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少康精彩问答(汇总) - 靳刘高设计站酷ZCOOL专区

深圳/平面设计师/7年前/3985浏览
高少康精彩问答(汇总) - 靳刘高设计站酷ZCOOL专区

12月18日 问答更新

【12月18日 问答更新】


困困两点半:做设计做了几年,感觉每次做设计前都要上网找素材,严重依赖素材,没有素材就做不了设计,请问怎样才能解决这样的困惑?


高少康:

我觉得这种问题的出现很多时候可能因为设计单下得很急,要很快交货,就为了赶时间拼素材,很多时候设计师都有这样一些习惯。

改变这样的习惯,我自己的建议,我跟团队经常这样说,先要把事情列出来,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怎么一个具体的问题?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目标与目的是什么?还有要把差异的概念都描述出来,在心里面有一个方向的时候才开始去找参考的素材,而不是在网上碰运气去拉一些视觉的可能性。

很多时候因为直接的看视觉大家感觉比较方便,就忽略了创意组成的部分。因为如果没有一个创意的沉淀,最后出来的东西只会跟人家很雷同,因为用人家素材拼出来的东西肯定就是像人家的,而不会比人家做得更好,这种创意只能说满足了这个设计单本身,而不能称为一个能够打动人的作品,所以更多的还是在找素材之前先要想清楚到底要做什么,这个创意品是什么,才开始上网去找。

不是说素材没用,包括我,我自己,我团队也会用一些,但是更多的是去找一些相对应的一些参考图,而不是直接去挪用素材,通过素材来去碰运气。



大怪1998:如果一个公司每次的需求都是由设计来想,需求不确定就让做,这样的公司有必要待下去吗?对设计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吗?


高少康:

这个听上去不像问题,更像是抱怨多一些。这种情况可能能是沟通出现了问题,恐怕这个朋友应该是对自己所在的设计公司,或可能是在甲方工作,当设计没有得到一些很明确的需求之后,就开始启动设计了,设计就变成了一个探索问题的过程, 很多客户就让设计先做着,看着设计来找感觉,这无疑是很浪费时间的。当我们很认真对待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把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化,这样动手去做的话,大家就会更有目标了。

因为不清楚这位提问的朋友在什么样公司或者具体情况,是否在一个夹缝的公司,整个沟通的流程如何,我的建议是,首先看在自己的设计岗位上,有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去改变的,让设计沟通的流程可以更加明确化,从自身方面能不能做出努力去改善?如果不能的话,就要去审视公司是否真的在整个流程上出现问题了,如果都没有的话,就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公司在管理方面沟通的环节里无法去改变的现实了。我也遇到过一些甲方,会有比较严重的这方面的问题,这个是一种公司的文化慢慢导致的,所以这个要从很多方面去看待。但我认同,如果做设计没有明确的目标,肯定会导致很多时间与资源上的浪费。



午夜黑眼圈:高老师您能不能具体说说设计师的策划能力和高超的技法包括什么?


高少康:

如果设计师都能具备这样策划能力的话,当然我觉得会更有便于设计师去做好他的设计了。

高超的技法这个我不是太了解了,指的是PS的技法?还是AI的技法?我觉得通常每一个设计师都会有他一两个比较标志性的风格,但是这个有时候也不一定是技法本身,它更多的是它多年沉淀下来的一种处理的手法。比如我自己我也不知道哪些技法是真正觉得是好的,所以这个我也不是太懂得回答,只是说设计师去学习不同表达方法的能力,就是提炼出自己的一个独特性与辨识度,这是其中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但是什么技法是必须要具备的,我觉得没有笼统的说法,更多的应该是去寻找一些独特的表达方式,让自己的能力可以更具有这种辨识度,我觉得这个才是应该要努力的。



cai19871024:女性设计的职业生涯是多久?已经结婚生子的女性还适合做设计吗?感觉压力好大,貌似不能全身心投入到设计中,精力也是大不如从前,感觉心累。


高少康:

这个听上去也是像个抱怨多一些,但是我觉得做设计这样一个职业,对已婚的女性的话,生了孩子的女性会比较吃力,因为这个是比较有这种加班或者长时间工作的问题,对有家庭压力的女性,时间方面恐怕没有这么自由了。

