中的地平线和水平面,就是最好的水平线。 一般来说,要尽量避免将水平线放在画面中央,将画面切成相等的两部分,这样容易使画面缺乏变化而呆板。有选择地将水平线放在画面的上、下 1/3 的视觉兴趣线上,有选择地强调天空或地面。



        例外总是存在


对称式构图

对称式构图即按照一定的对称轴或对称中心,使画面中景物形成轴对称或者中心对称,具有平衡、稳定、相呼应的特点。

        左右对称构图

        上下对称构图


中心构图

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置在画面中心进行构图。这种构图方式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主体突出、明确,而且画面容易取得左右平衡的效果,缺点就是过于呆板、缺少变化。当主体比重较大,而画面中缺乏其他景物时,主体的偏移会造成强烈的失衡感,最好采取中心构图。同时,中心构图也最适合表现物体的对称性,常与对称构图联合使用,将物体的对称中心放在画面中心。


垂直线构图

垂直线构图即画面中以垂直线条为主。通常运用垂直线构图的时候,被摄体自身就符合垂直线特征,例如树木。垂直线在人们的心里是符号化象征,能充分展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可以让画面有层次感和主次感。将场景用两条竖线和两条横线分割,得到4个交叉点,将需要表现的重点元素放置在4个交叉点中的一个。趣味中心不一定要正好在交叉点上,可以大致在那一带。画面右端那些交叉点通常被认为是最强烈的。



重复构图

在我们的画面中有时候没有单一一个明确的主体。主体可能是一群同样的东西。单调地重复统一物体,占据整个画面并且没有明显杂乱的其它物体出现,同样可以起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运用重复构图法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虚实关系突出单个物体,但一定要是同一元素重复,或极为相近元素重复,一旦画面中有明显的不同元素出现,不同元素就会被当做主体,大量相同的元素就变成背景了。

框架式构图

框架式构图,指利用前景物体形成框架产生遮挡感,使人更注意框内景象的构图方法。前景景物需要与主体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如颜色对比,明暗对比,清晰度对比等,让人一看就知道 “这不是主体”。选择框架式前景,能把观众的视线引向框架内的景物,突出主体,同时也能制造出纵深感。将主体影像包围起来,形成一种框架可营造一种神秘气氛,就好像一个人从藏匿处偷偷窥视某个地方。

框架的画面比例也很重要。框架太小,没有框架感;框架太大,会喧宾夺主。选择构成框架的物体时还需注意,不要选择太抢眼的物体,以免过于分散主体注意力。

        框架不一定是拱门和窗户,它还可以是树干或者树叶。


引导线构图

引导线构图法,就是利用画面中的线条去引导观者的目光,让他的目光最终可以汇聚到画面的焦点。引导线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线条,直线、曲线、折线;也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如汇聚线、平行线、放射线、螺旋线……当然引导线并不一定是具体的线,只要是有方向性的、连续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引导线。道路、河流、整齐排列的树木、颜色、阴影甚至是人的目光都可以当做引导线使用。  


对角线和三角形构图

对角线构图,又叫斜线构图,是指主体沿画面对角线方向排列,画面体现出强烈的动感此外,对角线是画框中最长的直线,沿对角线展布主体,使主体自然地填充整个画面,画面舒展而饱满,视觉效果更好。

对角线和三角形构图可以给照片添加动态的张力,让照片看起来更活泼。如果一个人站在水平的表面上,他看起来就很稳定,但当把它放在倾斜的表面,就会给人造成一种紧张感。


并列构图

并列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放在同一个画面里,让它们形成互补,使两者都发挥它重要的一部分,并列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构图方式。这是和对称构相反的构图方式,就是要反差、要对比,多利用不对称元素。

最常见的并列构图就是把主体放在相反的位置,强调差异。但位置不是重点,反差得巧才是。


黄金三角形构图

黄金三角形构图和三分法构图非常相似,只不过,这里的直线是从画面的4个角出发,在左右两边形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将画面的元素构入这些交叉的地方。



其他要知道的一些构图规则


黄金比例

黄金比例原本是一个数学规律,但它并不复杂,和三分法构图非常类似,只是它的画面比例不是1:1:1,而是1:0.618:1。黄金构图既有引导观者的作用,还具有表明主次关系的作用等等。


奇数法则

奇数法则是说,画面中主体是奇数时,画面在视觉上比较动人。



填满画面

让主体填满画面,周围留很少空间甚至不留空间,它有助于观众完全关注主体而不受任何干扰,而且还能让人很清楚地看到这个主体的细节。

 

利用空白空间

“少即是多”。在画面中留出一些空白空间,它同样能让你的主题很明显且具有吸引力,同时还创造出一种极简的画面。


改变一下视角

不要总是以我们眼睛习以为常的的高度和角度去创作,体会一下非常规视角,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空间原则

空间原则说的是为图象中移动的物体,在其前进方向留出大量空间,这样图像就富有动感。


从左到右规则

从左到右的原则,像看书一样,我们习惯从左到右去看图像。因此,如果图像里的人物是运动的,那么采取从左到右的原则会让人觉得更自然、更舒服。


保持画面平衡

要注意前后景致的交相呼应,给人以错落有致的感觉,适当的留出背景也可以让主体更加的突出,更有空间感。

 


以上每条规则都有例外。在构图时我们最应当思考的是:我是要引导观者去看图?还是想要告诉观者谁这幅图像的主角?或者是想通过构图向观者传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待目标明确后,再去决定用什么样的构图方法表达合适,这比掌握再多的构图法则都重要。


15
Report
|
27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喵果铺子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