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听听从业者怎么说丨UIMAX译文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来,听听别人怎么说。

翻译:王晓蕾(UIMAX用户研究员)
原文标题:What is Design Thinking, Really? (What Practitioners Say)
原文作者:Sarah Gibbons
发布日期:2018.12.2
原文链接:
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design-thinking-practitioners-say/
在过去十年中,设计思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网上也有无数关于设计思维的课程、图片和文章等。大多数用户体验和设计专业人员对设计思维的定义大致相同,但对具体细节还没有达成一致认知。
基于此,尼尔森诺曼集团(NN/g,美国一家人机交互和用户体验咨询公司,创始人是Jakob Nielsen和Donald A. Norman)自主开展了一项长期研究课题——设计思维是如何影响产品的质量,以及从业者是如何将设计思维融入到设计工作中。
为了评估设计思维对设计领域的影响,我们首先需要确定UX和专业设计人员如何定义设计思维。
• 如何开展设计思维定义的研究?•
研究方法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在华盛顿、旧金山、波士顿和北卡罗来纳州进行了71次拦截访谈,以及16次电话或视频会议形式的远程访谈。这87名参与者来自不同的国家、行业,有着不同的角色和工作经验。
其中拦截访谈主要包括2个问题:
1) 听到“设计思维”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
2) 你会如何定义设计思维?
远程访谈主要包括以下10个问题(不包括人口统计学相关问题):
1) 提到“设计思维”,你首先想到什么?
2) 关于【问题1的答案】,你能再谈谈吗?
3) 你会如何定义设计思维?为什么?
4) 实践设计思维,你觉得是指什么?
5) 设计思维有什么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6) 设计思维是如何影响着产品与服务、流程、员工、客户/顾客?
7) 您使用设计思维的经验是什么?
8) 设计思维在您的过往经验中取得了多大成功?
9) 哪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
10) 设计思维有什么好处?设计思维有什么不好?
本文总结了受访者对设计思维的认知和心理模型的主要结果,后续文章将讨论设计思维的具体方法和工具、效果、评价和战略建议等相关的结果。
• 从业者是如何认知和定义?•
研究结果1——设计思维:自由联想
在要求受访者定义设计思维之前,我们先让受访者自由联想与设计思维有关的词汇或概念。参与者提供的词汇数量从0到7不等,大多数参与者提供2个单词。每位参与者的平均词汇数为2.25,中位数为2。一些参与者提供的词语彼此无关,有些甚至相互矛盾。
虽然受访者自由联想的结果范围很广,但大多数可以归入以下主题类别:
特征:描述设计思维的特点,如以用户为中心、迭代。
用途:可以应用设计思维的一般领域,如解决问题、策略。
具体步骤:设计思维过程中的阶段,如研究、验证等。
可视化:描述现有设计思维可视化的词汇(如循环),或与设计思维实践相关的图片(如便利贴)。
机构(或品牌):受访者熟悉的或者在相关语境中经常提到/听到的设计思维具体品牌,这里还包括与设计思维相关的地方,如旧金山、芬兰。
理解:能够反映对设计思维态度的正面和负面词汇,例如时髦、没有用。
可感知结果:描述设计思维如何改变世界或设计状态的词汇,如选择、想法和改进等。
其他:不符合以上任一主题类别的词语,如咨询。

词云图:设计思维的自由联想
从以上词云图可以看到大多数人的常见反应,其中最常提到的词是过程、迭代协作和设计(词云图中字体大小与该词被提到的次数大致成比例)。

表格中是7个主题类别中的词语。我们展示了每个主题类别的自由联想词数量(在所有词语中所占比例),每个类别中的不同联想词数量,以及提到该类别词的人数百分比。
以上结果表明,大多数人(62%)将设计思维与特征类属性联系起来,这可能由于这些属性存在以下共性:
有形:基于特征的语言/表达是人们教授和掌握其他抽象概念的最基本方式,而不是那些常常令人困惑的设计思维术语。
一致性:设计思维的所有“品牌”定义(由不同机构提供)都包括这些类型的描述词。
热门:最流行的视觉表达将设计思维描述为“过程”,这也是该类别中最常见的典型词汇。

