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如何打造个人品牌

Recommand
广州/平面设计师/6年前/1545浏览
设计师如何打造个人品牌Recommand

设计师应该从以下三点打造个人品牌

说个人品牌之前,我们先想想什么是品牌?


男生对女生说:我是最棒的,我保证让你幸福,跟我好吧。——这是推销


男生对女生说:我老爹有3处房子,跟我好,以后都是你的。——这是促销


男生根本不对女生表白,但女生被男生的气质和风度所迷倒。——这是营销


女生不认识男生,但她的所有朋友都对那个男生夸赞不已。——这是品牌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个人品牌到底是什么,Goodmor宁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为自己塑造的“人设”。


你的穿衣打扮、性格特征、说话方式、处事态度、工作能力、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等等,都可能成为身边同事和上司的“评分项”。



比如靳埭强老师一直以来,他的设计作品以及对外宣传的风格都会以中国风的形式呈现,我们设计师在提到中国风三个字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他,“中国风设计”便成了他的个人标签。


著名字体设计师左佐,对外为自己塑造字体匠人的形象,把字体设计作为自己的标签,让人一说到这个领域就会想到他。


所以设定好自己的人设,是打造个人品牌的第一步。



一、为什么要打造个人品牌呢


在这个人人皆媒体的时代,再小的个体都是自己的品牌,我们将这个品牌打造出标志性、差异性及影响力,让大家记住自己,这对于今后的发展非常便利。接下来Goodmor宁想从以下四点来说:


■ 1.更低的认知成本:


我创办Goodmor宁微信公众号以前,与人结交的成本非常高。比如我要去认识一个人,都要经过自我介绍到赢得对方信任这一长串过程,过程中有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前功尽弃。即使能够得到对方信任,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人情关系,才能让他记住我,进而才有可能展开进一步合作。


这个社交过程会显得非常繁琐,可是当Goodmor宁这个品牌有一定知名度后,很多时候,我只用说我叫Goodmor宁,别人立马就知道我是干嘛的,一定程度上省去了很大社交沟通成本。


■ 2.更好的信用背书


如果你有个人品牌,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更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而商业交易的本质就是信任,如果没有个人品牌,信任成本会非常高。


我经常会在朋友圈发一些求助信息,比如希望有人能推荐某公司高层进行合作,或者发起了某个活动,有没有人有兴趣参与等类似信息,都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响应。原因很简单,有了个人品牌,大家知道你是谁,甚至也了解你人品如何,只要合作能够双赢,别人就愿意帮助你。



■ 3.更高的溢价


有些知名设计师接单,一个标志可以报价到10万甚至更高,而对于专业能力很强,却没有知名度的设计师来说,报价1万可能就达到了客户可以接受的最高值,这就是个人品牌的力量。当你做了一些有影响力的项目,个人知名度相应升高,这时你在客户心中就会更贵,相应的你的溢价能力也就更高了。


■ 4.拥有话语权


当你还默默无闻的时候,你说的话再有道理,可能别人也无法听见。而当你具备一定知名度后,你说的话就被更多人接受。


在设计行业,大咖在站酷上发表作品,很容易上推荐,并且有一大批用户留言互动。而有的人发表作品,不仅很难被推荐,且留言互动的人也不多,你的个人品牌将决定你在站酷的影响力。所以站酷里一批大神,如刘兵克、谷龙、杰克等,都有非常大的个人魅力。


从以上四点,就能看出,打造好个人品牌,无论是财富还是个人影响力都会随之而来。其实真的很感谢一直坚持的自己,当初做这个公众号耗费了我大量的空余时间。


我曾经开玩笑的和朋友说:你们下班玩乐的时候,我在写文章,周末你们约会看电影的时候,我还是在写文章。正因为利用空余时间大量的写文章在公众号发表,才慢慢竖立起了在行业内的个人影响力,才有了今天的Goodmor宁。



这个平台给予我最大好处就是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就会变得更优秀。这句话还真别不信,通过聊天,你会了解他们身上优秀的特质,在优秀的人身上你能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你会慢慢知道如何让自己变的更优秀。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二、如何打造个人品牌


我们回看一些业界比较知名的设计师,基本都混的不差,而且到哪里都是坐上宾。每次去一些设计沙龙,看着站在台上侃侃而谈的资深设计师们和坐下台下聚精会神听讲的青年设计师们,我想台下的人应该也希望自己能有一天向他们一样,站在台上讲述自己的故事。


那么如何打造个人品牌呢,我想从以下四点来讲:



■ 1.定位你的品牌方向,聚焦细分领域


在塑造有价值的“个人品牌”之前,首先明确自己的定位。可以试着问问自己:


我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劣势?兴趣是什么?资源在哪里?拿Goodmor宁举例:


从经验上来说:9年资深设计经验+4年新媒体运营经验


从公司背书来说:国内知名设计公司任职经历+华南顶级媒体公司南方都市报任职经历+广州腾讯任职经历。


从资源渠道来说:国内各大设计组织+国内知名设计师+设计公司等基本都认识,知道以后在做活动时,找什么样的人,动用什么资源。


从个人平台来说:目前拥有20万用户,用户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杭等一线城市,这样说明个人平台影响力覆盖面还算广。


从以上分析结果来看,结合个人履历,我一直以“设计媒体人”的身份定位自己。因为自己不仅有丰富的设计从业经验,还有媒体公司任职经历,有时候朋友会调侃我说,你是最懂媒体的设计师。


