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如何制作一把#权力游戏#龙晶石刃
运用古印第安人制作的手法,将石料反复敲击,还原上万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的使用工具。堪称印第安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银龙
青年独立品牌设计师,石器匠人 现居北京 设计-旅行-手作
手艺本是人类生存的技能,由于百多年来工业化的普及,共性代替了个性,致使许多手艺丢失,十分可惜。能坚持一份手艺,坚持自己的信念,非生存所迫,而是理念支撑。手艺多属小技,朴素真实。正是这种小技,才让后人知道古代社会的丰富,知道手艺也是一种文化。
——马未都
龙晶(黑曜石)(Dragonglass)即是火山玻璃,学名黑曜石,这种物质是在地心深处,用诸神之火锻造而成。
森林之子使用龙晶制作武器,包括匕首和箭头,因为他们不懂冶炼金属。龙晶武器是异鬼为数不多的克星之一。被黑曜石刀刃割伤的异鬼会当场死亡。守夜人记录中,英雄纪元,森林之子每年赠送给守夜人一百把黑曜石匕首。






龙晶已经做备好…异鬼呐?!
权迷们眼睛都亮了吧,让我们看看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吧
龙晶——印第安鹿角石刃——最原始的武器
1原始的材质,原始的魅力——现代匠人运用古印第安人制作工具的手法,将彩色曜石、黑曜石、燧石等原料,反复敲击、研磨、捆扎,配以鹿角、牛骨、硬木等材料的手柄,制作成具有杀伤力的武器,还原了上万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渔猎的使用工具。













北京国际名刀秀冷兵器展现场照
这是当时在国家级印第安人博物馆中,近距离的去了解和学习了古印第安人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古印第安人世代沿袭的民族手工艺映射出他们文化的悠久历史传承。 在印第安人聚居地,他们手工制作的陶瓮、泥塑、首饰、布艺等传统手工艺品,也弥漫着一种古老淳朴的文化气息……

















远古印第安人制作的石刃和印第安锤头、充满质朴与古人的智慧
石刃上最原始的刀,由火山岩石、黑曜石、天热石材,通过相互敲击,纯手工制作成。制作工艺也是师徒相承接,堪称印第安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活在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沿习着古老的生活传统,并世代传承着手工制作的技艺。
天然的鹿角与石料仿佛成为了最佳创作素材,经过手工艺人们巧妙搭配,
加之超然的手艺,重新焕发出了原始野性的魅力。如今在美国与芬兰,为心
爱的人制作之件印第安鹿角工艺品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



在这近几年多的时间里,探访了许多民间的手工艺高手,并到印第安博物馆实地学习研究 ,一直保持着对原始魅力的追逐,也梦想能制作出一把属于自己的印第安鹿角石刃,在经历了各种尝试、失败、调整、再尝试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了一些小小的成果,现在就想把这探索的过程与站酷朋友们分享。



如何制作一把纯正经典的美式印第安鹿角石刃——龙晶
需要如下几个步骤及准备料材:
1、特制工具 1、制作石刃
2、牛板筋绳 2、制作手柄
3、白尾鹿角 3、完美搭配
4、燧石、黑曜石 4、固定接口
5、鱼票胶水 5、配饰选搭
工具准备:
1、圆石块石头大小——用于击碎整块、得到原石刀片
2、一根手柄原柱型小铁棒——用于刀片粗狂修形
3、手锥——用于刀刃肌理细化
图中这个工具非常重要,需要自己制作,钢钉加手柄。上下咔吱(指动作)石刃肌理的,石刃
漂亮与否全靠这个特制工具与手法,多加反复练习,左手可垫厚皮子以免手受伤。
今天着重介绍印第安鹿角石刃料材,有机会录制视频分解步骤与大家分享。


