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上班一边创业可行吗?

Recommanded by editor
深圳/艺术工作者/6年前/7774浏览
一边上班一边创业可行吗?Recommanded by editor

曾经有多少人是这样想的?

 

大家猜对了,我们的【设计师创业小课堂】第二季正式开聊,这一季的特点将以话题为主,不像第一季有典型的顺序脉络,所以聊起来更加随性,也符合之前我跟大家描述的课程情境,一个老大哥一盘花生米另加一瓶啤酒,面对面交流的感觉,而第二季第一期我们就为大家带来一个多数人都感兴趣的话题,就是一边上班一边创业是否可行?作为过来人,我们可以分享一点经验。

 

--------------------------------------------------------------------------

 

作为一名设计师,一毕业就创业的例子其实并不多,假设有成功率也相对偏低,原因不复杂,作为一名手艺服务定位的行业,中国教育给予的锻炼多数是启发性与引导性的,所以真正的学习一般是进入职场后才能开启,我们之前已经多次谈过,创业是系统工程,技术只能解决一个环节的问题,其实需要更多维的条件,比方项目经验,社会人脉跟战略眼光。

 

所以多数设计师首先会选择到一所企业或多所企业上岗,在岗位上进行上述条件的积累,这个过程一般是2-10年,因人而异。

 

我们第一季第二期的内容已经谈过创业时机的问题,今天我们围绕一边上班一边创业是否可行来进行叙述,这里谈一下我本人的故事。

 

2010年我从广东一所专科院校毕业,专业叫多媒体技术,所以严格来说我的科班也并非设计,那个专业当时属于全国第一届,所以我们是首批小白鼠,课程的设置毫无疑问的充满实验性,比方素描色彩、影视动画、网页编程、平面排版、三维建模、摄影等内容都有涉及,按专科三年时间计算,一年实习期,真正在学校学习的光阴只有短短两年,两年学习5-6个范畴的知识注定是散焦的,所以我才会在第一部分里说到大学教育属于启发性跟引导性,过硬的本领要靠个人的自律和选择。

当时我对平面软件的兴趣比较浓厚,比方Photoshop跟cdr这类软件掌握得好一些,于是大二时候我就在学院自发成立了平面设计协会,作为创始人及会长我又跟协会另外三名志同道合者(其中一名是师弟)组合一个工作室叫“八零设计”,开始学着承接一些简单的设计业务,比方名片、灯箱招牌、企业网站跟传单,那些日子基本在我内心种下日后要创业的种子。

2009年时候我开始进入实习期,当时我属于班上第一位找到工作并提前离开的学生,去了一所玩具厂做平面设计工作,后来发现工作是以玩具设计为主的,雇主是一名香港商人,印象深刻是当时面试的考题就是让我手绘一只卡通鸭子,入职后薪酬是1300元,管吃住,期间我曾经电话跟父亲探讨过一个话题,就是我想出来独立创业,说白了就是希望父亲经济上的支持,如今想来当时这个想法确实比较天真,因为我当时并没有具备成熟条件,连最基本的设计技法条件都不成熟,当然,父亲当时也并不支持。

第一份工作做了半年,然后我返回老家开始做室内设计,过程大致半年,毕业后第一年我属于混沌状态,也是之前谈及过的未定调阶段,所以拿了毕业证参加完毕业典礼后,因为同学的缘故我又离开老家去了佛山,开始正式从事网页设计,第一间公司属于初创企业,经营了不够一年就因为业务缺乏而倒闭了,遣散了大家,其实回顾我的上班生涯,曾经碰上过三个倒闭的公司,但真的跟我没关系。

 

其实从毕业开始,我就一直在断断续续承接外单,渠道一般靠同事介绍,也有一些诸如猪八戒平台一类的尝试,主要依靠晚上时间消化,这些外单金额都很低,比方300元做一个logo,是一位熟人的朋友,最后居然还被骗了稿…,发了方案过去客户就从此消失,从那次开始我就坚定一个原则,任何人的任何项目都必须收预款才启动,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了如今做第二所公司,如果客户不接受而放弃合作我们也丝毫不可惜,毕竟相互都愿意投入的项目才是健康的,另外也有一个重要,就是我们必须首先要对已经付费的客户负责,这是一个大话题,我们有机会可以单独聊。

 

这个阶段我其实开始为独立创业做铺垫,离开第一所倒闭的公司后我又陆续去了几所公司,换工作的频率非常高,呆得最久的公司只有一年半,就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建站公司中企动力,我真正的设计本领在这间公司才开始建立。

2012年6月我离开中企动力,又相继去了几所公司逗留,这个期间我利用业余时间已经积累到一小批客户,并且也开始碰上一些合适的伙伴来组队,我的第一个合伙人开始出现,他目前已经是我两所公司的合伙人,非科班出身,做过导游、服务员、导购员、点心师等,他在我的协助下开始学习设计,从最基本的photoshop软件开始,这个期间他白天在超市做导购,晚上学习设计,半年后去其它公司应聘为设计助理,一年后成为可以独立完成项目的设计师,所以这也是一个非科班出身能否做设计的答案。

 

我们第一所公司2013年上班上班期间正式创立,也就是佛山的远麦文化,当时我在一所香港企业的佛山分公司上班,远麦成立之初以做网站建设为主,这里我就要正式谈谈我们如何一边上班一边做公司了。

创立初期我们依靠之前积累的一小部分客户开始运作,因为善于沟通表达,早年我跟全部公司的商务都保持不错的联系,当我宣称设立公司后,他们都陆续开始给我们介绍客户,当然在对接这些客户的时候我们都是以全职面貌示人的,所以一边上班一边创业的第一个大障碍就是时间安排问题,做项目来说,在初期其实还好,关键是谈客户或者需要当面对接项目的时候,所以那个阶段各种请假的理由都会用上,而且都会相对匆忙。