但是这个是不是妨碍女性设计师了,我倒觉得不一定。我身边也有很多很出色的已婚的或者生了孩子的女设计师,我从她们身上观察到的应该是她们都会有比较好的时间管理的观念,以及时间管理的能力,当然这个可能也会受限于到底你是创业的女设计师还是在设计公司上班的。包括我以前的搭档,她也是很棒的女性设计师,她也生了孩子,她工作上面的处理都非常的准确,而且有序的,没有特别耽误工作,也是能准时下班。

所以我觉得还是基于关系与能力的问题,我倒不觉得是说生了孩子就不能做设计,这个还是要看自己的热情与这种专业的管理能力能不能有效发挥到一个程度吧。



sunny_98:如何才能到达你这种等级?


高少康:

首先我也不知道我是一个怎么样的等级,可能是我现在比较活跃,所以才会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去用这样的方式交流,我不知道这个有没有反映到一个什么等级。

如果笼统来总结的话,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努力一点吧,在工作上面尽量累计经验,总结经验,有合适的机会也会迎难而上。比如说接受这样的访问或者最近参与很多跨界的创作,其实都是遇到好的机会,自己去努力面对,从而来提升自己,必须有这样一个态度才能达到过关,我也不知道可以怎么去说,当然这个也要依靠很多人的机遇,人际上面的机遇,以及工作的平台。

整体来说,我也觉得平台对一个人的提升很重要,有的时候你有很好的能力,但是你必须有一些比较好的平台去让自己的能力得以彰显,以至于通过好的平台,你的提升会更快,很多事情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单独一个人的能力就可以成就的。所以我还是有这样的一个平台论,大家可以理解一下。



大肆兄:你好!我是一名做电商设计的,总感觉自己脱离了参考就什么都不会了 ,我应该怎么走才能摆脱这样的困境?望康老师指点。


高少康:

这个问题跟前面一位朋友的问题差不多,也是关于没的参考什么都不会了,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好的关键的思维,好像说我不抽烟,好像什么都不会做了,就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其实这个是自己的行为习惯,对自己的一种局限,重点还是有没有先思考,先想创意的目标,再找方法的一个问题了。

所以怎么走出这样的困境,有的时候是时间太紧了,或者是这件事情来临之前,怎么看待做创意的方法,我觉得这个也很重要,平常觉得单来了立马去找参考,之前有没有更多去吸收不同创意的来源,以及先思考再动手,我觉得这些都是必须我们做创意的时候注意的。



厦门有为设计:少康老师,您好,如何去提高团队整体的设计能力?怎么去带设计团队?


高少康:

这个问题挺好,之前没有人问过。我觉得带设计团队,首先要看团队有多大,站在一个怎么样的位置,设计总监下面有设计师的话,肯定是做一个主创的角色。

我自己的经验是以自身作则,有一个很好的领导能力,给出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同时也了解到团队下面不同人的能力与创造空间,给到他们去发挥,如果出现了问题,也要站出来去解决。

因为我自己的理念是首先需要一个互补的状态,也是协助领导去完成项目。所以,提升他们的能力,同时也是更好的完成工作。如果你这样发展的话,管理的团队会更大,可能要管理几个组,这样的话,道理也是一样,需要有小组的负责人带领好每个组,合理的分配设计业务与好的创意目标。同时要想更多的团建机会,创造一个更好的设计气氛。比如说带领团队去参加一些设计相关的展览,找一些设计,进行分享和讨论,分享到合作伙伴,这是我的一些经验之谈,没有很系统的管理逻辑,没有什么条条框框,这是一个需要设计热情的行业,创造一种氛围,让做设计的人有发挥的空间,可以上升学习的空间,这个是很重要的。

如果在某个方面的专业能力不是很强,也可以给到更多的机会于下面的同事,引进外部的专业力量带动一个团队,把事情做得更好,互相去学习,这也是有效的做法。



Lvyinglu:高老师如何看待服务设计,平面设计师转型做这个前景如何?望回答。感谢!