NN/g的设计思维可视化图
与众多强调设计思维过程的可视图类似,NN/g是一个循环图,主要强调迭代过程。这些可视图也将影响从业者对设计思维概念的理解。
研究结果2——设计思维定义:心理模型
除了对设计思维的自由联想,研究还要求参与者用自己的语言来定义设计思维。大多数的回答可以归为以下一个或几个类别。
1) 过程
部分受访者将设计思维定义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类别中,受访者往往将创意过程与之相提并论。例如,受访者将设计思维定义为“通过创意过程指导一群人”、“将创意过程应用于传统业务问题和服务的方式”。还有部分受访者的定义,其实是与传统的以用户/人为中心的理论相关联,例如“聚焦于设计对象的问题产生和问题解决方法”和“考虑所有影响因素的思考过程”。
2) 思维模式转变
部分参与者将设计思维主要定义为习惯的转变或“改变你的思维方式”,与之相关的描述有“全新的、打破思维定势”、“新的工作方式”。与那些将设计思维主要定义为过程的人不同,将设计思维与思维模式转变关联起来的受访者表示,工作之外也会应用这种思维方式,“它不仅仅关于工作,也可以应用在生活中......这也是一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观察事物并缩小范围的方法”。
3) 工具包
最复杂多样的定义来自于将设计思维视为灵活、适应性强的工具包的受访者。他们并未将特定过程与设计思维联系起来,而是将其视为解决组织(通常是内部)和终端用户(外部,产品相关)问题的脚手架;并经常将设计思维与不同的流程、工具和思维方式相结合,以处理问题或项目,并“产出对业务和用户来说有意义、有价值的结果”。
我们假设,以上三种定义方法是人们对设计思维的认知过程,反映了专业人士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随着在设计思维方面经验的累积,人们也在改变对它的理解和认知:从将其视为某种规范过程到某种思维模式,最后到适用于解决各种问题的工具包。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验证这一假设。
• 定义校准为何如此重要?•
设计思维的最大优点、也是缺点之一,就是没有明确、广泛使用的定义。这种意义上的灵活性是有益的,因为它鼓励人们继续挑战、探索和质询,并结合自己的需求改变概念。
然而,对设计思维的不同定义,会在团队和组织中产生摩擦、分歧和误解。什么是设计思维,如何去实践,及其可衡量的影响,这些问题的模糊性导致了相互矛盾的观点、误解的目标和不一致的结果。
1) 统一认知基线
无论您个人对设计思维的看法如何,重要的是要对别人如何定义设计思维要有清晰的认知。如上所述,不同的人对设计思维的理解各不相同。在合作或分享经验(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时,一定要阐明您对设计思维的定义,如在实践、倡导或批评时,设计思维到底意味着什么?
2) 培养对同伴或他人的同理心
在向团队或组织介绍设计思维时,遭遇阻力和挫败感是很常见的。然而,通常情况下,这种挫败感与行为本身关系不大。相反,它通常与假设、感知或过去的经验联系在一起。如果想讨论或鼓励设计思维,在实施改变之前,要去了解同行的观点看法,及其与当前的关联。
3) 增加被接受的可能性
意识到不同观点(甚至只是不同的术语)的存在,将有助于您掌控情绪和现有心态,从而增加被接受的可能性。首先要创建一个设计思维的共享定义:它是什么,以及它不是什么。这个定义不一定需要遵循行业规范。在您的组织环境中,您希望设计思维贡献什么?对它的定义越有形越好。这样先建立起一个共享的认知印象,然后在言语理解上保持一致,最终才有可能就理想的结果达成一致。
• 研究小结 •
虽然设计思维可能没有一个明确的、被广泛使用的定义,但人们在如何概念化设计思维方面却有着意想不到的统一。62%的研究参与者将特征相关词语与设计思维联系在一起,不仅如此,他们还倾向于使用相同的词语。
(设计思维的定义)“过程”一词本身的模糊性很高,这说明大多数人对设计思维有所了解,但可能都无法准确地表达或阐述。本次关于设计思维的初步研究,有以下四个明确的方向:
1) 虽然对设计思维的梗概趋于相同,但他们并不一定能够准确把握这个概念。这种趋同也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这一观点——概念认知上的统一并不意味着对其影响、效果或有用性方面达成一致。
2) 由于缺乏全球共识,您的团队必须保持一致。创建一个适用于工作的设计思维定义,但不要止步于此——该定义中的特定单词是什么意思?
3) 因此,衡量设计思维的效果,取决于定义本身。即在被测量的特定环境中,什么是设计思维,什么不是设计思维。
4) 为了更好地理解设计思维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有效的采用方法及最佳实践,未来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