我们再看看设计圈,说到字体设计,我们会想到刘兵克、左佐、胡晓波等;说到电商设计,我们就会想到杰克、董浩、白无常等;说到UI设计,我们就想到牛魔王、郗鉴等。这些设计师就是很好的定位和聚焦了设计的细分领域,成为这个领域数一数二的存在。


所以当你从自己职业和兴趣出发时,要找准方向,从自己最擅长的方向不断去拓展,加深自己的专业标签。


■ 2.花时间积累你的阅历和人脉


大家应该听过“一万小时定律”,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10000小时左右的沉淀。 而做品牌也是一样,一个人如果在行业内没有个5~7年经验的积累,你凭什么相信他的个人品牌?所以个人品牌的建立,是需要时间沉淀的。         



站酷著名设计师刘兵克,刚毕业就来到北京北漂,生活也不尽人意。他当时这样描述自己的北漂生活:刚到北京的几个月里,经历相当坎坷,在两家公司各工作了一个多月,都不顺利。


估计是我大学里养成的放荡不羁的习惯,在公司里干活,总觉得压抑、别扭,浑身感觉不自在,特别难熬。这段经历,充满苦涩和失落,我曾住过狭小的隔断间和保姆间,也曾为了省钱,吃过很长时间的馒头和豆腐乳,这是我印象中最艰难的经历。


他毕业所经历的这些事,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刚毕业大学生都会经历的。生活的囧困、职场的不顺、泡面的生活、被拖欠的工资等,的确让人疲惫不堪。后来刘兵克辞职离开职场,开始了自由职业生涯,专心练字,潜心修炼。


后来就如大家所看到的,经过几年的努力沉淀,不仅慢慢建立了自己在设计圈的知名度,积累了上百万的粉丝,还开设了属于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和字体培训班,出版了人生第一本设计书《自由字在》,从此走向了人生巅峰。



很多设计师有了个人品牌及知名度后,业务多到接不过来,都不会选择再去上班,而是做独立工作室。上次遇到《我不是药神》海报字体设计师尚巍的时候,还在聊这事,他说天天忙得不可开交,不是这个剧组导演找他设计海报,就是那边公司请他去做分享,字体公司也一直催他字库合作进展的事情。


其实在他尚未成名前,就练了8年的书法,正因为有了这8年的积累,才让他现在人生开挂,创作出《汉仪尚巍手书》《汉仪尚巍少年体》等非常多优秀的字体。


■ 3.保持持续输出的能力


很多圈内知名的设计师,都保持着长期持续输出内容的能力,因为这是扩大自己品牌影响力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在站酷里面,大家可以看看排名前十的设计师,作品数量非常可观,且还一直保持高质量高水准的设计内容输出。



这一点我非常佩服站酷知名设计师“米田主动设计”,一个特别爱看书、爱思考、爱学习的人。每年能坚持260天5:30起床,3个月地铁复习考上美院硕士,9年读了700多本书,并做了笔记,断断续续写了204万字,出了1本畅销设计书。我非常佩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他的站酷看看。


作为设计新媒体的我,也一直保持着干货内容的输出,每写一篇文章前,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然后结合自己以往的人生经验写成文字。我希望我写出的东西是经得起时间和逻辑考验的,是真正对我的读者有用的,所以每一次写文章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我写作的风格一直保持讲人话、接地气的风格,而不是单单讲理论。很多人看了我文章后,会评论“写的很中肯,写的很真实”,让我感觉很有动力。同时我还会帮助一些迷茫的设计师同行去解决他们目前遇到的问题,有空也参加全国各地一些设计分享会,分享自己的设计经验。


所以品牌的塑造是具有长期性的,而持续的输出就成为强化外界对自己认知的一个必要手段。这并非易事,“内容输出”必然伴随着源源不断的“内容输入”,再通过自己的认知模型进行信息的二次加工,最后将自己的理解总结成书面文字。主动快速的学习能力,因此也成为打造“个人品牌”的一个基本要求。


■ 4.用工具整合专业知识分享


经过了前面个人定位,积累阅历和人脉,保持持续输出的能力后,接下来,就是要学会利用互联网手段去推广和宣传自己。


早期互联网资源比较匮乏,我们只能通过BBS去宣传自己,所以那个年代红动中国、亚洲CI等网站都非常火爆。后来站酷和优设网的崛起,让设计师又有了一个新的阵地。一直到现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让设计师打造个人品牌有了更多的宣传渠道。



三、传播内容的方式多样化


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传播的方式也变的多样化,除了文字传播外,还包括视频、音频、图片等传播形式。


比如我们做设计类新媒体运营,基本是以写文章为主。


而很多设计教育网站,会以视频的形式,将干货内容进行传播。


音频这块就比较少了,我有个朋友叫大宝,早期以写文章为主,后来以电台采访的形式,用音频进行内容的传播,我觉得这个还蛮有意思的。


图片传播,基本就是在各大平台上发设计作品为主。


当然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注意跟用户之间的互动,互动是加强你和喜欢你的人之间强黏性的一种重要方式。他在得益之后,会记住你,当看到你相关消息的时候,就会特别关注。

 

打造个人品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人可以一蹴而就。个人品牌的包装、推广都是建立在个人某一方面有坚实基础之上,否则包装和推广就成为了虚假宣传。


所以一切的根本是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不断刻意练习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后面的事情才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32
Report
|
31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一梦大唐·长恨歌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