高少康:

首先我不太理解这里写的服务设计指的是哪些方面?在我的理解,设计也是一个服务型的工种。服务设计可能指的是一些按体验设计吗?还是说一些客户在服务的时候,相应的一些服务顾问的流程设计,这个写的不是很清楚,我没有办法相应的回应。

总的来说体验设计也好,我这里理解的是酒店服务之类的设计,其实需要一些战略、策划和逻辑系统的建立工作,其实都有它的一些共同性。但是平面设计,更多的是着重于视觉呈现与包装。所以,大家专业落到的重点不一样,平面设计师传统意义来讲,更注重视觉的传达,视觉的呈现。更多不是从视觉维度出发,更多是从创意、体验的维度去出发。平面设计专业训练人对美感的掌握,但美感不是所有事情的核心,更多的真正创意是要从美感转化到为什么需要这样一种视觉的创意去呈现。

所以,现在的社会更多需要的不光只是美感的包装,而是需要通过创意去解决问题,通过创意去创造一些体验或者是一些服务。所以从这个维度下面来讲,就要看自己的能力是不是相适应。



KameremaK:請問,無美術基本能否做設計?能的話應該如何起手?


高少康:

我的感觉是没有美术的基础,或者是对美术都不理解,或者没有美感的话,最好不要做设计,这个大家都会很痛苦。起码你要对美很有感觉,然后对美是有一定的判断,想学习,才能开始去接触设计这个行业。要不然连美都不认识的话,是很难把设计做好的。



【10月26日 问答更新】


琴瑟再御:好的设计往往需要更多历史文化的支撑,再加以理论基础和美学的修饰,最后还要经历社会的历练,最终才能完美展现。我现在困惑在第一阶段,国内文化土俗化加重,国外文化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不好去了解。我们该怎样才能让设计更具有生命力。更具有前瞻性?


高少康:

首先不能怪文化本身啊,现实世界没有文化技能包快速加装备插件就完事的,提升自我感受能力是必须的。所谓格物致知,通过接受事物、动手、观摩,而获得知识与感悟的知识是很重要的。没有捷径可以轻松就可以成就一件事,有听过一千小时理论吧。



琥珀蓝仔:您好,高老师,请问品牌文化对一个品牌产品影响力多大?什么样的的品牌文化更具有持久性?谢谢~


高少康:

品牌文化不是一个容易量化的词,不是产品的热量摄取量可以清晰以数据表达。但品牌文化就像一个人的内在个性与思维一样,产品则是一个人的外在行为,有着潜在郤必然的关系。我认为越真实真诚的品牌精神越是持久,像我们选择好朋友一样。我从来不建议品牌方去过于装一个不忠于她个性的行为,因为不真实的东西不持久。



咬到舌头:做的设计不论是自己还是其他的设计师都觉得算得上高质量的作品,但是需求方却提出各种奇葩的问题,最后面目全非。但需求方觉得是一个很棒的作品,这种事情一般怎么解决。有一定的沟通和引导,但最终还是要按需求方的来。


高少康:

我亦遇过很多主观性强的业主方,但我看过更多主观性超强的设计师。好的作品,到底是主观意识容易出来,还是客观意识容易出来永远是个谜。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双方目标一致,又能互相信任时,是比较容易能出作品。所以好的设计师,是能更好的处理着这种“关系”。



常青松丶:您好,高老师,请问您对于现今平面设计师今后的发展以及所需具备的技能有什么看法吗?


高少康:

必须要具备策划能力或者高级的应用技能。一般的平面设计,未来可能AI软件基本都能完成了。



HUANGMIN:做设计师是不是没有合不合适,只有勤奋不勤奋,或者跟喜爱程度有关?


高少康:

我认为天份占6成,热诚与勤奋4成吧。



mq044965:高老师你好,如何将品牌思维体现并且很好地运用在用户体验设计中呢?


高少康:

问题太空泛,但可以理解为如何把你自己的个性想法体现运用在与朋友的互动相处之中。



妖孽爱唐僧:设计师在本方领导与甲方的意见中应该怎样做取舍?


高少康:

让领导与甲方去沟通一下?哈哈



后浪:少康老师您好,您觉得平面设计师(倾向品牌方面)如果不想做设计执行,做工作转型规划上在你看来可以有几个方向(创意型相关范畴内)?我相信我的问题,是我遇到大多设计师关心的问题,希望老师您能不厌其烦,授业解惑不胜感激,感恩!


