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趋势不坚持的设计师注定会被淘汰-视觉设计的未来
设计师要相信1+1大于2,只要虚心接受别人一点点,自己的设计能力就能上升一大步,大电商+新零售业态及新工科导向你跟上了吗?
都说2018是资本寒冬,2019更是雪上加霜。好多公司大量裁员,不乏也涉及到了设计岗位,好多设计师总觉得自己的日子越来越没法过了,有好多人刚刚创业的时候以为自己能上市敲钟,现在发现也不过是刚渡过九死一生,从小到大,没有人教你如何赚钱,但是这个社会能教你怎么做人,抛弃那颗浮躁的心,扎扎实实的学好设计(站酷上这么多值得学习的大牛,虚心跟着大牛走准没错),都知道设计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大多数都是只认自己的风格好,但是请相信1+1一定大于2,不妨虚心接受那么一点点别人的设计思路再结合自己的风格就一定能把自己的设计再提升一个台阶,这就是一门吃饭的手艺,也就有了生存的根本,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只要你做的事情对他人有利,就一定能有收获。都说2019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可是环境好坏一样有人能做起来有人做不起来,能做好的方法总结起来也只有四句: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我从未见过一个勤奋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公,一流的人品加专业和努力,成不成也只是早晚的事,虽然好多人都遭遇过种种不幸,但是一定别放弃,未来可期!
今天仅仅分析的是对于商业视觉设计部分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坚持。
首先和大家说说设计风向标的那点事,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的设计行业和国外的设计大部分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国外太广泛了,细分起来哪个国家的设计在具体哪个方面会更先进更值得我们学习呢?我们要从哪个角度怎么像人家学习大家就全然不知了。
为此,我先从英国和美国两个国家说起。
你可以抽出时间去看一下全世界的设计院校的综合排名,你会震惊的发现一个现象,排名在前面的几乎都被英国和美国给承包了。作为发达国家与世界强国,英国和美国的教育真的不错。但是英国和美国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国家,没有贵族体系,很久以前,艺术是有钱人、贵族玩的东西,艺术家主要走的都是“被包养”路线。但美国最开始不存在这些东西,在美国生活的每个人都需要养活自己。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说美国很商业的原因。但英国就会非常艺术,英国最好的艺术学院叫<皇家艺术学院>,名字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所以这次我们主要是以《美国设计师协会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职业指导方向》来进行剖析。
《职业指导方向》指出设计师的职能与过去相比,更加注重极简化视觉创意及超级用户思维,变得更加协作化,并且这种趋势将更加扩大化发展。
我们来分析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在这我想先插入一个某问答平台上的问题,大家可以想想曾经听闻阿里巴巴将取消对 UI/交互岗位的招聘,取而代之的是「全链路」设计。前几年UI行业大火,其中很多领域的人才纷纷转行做UI,整体工资也翻上几番。我们来想想为什么UI岗位变得抢手?不可否认的是市场变化了,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所导致。如今互联网行业进入下半场,互联网+线下传统行业依然全面爆发。



这个时期的UI设计/交互设计和传统的视觉设计相比较,有什么不同呢,我想这正好验证了《职业指导方向》里的这句话,更加注重极简化视觉创意及超级用户思维,变得更加协作化,销售一旦少了人为因素的干预,产品将会用更加简洁明了的视觉效果及情感诉求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同时,更加注重用户体验,视觉+用户体验是决定一个企业或产品成败的关键。那整个行业一定要寻求有利的发展,设计师要懂的东西就要更多。
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各互联网大佬已经大量布局线下实体店,大电商+新零售业会越来越激烈,那么,视觉设计岗位需求依然不减。我们不能否认的是科技的进步已经在悄悄改变着所有的行业。《职业指导方向》指出科技也依然将通过你目前或者无法想象到的各种方式改变着未来的设计师,很多设计职位能够轻易被自动化取代,尤其那些依靠数据,或者严格被规则与流程限制的职位。那些能够被自动化和模板化取代的技能的价值会越来越低,但其他无法被取代的技能会越来越重要(比如创意思维模块、情感化设计模块及用户思维设计模块)。
分析: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告诉你的是,美国一部分视觉设计学校现在的课程主要是对新科技的视觉情感研究和运营。你以为你掌握了PS、AI、AE、C4D等十几个设计软件甚至各种临摹画图就很厉害了?你是不是经常有“跟着老师什么都会,离开老师啥都不会。入职后,拿到一个需求满脸懵逼无从入手”的状况?这说明你掌握的知识还不够扎实!数字全媒体、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和技术已然融入视觉设计变得让人耳目一新,这就是趋势。其次危机也随之而来,软件的开发变得越来越“傻瓜化”,将会取代那些模块化、规范化、纯操作型工种,也就是说靠体力劳动拿薪资的人终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智能机器人,而脑力劳动者将会主宰一个时代,仅设计行业而言,如果你是靠加班和增加劳动量而获取仅有的报酬那么就很危险了,新时代的设计师更应该从研究用户习惯和体验以及视觉情感上考虑设计思路,如果你在10年前学的是电影专业,你会为了节约胶片成本,而把每个细节点把控的异常精准。但现在呢?普通的一个二流三流演员都当导演了,未来你的客户还有什么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出他想要的任何东西呢?就像《职业指导方向》里说的,然而AI鲁班系统的应用,已让没有创意思维,只会拼图的设计师慌乱不及,不要抱怨设计行业烂大街,实际是你自己该提升你的设计思维水平了!
十几年来国内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并没有得到什么提升,中国的高等教育到底在干嘛?中国好的学校的资源十分有限,想考到中央美院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直到AI的出现,大学四年学的东西,一朝被机器人所取代。跟不上时代步伐注定要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