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专栏 vol.7】谈内部沟通CMF的技巧与提案秘诀
如果每次提案都要过五关斩六将,那本篇可以作为你下次提案沟通时的参考。
上篇提到《【Henry专栏 vol.6】谈CMF的对外营销》,主要是对企业外部的沟通,而这篇则要谈的是企业内部的沟通,这部份随着企业文化与决策方式的差异会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贵司的CMF决策是设计师说了算,完全没有其他人敢反对的话,恭喜你,建议可以直接跳过本篇,反之,如果每次提案都要过五关斩六将,那本篇可以作为你下次提案沟通时的参考。
说到沟通,最基本的是要说的让人听的懂,再来则是要说到听众有兴趣的点上,沟通CMF时,由于CMF的范围很广,工法上也可能很深,同时在企业中涉及的单位也多,要让大家懂还要有兴趣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如果这还是个CMF提案,还得说服听众这个效果就是他们想要的,那就更困难了,本篇是从过往经验将CMF在企业内的沟通技巧与提案秘诀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最重要的技巧简单的说只有两项,一是中心思想坚定不变,二是沟通内容因人而异,也就是常听到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两点看起来有些冲突,该怎么说呢?前面的文章提过,CMF提案是要以品牌为核心,趋势为动能,有策略的提出最佳的提案,这就是中心思想,让设计有所本,而且这个"本"不光是设计的核心,也是整个企业的核心,如此一来,根本稳固了,再谈设计,当听众接受了这个中心思想,也就对评估设计提案的尺度有了和我们相同的共识,自然容易成功。
而沟通内容因人而异指的是沟通技巧要随听众调整,每个角色立场不同,在意的点自然也不同,这当然需要事前准备,而不是临时胡诌的。首先我们要清楚在沟通的当下,对方感兴趣的是哪些部份,试想,负责量产的工程人员,对新效果最感兴趣的应该是良率与可行性,而不会是背后的感性故事,而如果是营销人员,则完全相反,如果都以同一套讲稿来沟通,肯定效率不彰,也因此在沟通前需要推演各个单位在意的点,并做好充足的准备,在面对不同听众时才能从容以对,以下是大致归纳出来应准备的项目,大家也能就各自的企业状况加以调整。
CMF设计军团有成立汽车、手机、家电等产业领域的CMF(色彩、材料、工艺)交流群,有想加群的朋友可以加群主微信13714972649
理性要求-品牌定位:
对企业来说,所有设计最根本的就是品牌定位,在理解品牌定位以及所要传递的讯息之后,才能衍生出设计方向以及其下的策略与设计。品牌定位不会轻易改变,但设计却不能一成不变,尤其是CMF又更是要随趋势调整,因此每年的CMF策略总会从趋势分析及品牌与趋势的关联着手。这部份通常是较高层的设计与营销主管较为在意的。
理性要求-产品目标:
即使是同一个品牌,不同产品也有着不同的重点及目标,旗舰产品追求市场话题性,如果在这种产品上一味的追求成本导致效果打了折扣就是本末倒置,而主流产品的目标是追求销量及获利,成本与良率都必须锱铢必较,如果在这种产品上,为了某个细微的设计效果影响良率,也同样不符合企业利益,在确立了产品的目标消费族群之后,才能针对他们的喜好提出适合的设计,而CMF提案时也先重申产品目标,再提出CMF效果是如何符合产品目标,让听众以产品及其目标用户为一致的立场,就可以避免个人偏好与本位主义,这部份通常是产品设计师,产品经理与营销及销售人员较在意的。
感性要求:
色彩与材质表面处理的设计,其实大部份时候要求的都是感性层面,一个红色的色板和一个取名为玫瑰红的红色色板,以及一个搭配美丽玫瑰花瓣图片的玫瑰红色板,哪个较能勾起感性的认知呢?同时由于在产品上的CMF通常不会只是颜色,表面处理与触感等等的效果也是整体的一部份,善用影像引导听众对提案的想象,能够产生正向联想,也较能一次沟通一个CMF综合效果,将有助将讨论导引至较高层次的调性,而不是亮一点暗一点的工程细节。这部份是是产品设计师营销人员会相当在意的部份。

暗红色 v.s. 玫瑰色 v.s. 清晨带露水的玫瑰,哪个听起来比较吸引人呢?
工程验证:
从CMF专业立场,新材料或新的表面处理提案必须是事先就验证过可被量产的,即使尚未有量产经验,至少也需要将量产条件让决策者知道,例如良率,最小批量,供货商地点与产能等等的信息,都与能否采用与日后能否顺利生产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点是许多设计师会忽略的,而这部份则会是产品经理与工程人员会在意,甚至左右能否被采用的关键。

预先对新效果做相关测试,以确保能符合企业的要求
除了不变与应变的沟通之外,下面则是两个提案技巧。
具体呈现:
谈到设计,产品设计可以用草绘就能传达出造型的精神,用计算机渲染就已经能沟通绝大部份的细节,然而CMF设计是一项需要相当精准的设计领域,数字呈现或印刷品都无法准确呈现出CMF设计。有经验的设计师都知道,色彩在屏幕上与实际色板上的差距很大,同一个色彩,在不同的计算机屏幕上看起来都不同,如果是金属的表面处理,喷砂或拉丝的参数设定不一样,呈现出的细节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同样的,涂料中的颗粒大小与密度所创造出的光线反射也都各有差异,而即使是实际色板,和在产品上看起来的感觉也可能随着面积大小与面的曲度不同而有所差距,虽然对CMF设计师来说是可以想象实际情况的,但在非设计本科的人的脑中想象画面很可能跟提案者完全不同,或同样的一个效果在每个人的脑中浮现出的都不一样,自然无法有效沟通了,为了避免落差,在跟不同单位沟通时都准备好同一套完整精确的样品,确保每个人看到的都是相同的效果,以产品的实际状况具体且完整的呈现设计。

色彩在小块色板上,由于面积与曲面条件与产品不同,所产生的光影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异,以此沟通有可能会造成理解上的误差

将CMF效果呈现在符合目标产品条件的工件上,搭配原本就有的商标,更贴近实际产品效果
提供选择题而不是是非题-增加提案广度:
在提案时先依照目标提出适合的组合,提案时的广度要足够,除了完全符合目标的提案外,也要提出一些更为保守或较为前卫的设计,让决策者在我们所提供的选项中讨论与选择,即便最终的结果是提案A的色彩加上提案B的搭配,至少也有了具体的修改方向,下一次讨论时就能有结论,而不是只有一个提案,一旦决策人员不满意,很容易就被全盘否定,更糟的是被否定之后还不知道原因,增加下一次提案被否定的机率而落入不停提案的轮回,之后的加班就很难避免啦。
以上分享一些企业内部的CMF内部沟通与提案技巧,由于是内部沟通,自然会随着各企业文化与组织而不同,希望大家在将来提案时都能更加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