高少康:

从我的从业经验来说,可以转往策略、客服或是项目管理等范畴。因为好的创意团队,必须能够:1、理解客户的需求与问题 2、有系统与方法剖析问题并指引创意方向 3、有效引导设计师理解创意方向、管理时间与出品质量 4、引发潜在商机,创造更多合作空间。这些都是设计执行以外的重要事情呢!而且老板都很需要的素质与能力!



Krystallo:怎么样才能加强让自己的想法落地的能力呢?


高少康:

首先是加强执行的落地能力。



y619811924:有时候想做好一个设计作品,把它当成艺术来雕刻,但是在工作上在商业上并不能为所欲为,久而久之对设计的热情也没那么高。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高少康:

设计是解决别人的问题,艺术是解决自身的问题。在商业设计上,设计师是应该有专业的追求,但不能把自身的愿望诉之于客户。除非你艺术水平的高度已经成为了客户的需求。在这之前,皆是自身的磨练。



我是我的那个我:当我们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所考虑的究竟是企业的观点还是用户的体验,我们所要呈现的是一个企业的根源的文化吗?


高少康:

不太明白你问题的取向,因为这三点本质不应该是互斥而是平衡取纳的。现实的情况不同项目有不同侧重,但如果能客观分析的话,优良的客户本身应该是互通的。如果客户不行的话,设计亦帮不上什么忙。




【10月8日 问答更新】


francisco周:高老师,您好!对于企业来讲,一个品牌内涵的挖掘的过程是很重要的,如何挖掘客户的心理更好的呈现品牌的内涵,平衡设计与客户心理两者的关系,您是怎么思考的?谢谢。

 

高少康:

品牌的内涵主要体现有几个层面,一是品牌本身的核心精神,也可以理解为它的历史,或者创办人的初心这些层面。

另外一个层面在于它现在在为它的目标人群所做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它的发展的理念与愿景。还有就是在企业化品牌打算在未来想要发展的一个目标,或者是改变,这些都可能成为一个品牌内涵各种主要组成的部分。

我们在理解一个项目的时候,需要全面去理解,从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几个层面去挖掘它的内涵。

以上这些都是一个企业化品牌,能构成它现在的成功的一些核心的组成部分。很多时候这些东西盖过于一些文化的象征的符号。

所以去理解这些,都会是我做每一个项目需要花时间,从各种方面,从客户那边获得了解的。比如说通过一些线上或者是线下的搜索,也通过客户自己提供的材料,从客户方、高层或者是不同工作管理以及前线的一些员工,甚至是消费者去获得更多长期的资料。也要通过这些资料的获取去分析,找到对我们发展一个项目相对有用的元素,为我们设计方向提供足够有力的背书和支撑。

我们在专业上的做法,说白了,其实是去理解客户企业的内涵,也是为了我们的设计提供一些更有利的支持与解释。

所以它不是平衡的关系,而是前后的关系,先理解清楚一个项目要发展的目标,能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它是通过什么样的内容来支撑的,我们才能做好相关的创意输出。

 

 

汉仪字库:品牌核心真正打动人的东西,是指什么?


高少康:

打动人心的,我们都知道是什么东西,比如说我们非常认同的东西,一些我们觉得很有共鸣的东西,一些让我们感觉眼前一亮的东西,一些让我们心灵上获得了启发的一些东西,都是让人心动的。但放在一个品牌上来说,我的理解是,当它与我们产生接触的时候,我们能在它身上感到最真诚,并让我们能有所感动的一些事物。比如以前的苹果公司,追求人文与科技,完美的呈现,这些它是通过方方面面整体体验,促使了我们获得了这种感动。

所以做品牌的时候,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不是只是光去追求一种形式上面的美,而是能感受一个品牌,去理解它的内涵的时候,找到一些能够向它的受众,呈现它最真诚、最美丽的一些内容,从而通过我们的设计创意把它引领出来。有的时候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但它足够真诚的话,我们慢慢的也能构成一些可以让人感动的创意。

这是我对能打动人的品牌核心的一个理解。

 

 

Z56267585: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如何兼顾商业价值与品牌文化?

