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川:探秘一场代码辅助创作之旅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北京/教育工作者/6年前/12513浏览
刘川:探秘一场代码辅助创作之旅Homepage recommendation

访2018站酷奖字体类评审特别奖得主 刘川

站酷奖是由中国人气设计师社区站酷网主办的综合性设计奖项,“2018站酷奖”共收到来自全球的参赛作品数千份,经过2轮严谨的评审,最终191件作品入围,涉及16个类别,其中16樽站酷奖金奖和15樽评审特别奖也于2018 站酷奖之夜当晚揭晓。

“2018站酷奖”获得业界广泛认可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大家更多的关注获奖者们不为人知的创作之路,站酷网特邀“2018站酷奖”评审特别奖得主们讲述获奖作品幕后的故事,毕竟你看得到他们台前的光鲜,却很少探得到他们幕后的付出,跟随小编一起来倾听他们的肺腑之言吧。



“2018站酷奖”字体类评审特别奖《一场字符探索之旅》

汉字作为我们所熟知的事物,无论在生活中,亦或是工作上,都离不开它。在这次视觉试验中,把某些汉字拆分成若干个偏旁部首,再重新随机整合,试看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在今天,字库开发周期依然比较长,汉字数量多依然是字体发展的瓶颈问题,作者运用“部件”、“位置”等观念,用程序生成5000 个汉字,尽管没有人认识这5000 个汉字中的任何一个,但也依然非常了不起。



嘉宾简介

刘川 现工作于深圳

毕业于 汕头大学 理学院 物理系

职业:平面设计师 程序员

所属团队:FOLO Studio (站酷名:FOLO)



探秘一场代码辅助创作之旅

——访2018站酷奖字体类评审特别奖得主 刘川

 

 

站酷网:此次获得2018站酷奖字体类评审特别奖的作品《一场意义不明的字符探索之旅》是个怎样的项目?这场字符探索之旅的初衷是什么?

 

刘川:这是一个自发的项目。今年有一段时间我们团队的项目不饱和,于是我们有了些时间做一些研究。《一场意义不明的字符探索之旅》就是我的一项研究成果,我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代码辅助图形设计。做这件事的初衷是我相信新的技术或工具是会影响设计方式的。就好比Photoshop诞生前,我们能见到的平面设计物料风格大多数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复古风”,而Photoshop诞生后,设计师有了更多元的表现手法,涌现出很多很精彩的特效合成作品;而近几年流行的C4D,便促使更多原本是归属于平面的素材,比方字体也可以营造出空间的概念。对于设计的未来发展,我相信有一席之地是属于用代码辅助创作的设计的。本次的获奖作品是我的这种想法的一个开端,也希望能给其他设计师带来一丝启发。






站酷网:为何将此次试验设计的目标设定为5000个字符?共有几人参与这个项目?耗时多久?为我们简述一下5000个字符的生成过程吧。

 

刘川:在此之前,我先是做了一版黑体,但是出来的结果有很多毛病。有了一定基础和经验后,我又尝试做了一版宋体,耗时一周,部件的设计和代码的编写都是我独自完成的(ps:采用了思源宋体的笔画特征)。而后,我开始尝试做了这5000个字符;5000这个数不是我定的,而是排列组合得到的数目。我设定了8种结构,每种结构分成4个部分,每个部分有5种不同的部件,这样一共能组合出8*5*5*5*5=5000种情况,详情见下图。

 

 


 

站酷网:你认为这次试验设计的最大价值是什么?这段“字符探索之旅”留给你的最大感触/收获是什么?

 

刘川:最大的价值,就是看到了编程和图形设计结合的可能性。最大的收获,是通过站酷奖让我接触到了很多的优秀设计师,参加颁奖典礼待在北京的几天里,和很多位获奖的设计师交流,真的是获益良多,我发现即便是不借助新的技术手段,传统的设计也是有各种可能性,有待我们发掘的。

 

 

站酷网:《一场意义不明的字符探索之旅》在站酷发帖后,收获了近6万人气,大家的留言反馈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几条?对留言区的观后感是什么?

 

刘川:印象比较深的是关于西夏文和徐冰的某些评论。有评论说佩服我的毅力,说实在的,这是个取巧的作品,我辜负了这些评论,在这里道个歉。另外,我的5000字给人的印象,确实和徐冰老师的《天书》有些雷同,但是徐冰老师是用匠人的方式一个字一个字刻出来的,而我用的是有些取巧的方法,用少量部件排列组合出的5000个字,造诣上是难以望《天书》项背的。

 

 

站酷网:FOLO.Studio有着怎样的团队属性?你预测它未来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刘川:首先用一张海报介绍下我们团队。



我们的团队正式成立不到两年时间,期间做过各种尝试。早期有涉猎常规的平面、空间设计,后来有跟洪亚妮、沈宝宏等前辈合作的项目,有一定技术门槛的交互项目也做过。根据以往的项目看,似乎还没有明确的属性划分。但是我想会往“代码辅助设计”或者“互动”这个方向做更多的尝试吧。

 


站酷网:在你看来,小而精的创意团队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

 

刘川:我觉得像FOLO.Studio这样的创意团队要有自己的独特性以及高效的执行。关于高效的执行,相信大家都心照不宣了,我更想讲讲我们团队的独特性。“代码辅助设计”算是我们团队最大的独特性吧,然而“设计”是个很大的话题,我取“图形设计”这个方向来深入吧。


 

图形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这里仅用点来演示。首先来看一个很简单的规则:等距的点阵

 

 

然后再在“等距”这个基础上,加一个条件:让每个点稍微偏离原来的位置。

 


从这两张图可以发现,改动偏移幅度,就能得到很不一样的效果了。接下来再尝试其他规则:

 


 

这样已经有空间感了。最后再尝试更复杂的规则,营造一种类似海浪或者褶皱的效果


 

 建立规则,是“代码辅助图形设计”很核心的一个思想。下面展示一下在我们工作室实拍的视觉实验。

 


 

站酷网:FOLO.Studio曾对《圣经》全文近300万个字母进行数据分析、制图对比研究,试图从中发现某些利于品牌设计的潜在价值,这项研究的起因是什么?研究成果是什么?研究成果是否在项目中实践过,成效如何?