主料材一:
鹿角分分砍角和退角两种。
砍角:国内一般为人工饲养的均为梅花鹿,野生的很少了
退角:又称“解角”、“掉角”或“脱角”,
每年3~4月间雄鹿换角
期自然脱落,退角也就有这时采收,密度高适宜做刀柄。
此处着重说明拒绝购买猎杀的角、鹿角需购买自然脱落的退角!
可选择-白尾鹿 (White-tailed deer)
马鹿 (red deer)
白尾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鹿之一,从加拿大东部森林,到美国东部森林、佛罗里达半岛、墨西哥、中美洲国家,到秘鲁北部。
马鹿-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体长为160—250厘米,尾长12—15厘米,肩高约150厘米,体重一般为150—250千克,由于产地不同,马鹿的形态也有一些差异,在全世界共分化为23个亚种,其中生活于北美洲的北美亚种又叫北美马鹿,体形最大。


主料材二:
石刃头也分为两种制作方法
古法与机器切割
1、原始的做法是用整块石料敲打、石头抨击,挑选出合适的石片在加工。
2、机器将选好的石材切割好5公分厚10公分长左右,在进行打磨加工。
初尝试方法一由于熟练度技巧不足,上百斤的石料也难出几块大石片,缺点出品率低。
初学可以尝试第一种制作方法,优点在于享受整个敲打过程,敲打出来的石片形态各异,
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







牛筋线:
1、好的牛筋线非常牢固切有韧性,也需要自己加工制作。
2、市场购买牛板筋越长越好,60~100公分以上最佳。
3、小火开水煮60分钟,软化后在桌子上拉平放干。
4、用绳子捆绑一端在户外风干,1~2个月完全风干后。
5、用力在地上摔打使其细纤维撕裂开为止,也可用锤子砸开为发丝状。
6、捆绑牛筋绳也是最后的步骤,可用30度的水温浸泡在捆绑,干后更为结实。



鱼鳔胶:
天然的动物胶最为牢固。多讲一下,如有不慎刀头损坏需要更换新的刀头,
将粘合处进行加热就可软化,将破损刀头取出来,这点是现代化学胶水不可取代的。
现如今高档的乐器如钢琴与老家具都在保持着传统粘合方式。
所以刀柄与刀头建议用鱼鳔胶+牛筋绳双重加固又有原始质感。
1,大黄鱼鳔、泡发。将选好的鱼鳔放在清水里泡,待发软后,用剪子剪成尽
可能小的小块,继续泡24小时。
2,锅蒸。待等鳔体变成烂软,通体发白时,从水里捞出,攒干水份放在盘子里,
放到高压锅(或一般蒸笼)里蒸,约三、四十分钟,取一块用牙咬,感觉糯软、
粘牙即可。
3、砸胶。将胶取出,立即放入蒜臼中长时间地捣,捣的时间越长鳔越碎越好,
这样出胶率高。如果胶较干,可添加适量的开水,继续捣。这是一件十分累人的活,
需要消耗大量体力,过去有“好汉打不出二两鳔”的说法,可见其劳累程度。
4、熬制。将打好的胶取出,放在纱布上,包好。用铁锅烧开水,用铁碗放在锅中
放适量的开水,将纱布放在铁碗中,一边泡一边挤压,可反复进行,直至胶液全部
渗透到碗中。剩下的鳔渣可晾干下次再用。
5、晾晒。将碗中的胶液倒入大而平的器具中,胶液会在器具底部凝结成较薄的冻
状物,过一段时间揭开,撕成小块,放在通风处晾晒,直至水分全部挥发,胶体干
而硬,即可放在密闭的器具中储存,以备使用。至此,整个制胶过程完成。




装饰:
彩绘、羽毛、皮料、雕刻、财币扣都是传统的装饰物品,可为石刃增添浓烈的部落特征。


原始的美一样也可以很有艺术感和设计感
简单的材料
但总是会小心仔细的完成
每一项手工制作。
因为这是手艺活儿,
也是一门艺术!









以后会更新更多的作品!谢谢大家的支持,
喜欢的同学欢迎交流
让我们一起回归原始吧!
石器匠人:银龙
vx:shiqiu88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