 

高少康:

首先,我觉得无论是不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好的品牌文化都有它好的商业价值的一面,只是说在互联网信息更加的快速,更加密集,与人群更加大的一个环境底下,如何通过不同现代通讯的接触点,去传播品牌文化。

商业价值的体现在于一个品牌的商业定位,有一些是以价格来论战的,这个可能体现在我们很多互联网品牌上,品牌文化不一定能战过价格上的比拼。其实在逐步的消费升级之下,与很多同类竞争之下,品牌文化才是一个品牌能不能具有更好的性价比体现的核心之一。

这个问题很难概括而论去获得一个答案,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挑战,在互联网之中,我们要更加清晰地分析到,不同受众之下的某一种细分受众的需求跟一个品牌的诉求,它们能不能达成一致。一个品牌在做品牌输出的时候,考虑的点线面需要更广,而在所有的因素中,它需要维持品牌的一致性。所以做创意工作的从业者,只能说多花点工夫。

 


123猫耳:请问设计遇到瓶颈时怎么办?或者说审美眼界需要提高,创意力度不够?

 

高少康:

创意瓶颈有很多种,审美能力与创意能力这个是其中的两种。

审美能力这个比较好解决,多看多想也能慢慢提高,这是主动性的问题。审美这个东西,你多愿意看好的东西,你一开始判断不了什么是美,就多听一些大师的指点,慢慢地通过比较来学习,也就能提高。

之前有读者也问过我这个,我觉得从临摹开始,通过对好的东西一种临摹去学习这个也是其中一个方法,但永远要记住,临摹不是去抄,而是去学习。

创意能力这个就比较抽象,因为创意能力它是一种综合素质,包括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以至于是开创性的能力。一个方面需要通过经验,另外也可以通过一些创意的练习,或者是在思考的方法方面获取突破。讲到方法,很难简单说完,的确也有很多启发,关于怎么可以思考更有创意,这一类书我觉得看看也无妨;更多的还是平常的练习,跟高手去请教、去学习,与有更好创意能力的团队一起去磨炼。我认为是最好的方法。

 


Sarah阿拉:老师您好,我在小型创意设计公司、广告公司都呆过,现在在甲方做设计,但是甲方的老板常常让人很头疼,他们的意见又不得不听,时间一久,折腾得大家审美疲劳,如何才能转变这种局面?

 

高少康:

你这条问题比较有意思,但我不理解你想扭转这个局面,是扭转你老板的,怎么样让你老板更加听从于你?还是什么局面?

听你的经验,你做过设计的乙方,现在做到甲方,其实老板还是老板,一样的难搞。更多来说,是很多我对接甲方的对头人也会说一句,我说一句可能比他们说一万句都更有效。所以,一个足够专业,能获得老板信任的委托方或是第三者,可能会更有效一些。可以去找到一个专业方,帮助你们开拓一个局面,你也可以从中提升,让你的专业更能获得你老板的信任。



【9月19日 问答更新】


长不胖的LL:高老师,您好!对于企业来讲,一个品牌内涵的挖掘的过程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于企业的受众来说,设计的最终呈现,可能他们看到的只是品牌的视觉方面的形象,但是品牌内涵的挖掘过程过程可能他们是不知道的,那么怎样让他们也能更深刻的感受到这个品牌的核心内涵呢?关于这个问题您是怎么考虑的,谢谢。

 

高少康:

关于品牌内涵挖掘的一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设计师应该为了品牌的呈现所负责的,而大众也是通过这样的设计的呈现去获得了第一个印象,但是这个设计师在挖掘它文化与价值的背后,重要性就在于帮助一个设计去建立好它的内涵。

如果一个人来说,一般的人刚接触他时当然会看到他的外表,通过他的外表去获得第一印象。但是你跟一个人越接触越深的话,你会通过他的性格、他内在的价值观,以及他的文化背景去加深对这个人的理解。

品牌也是一样的,你没有办法通过一个表征理解一个品牌所有的部分,但它的内涵、它的内容挖掘的过程,会带来与加深对品牌更多的认同。而这样的认同,也来自于对品牌文化的建立。

在我看来,好的设计不光有好的外表,而是辅助企业或者品牌去建立这样一个文化的过程。这就是说,我们去建构一个系统,帮助企业挖掘它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耶鲁:做设计需要面面俱到吗?是否高到品牌策略,低到设计执行,均能达到高质量才是称得上高分的设计师?