 

刘川:这项研究的起因是源自这样一个案例:某超市对其销售数据分析后发现一个规律:尿布和啤酒经常被同时卖出,调查后发现,原来是该地区一般是妈妈在家带孩子,爸爸去超市买日用品,顺便带些啤酒。根据这个结果,该超市做了以下改动:缩短了尿布货架和啤酒货架的距离,并在两货架之间陈列了男士用品。调整后,男士用品的销量有明显的增长。这个案例让我深受启发,原来还可以用这么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改善用户体验和营销方式,而且是一种非常有针对性而且很环保(几乎不增加物料成本)的方式。

 

于是我们也想通过分析数据,来发现某些现象和问题,再出一份改进方案。原本拟的课题是关于共享单车的,但是感觉这个课题难度太大,用商业项目之余的时间执行的话会比较难推进,于是改成研究文本数据,一来有现成的素材,二来不用外出,在电脑前就能执行。

 

这个项目最直观的结果就是,26个字母的使用率相当不均衡。还可以发现,e是最受欢迎的字母,而首字母则是t的受欢迎程度最高,等等。成果唯一的用途,是我提供了一个建议给我的朋友;他想给一个品牌命名,需要的是大众能够欣赏的来的独特。所以我建议他,尝试用字面e开头,因为e的出现率最高,但是作为首字母的情况又很低。

 

严格来说,要得到一份实用的数据,应该按年份、按领域对文本素材进行分类。比方说,想起一个品牌名,要有七八十年代、北美中产阶级调调的感觉,那就从1970~1989年的美国中高端品牌名或相关读物中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无论是不是真的有助于决策,这都会是很有价值的尝试。

 

 

站酷网:FOLO.Studio做过不少侧重交互设计的项目,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个吧。在你看来,好的交互体验应该是怎样的?

 

刘川:在《场景二维码》这个项目中,我们对“二维码”这个元素赋予了不同的角色属性,融入在某个场景或故事中,丰富了扫码的体验。通过这些项目,我们总结出:好的交互体验,大概是“不偏离用户预期,但领先于用户预期”的吧。


 

站酷网:除了《一场意义不明的字符探索之旅》,近期有没有其它令你满意的作品想与大家分享?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件作品的亮点吧。

 

刘川:这里想说说《松语》,这是我们团队和洪亚妮老师合作的一件作品,获得了2018站酷奖工业产品设计类优秀奖。这是一个运用了增强现实(AR)技术的作品,我们所用的技术载体不是手机,而是投影仪。枯木枝是实物,花叶是影像,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可以伴随四季变换的装置作品,为所在的空间营造出一种动态的东方韵味。

 

虽然呈现的是松,但这个“松”更像是气韵风骨的一种阐释,其实每个季节的叶子都是不同的,秋用的是银杏,冬用的是松针;春夏还在完善当中,暂定春是梨花、夏是菩提。不同的物种嫁接在松枝上,听上去好像会违和,但是呈现出的效果却是让人惊喜的。

 

 

站酷网:站酷一直致力于“让设计更有价值”,在你看来,让设计更有价值的方式有哪些?

 

刘川:一是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或者说让信息以更愉悦的方式被接收;二是探索更多元的美学形式和体验方式。前者让生活更轻松,后者让生活更美好。

 

 

站酷网:据你观察,平面设计行业现状如何?设计师该如何应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刘川:首先我的阅历并不丰厚,所以我的见地可能不太准确。据我了解,很多平面设计作品,同质化的现象有些严重,相当一部分设计师学的是招,而不是方法论。关于互联网的挑战,说真的,我觉得我不具备足够的洞察力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能做的只有在随时保持警惕的同时,不断的升值自己,尽可能的不被同质化吧。

 

 

站酷网:身边的设计师最近热议的话题是什么?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刘川:貌似是“如何不被人工智能夺走饭碗”这个话题吧。据我所知,目前人工智能所做的工作,基本上是处于layout层面的,策略层面的工作还是需要人来完成。

 

 

站酷网:2019年度站酷奖已经在筹备中,为不断优化“站酷奖”的用户体验,你最想对站酷奖组委会说点什么?想对跃跃欲试的设计师们说些什么?

 

刘川:首先要感谢站酷奖组委会的认可,也感谢各位工作人员贴心的服务。也希望站酷奖能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就像平时不怎么运动的人也会关注奥运会那样,希望将来设计行业之外的人也能关注设计。

同时我想对设计师们说,如果一个作品在完成的时候很满意,过了一段时间还是很满意的话,那就果断参加2019站酷奖吧!






没看够?点击“站酷奖历届获奖作品” 继续给你好看!

站酷奖历届作品:http://awards.zcool.com.cn/previous/2018/index.do



专访主持:许馨文、姜小狼

设计:海边的卡夫卡



213
Report
|
88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Segway E3 Pro|Own Your City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