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设计感想A1
这是我的一次对线元素增加组织的训练。
文章中讲述了一些我的经验,犯过的错误,也说了一些对设计的见解及总结的学习方法。
可以说我不是很会做设计,但不能说我不懂设计。设计能力的提升是需要进行专项练习,美感的形式可以用一种规律来表现,但是表现该规律的方式会是不同的基础性质表现比如:点线面,以及混合形式,整体到局部等。
这件作品没有很精致,是突发奇想的一次练习,从而引出以下感想,希望与众多设计师交流。

常出现的问题
看而不操作:以前看过很多书,对设计方面做过很多研究,希望了探索出美感的规律,当然看书学习前人经验是没有错的。可研究到后面发现除了基础知识很多都需要通过具体实现才能发现问题,虽然基础的方法都会了,但是在元素之间关系考虑中变化还是得依靠自身审美做逐步的调节。
忽略了形式美的重要:要学习好设计,基础是美感,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更加高层次的提升。通常训练少很容易基础不牢解决了问题而不能保证形式的美感,即便设计目的研究的深入也难以得到别人的认可。
尽可能简单不敢加元素:这个时候不敢加元素,宁少不多,害怕改变难以得到提升,设计的最终是目的性能否良好的实现,在这个基础下可以大胆的去发挥形式美的想象力。
害怕胆怯想偷懒:在日常工作及学习中总是会害怕新生事物,长久设计产生的心理舒适区让我们止步不前。这是生物常性无法避免,我的方法是对不同风格技巧组成的类型作品分类出来,制定目标逐一练习。
学习方法
设计需要有一定的衡量机制,在设计过程中,因为人本身就是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心理机制当中,所以需要一个能衡量美感的方法。它需要指导我们应该做成什么样,或者朝什么方向去组织它。
设计学习方法感想
我们最开始需要去总结美的规律
研究不同类型的作品:通过看好的不同类型的优秀设计作品
阅读相关书籍:不求多关键在了解设计体系,阅读一些较为经典的设计书籍(平面构成加一本更加综合讲述设计的书比如平面设计原理)再通过书籍中的知识去分析。
临摹与操作:然后在一边学习中去临摹操作,临摹熟悉之后需要尽可能避开重复的类型。临摹后可以通过学到的基础试图自己去组织
灵感库:留作灵感库以后必然会用到,使以后的设计历程中大受裨益。上述方法可以使你学会如何去分析一件作品,并且提升操作技能及审美。
已具备基本设计能力的标准
当可以分析大体分析一件作品,但在自己做设计的时候却无从下手。说明你已经具备了设计的基础能力。这个阶段不会有什么创造力,但是能做出一般的设计。
已具备较高的设计能力
已经知道设计的规律。懂得有自己的方法一步一步推进设计的进行,作品具备较高的美感。我现在的理解是一个人可以通过草图做出符合目的并且美感较好的设计。
极强设计能力
在较高美感的基础上,懂得运用关系处理让画面耐看。从整体到局部都处理的精巧,这的精巧不是指多么精细,而是消除乏味与不和谐。
设计的简介
设计的受体是人,个人的理解它应该具备一定的目的性和艺术性。目的性是理性的正常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而艺术性(或者说美感)却难以说清,个人理解它是一种是一种规律性的合理破坏,一致与变化的调和。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是:1信息组织无规律或规律太弱过于混乱;2过于简单乏味缺乏观看的吸引力,缺乏变化与破坏
目的性:
一件作品需要有一定的目的,设计应该以此为中心开展;而目的的达成免不了对人的了解。
艺术性:
设计的受体是人,应该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而视觉上我认为它就是形式美的,应该是一位视觉的专业素养。(当然包括音乐,诗歌,文字,影视等)
下一章将更新我对设计的认识,及形式美实现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