 

高少康:

首先要看这个高分是怎样的打法,或者是谁来打。世界是多元的,评判一个东西有不同标准。

作为好的设计师当然也可以是单项方面非常专业,比如你是一个非常好的图形设计师,也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字体设计师。所谓的好,其实有很多方面,单项做得很好也可以成为一个领域顶尖的人物。

但是如果说一个好的创意是一个顶尖的创意人,他可能需要具备的能力、能量可以是方方面面的。比如说要做一个有能力去建构完整的品牌体验的创意人,可能的确要对设计策略,以至于怎么把设计落地,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对不同领域的相关知识,都要有所涉猎。最重要的是有能力把这些东西融会贯通,就是把不同的价值点连成线的能力。这个可能就是高水平创意人需要具备的能力了。

 


正多圆:很多人在说随着现在科技发展迅速,越来越多企业向智能化转型,而且很多平面设计师转行做UI也成了一个趋势,平面设计会逐渐被淘汰,您怎么看?

 

高少康:

我觉得平面设计领域也分广义与狭义的说法,如果说狭义的平面设计就是以前的那种做logo或者做书刊,这一类型比较传统的业务,它可能会萎缩。

但从广义的平面设计,这种视觉也好,平面构成也好,它是很多视觉设计的基础。UI界面也是平面设计的延伸,只是说多了科技的成分。所以总的来说平面设计还是所有设计的基础,它呈现的形态各有不同。我倒不会觉得平面设计这个行业就会因此而消失,或者是变得更没有重要性,但一个行业需要更多社会价值的呈现,它也驱动了很多以平面设计为主的公司,它需要自我的创新来跟社会同步,以获得更多活力。

 


多血质癫狂少女:就二三线城市的平面设计师就地区差异往往薪资不高,做的项目多样,技术性不高,是否是坚持平面设计转一线城市锻炼还是转现流行的UI设计?

 

高少康:

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的确是有地域性的城市发展差异。因为城市发展相对落后一点的城市,可能在设计的项目的关注与投入度上的差异,不会说这么容易能消失了,所以如果真的要在设计上面获得更多平台的成长,以至于更好的机会的话,的确是在发达城市有更多发展机遇。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样的,所以真正的设计之都也是很多国家的核心城市,比如说伦敦、纽约、东京,都是当地国家的一线城市。

如果说往UI设计方向发展,因为UI也可以泛理解为偏视觉传达,在这个下边来说我会觉得因为它在线下可能对地域性更容易打破一些,所以这样的一个发展,就算在二三线城市也能够通过线下服务到不同区域的人甚至是跨越了国家,这个也有,所以很多现在的一种线下的平台也出现了很多在二三线城市的UI设计师,也能接到全国范围内,甚至是国外项目的机会,这个我觉得就是说互联网能打破地域性。

总得来说要看你所专注设计的类别,如果它是更需要设计整合的范畴,比如说品牌推广、营销策划,还是需要一个更大的平台、更前沿的城市作为事业发展的背景。如果相对比较专注一点的话,这个可能有对地域性的需求,哪怕是地域性平台的需求相对没那么大了。

 

 

呦哈:您对中国年轻的设计师群体尤其是刚毕业刚进入职场的设计师有什么好的建议?怎样更好地在设计这条路上长远的走下去?

 

高少康:

针对刚毕业的设计学生,我觉得最主要还是要考量到自己的一个兴趣与能力,以至于自己想要发展的方向,各种客观的因素来评估,说到底还是想在行业下面做怎么样一个目标。我觉得如果是真正很喜欢设计,而且想以设计作为自己事业的发展,肯定是需要一个好的平台去累计这种经验与视野的,就算再好的天分,如果是自己摸索的话,其实也很难通过一个小的自我平台获得足够的社会经验。真正想投入到设计这个行业,而且有自信、有热情的人,还是应该通过好的事业平台去拓展自己的眼光,获得足够好的经验,往更高的事业目标去发展,而不要说一出来,就算觉得自己有很好的天分,一出来就自己去创业,去做,可能开始也会很自在,能出一些好的作品,但个人的平台很容易限制了自己事业的发展,比较容易遇上瓶颈。这是我对刚毕业学生的一些建议。

 


一只山竹:对于学设计的学生,老师您有什么建议吗?因为我的设计意识还是很薄弱。想设计好的作品,但是一直不尽人意,信心下降,很难受。所以虚心请教老师!!!