那时候成立公司时我们的底线非常低,就是不亏,其实现在回顾起来发现这是一种比较愚蠢的心态,这种指导思想注定是难以盈利的,因为按设计公司的轻资产模式,不亏太容易了,所以在我们建立第二所公司时候我们去定盈利时候都比较高,反而都实现了,然后再定高,又再实现,这种情况跟人的求生本能一样,有很多潜能可以被激发,当然恰当的时机也非常重要。

 

当时我们依靠之前的商务关系拿到一些当时看来不错的客户,比方时代地产,而这个项目导致我跟第一个团队合作人产生了矛盾,在项目结束后就结束了合作,所以创业当中一个大课题就是跟合伙人如何相处,这个话题会在后续专门一期聊。

 

第一个合作人属于技术类,所以他离开后我们需要寻找合适的人替补,机缘巧合下就认识了第二位合作人,通过初期几个项目的磨合,就直接让其参与股份成为第三个股东,从此之后就基本没有出现过合伙人闹矛盾的问题,其实也是基于第一次的经验所作的调整,这个期间我们开始承接到一个长期客户,基本撑起了当时远麦40%的业务来源。

2014年远麦成立不够一年就发生一件大事情,因为成家的缘故我需要离开团队到深圳定居,此前的远麦并没有出现过亏损,但能赚到的利润并不高,或者说非常不稳定,经过商量后我的两位合伙人都开始尝试全职出来,而我则到了深圳。

 

最初的计划是到深圳再创立一间远麦,以品牌设计为主,但最后迫于经济稳定的考虑而搁浅,而去了一所上市企业,因为跟合伙人分隔两地,所以初期我基本是每个月往返一到两次佛山,产生巨大的交通时间成本,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我们都是使用线上软件+电话沟通这种方式来运作,假设客户约谈就安排在周六或者周五,拿不到假的情况下我就无法参与,所以业务损失率开始产生并升高,长期跨城市的经营加上一边上班一边运作让运营情况越来越不妙。。

 

同时在2015年时候我们开始碰到诸多不顺利,比方因为外包遇人不慎遭遇退款,又比方承接到非常不好的第三方外包业务,前者是我们外包出去,后者是我们接受他人的外包,过程中甚至遇上黑恶势力,最后经过几番交涉才摆平,但是这个项目足足折腾了大家一年之久,团队身心疲惫而且利润基本无从谈起。

因为这两件事,后来我对外包业务的处理非常谨慎,所以聊到这里大家就会发现经验必然是因为遇上事情并解决后一点点积累的,这些能力基本都跟设计无关。

 

这种一边上班一边创业的情况持续了3年之久,经历了2015年的变化后,远麦第二大股东返回了企业继续上班,大家将此视为一种修整,而到了2016年我开始因为条件成熟正式出道开始全职,关于什么条件我们在第一季第二期里谈得很清楚,当然出来前的纠结是有的,当时我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妻子是全职太太,然后需要供车等等,这一块在第一季我也谈过,大家可以自行去回顾。

 

我们的第二间公司就这样正式在深圳诞生,我记得当时是8月份,我出来前给自己的底线是不能低于3万纯收入,因为最后一份工作我的收入是税后13000元,所以我希望全职后能翻一倍,没想到这个目标很顺利完成,我之前积累的全部资源似乎都在我全职那一刻跟我产生共振而发挥作用,于是我将目标刷新为5万,相隔一个月也就是10月份的时候继续完成,这个结果自然让我很振奋,同时我将之前的合伙人再次从企业拉出来,开始进一步拓展公司,所以我们的全职创业几乎没有了过渡期,一出道就业务饱和及现金流健康,第一个半年我们大致做了70万左右的流水。

全职创业不是今天聊的主题,所以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一边上班一边进行设计创业的坏处跟好处,以下的分析都是针对设计企业而言:

 

首先坏处有如下明显几点:

 

1、 难以将企业做大,因为精力无法全部投入,突发事情无法及时处理。

2、 很难提供优质服务,毕竟都是业余时间处理项目,所以对品质的保障其实存在矛盾。

3、 不敢承接大型项目,说白了是时间保证不了,无法兼顾较为密切的沟通。

4、 过程比较受累,需要强大的自我协调能力。

 

而好处也有以下几点:

 

1、 低风险,进退灵活。

2、 适合作为一个铺垫期,比方我们第二所公司经营顺利并且没有过渡期也因为我们将整个过渡期拉长为三年,将很多创业初期需要经历的事情都经历了,只是密度没有那么强,身边很多创业的朋友,普遍从全职到盈利再到较为稳定的周期为1到2年。

3、 可以将上班所在企业的资源进行嫁接,假设所在的是一个好平台,这些资源对日后全职帮助非常大,当然也需要有意识的经营。

4、 对心智锻炼很大,比方又做雇主又做雇员,其实是一个换位思考的最佳方案。

所以总的来说,一边上班一边创业是适合需要铺垫资源的朋友们去尝试的,可以适当降低风险及拉长过渡期,我们在整个过程当中经历了非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现在回顾起来感到非常有趣,但必须说明的一点是,在此过程中需要先将所在企业的本职工作做好,因为假设你作为企业主之后,你也不希望员工在企业里领取薪酬的同时用上班时间做额外的事情,这一方面涉及到个人道德及职业道德问题。

 

我们将自身故事进行了分享并总结了一些好坏,希望对诸位能有一些参考价值!

 

--------------------------------------------------------------------------


最后欢迎到主页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内含更多精彩。

 

谢谢大家,下期再会!


135
阅读原文
|
Report
|
77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Penny妹妹抽象表情包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