 

高少康:

关于学习的瓶颈,如果还是学生的话,我觉得所有这种创作类型都是多看、多做、多想,这是不二法门。如果觉得自己看了,手也达不到的话,就像古人临摹古画一样,可以通过对好的作品进行一定的临摹,比如说学logo,我们其实都是从画logo开始的,看见一个好的东西去模仿它做一次,去学习在里面的设计的构成,线条的构成,慢慢地学习里面精妙的东西。当然我不是说你要做一个作品就去抄人家的,这个是两回事,但是你通过眼、手和理解人家背后很多设计理念,以至于构成的方法,确实能更快增加你眼的观察力。以至于手的动手能力,因为这个对真正做设计的人来说还是很重要,就是说看得到的,想得到的,还得有能力做出来,这个就是落地能力这块的锻炼,因为好的设计师不能只是分辨好东西,也要能做得出来,把想到好的点子实施出来,要掌握到这样一些手段,才能慢慢的从设计的道路上成长起来。



【9月7日 问答更新】


站酷网:很多人评价你,说你很会用设计体现品牌文化和价值;以往的经验看,现在品牌设计可能存在哪些普遍问题?

 

高少康:

现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大家往往需要戏剧性的话题去吸引眼球,蹭热点,这是时代性的命题。其实都是换了一种广告的形式,短期内把一些东西推上去,但是很多时候,忽略了一些品牌背后的持之以恒的价值点,很多品牌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失掉了长期坚持下来的重点。大家都变得差不多,都互联网化,能真正把一些很根本性的、核心的东西做进品牌反而变得很难。最终呈现品牌的时候,大家也很容易为了传播,忽略了品牌核心真正打动人的东西。

 


站酷网:你怎样评判一个商业设计是不是好的设计?好的创意是如何产生的?

 

高少康:

既然是商业设计,就要经得起商业考验,它在社会上留下来,活下去。设计出来的东西要符合三个本质,一是产生更好的竞争力,二是功能的层面,满足某种设计包装的感觉,有好的商业价值。三是更高层次的,能在某方面打动人心。

好的创意哪里来,永远是一个迷。但很肯定地说,是经验慢慢累积下来的。如果你对商业的环境不理解,你的设计一出来可能能获得很好的成果,但也许只是运气好,长期来讲,一定是要背后花很多努力去分析、比较。所以好的设计师要长期保持一种关注度,全世界的东西都有它背后的故事,好看、有趣,要留意它是怎么做成功的。比如好的设计变成物料的时候,它是怎么处理的,必须有好奇心,理解背后各种各样的关系。

当然也需要有一套很好的可取可用的方法,记录看过的东西,需要的时候可以调用出来。比如我手机拍摄的照片可能超过十万张,我要哪张照片,很容易就能把它找出来。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方法不一样,但必须要找到一种。

 

 

站酷网:你的作品获过非常多奖项,目前为止,你最满意的一个作品是哪个?为什么?

 

高少康: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跟獐子岛项目的合作,但是它不是一个作品,而且是一件持续在做的事。因为我们为它不是做了一个包装或者logo,而是一连串地见证了他们的发展,他们也帮助了我们的成长。这件作品覆盖的面很多,如果用十张、八张照片去说出作品是怎样的,到底做了什么,是很难说清楚的。我们现在比较少参加真正的比赛,因为比赛只看最后成果,但有的时候,成果不会都是那么鲜明夺人。

我们现在形成一个的特色是,为客户做一件事,这件事可能会长达三年、五年。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慢慢帮助一个品牌挖掘更大的成果。我觉得这是这个时代做设计和产品应该做的,而不是把目光放在一个点,而是放在一条线、一个面上去看,这会比做一件很好看的作品更有意义一些。




请大家不要在本帖内回复!


如想向高少康提问,用PC浏览器,打开「靳刘高设计站酷专区」

网址:http://klandk.vip.zcool.com.cn/

51
Report
|
42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马到成功》2026马年IP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