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森十大交互原则

郑州/设计爱好者/7年前/538浏览
尼尔森十大交互原则

浅谈尼尔森十大交互原则

尼尔森十大交互原则

一、状态可见原则

       用户在手机上的任何操作,上下滑动刷新,点击跳转,页面都应该即时给出反馈。“即时”是指,页面响应时间小于用户能忍受的等待的间。

       基本所有的网站和APP都有导航栏的功能,Axure中也有站点地图的功能,这些都是为了让使用者明白自己目前在哪个位置,在操作哪些功能以及明确接下来的操作逻辑。“即时反馈”到底是多么即时呢? 这个当然由用户说了算,不能让用户不舒服,也就是用户可以接受的等待时间差。一个页面加载页你不能让我等数十秒,这样用户早就退出去了,让用户没有明显感知的应该控制在2秒内。


二、环境贴切原则

       简单的说就是产品设计符合真实世界中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思考逻辑,尽可能贴近用户所在的环境(年龄、学历、文化、时代背景),而不要使用第二世界的语言,应该使用易懂和约定俗成的表达。

       许多APP的icon隐喻式的设计与拟物化是对这句话的一个很好的解释。我们所做的任何一个交互点应该清晰易懂,不要让用户思考这是什么,也不要轻易改变一些约定的习惯。比如,一个已付款的icon,无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都是这个样子,但你为了所谓的博人眼球,“创新”的设计出一个只有你这个APP才有的图标类型,这就很尴尬了。


三、撤销重做原则

       给用户更多自主操作权,当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产生错误的操作时,应提供用户更多的解决方案,比如撤销或重做等功能。

       微信的消息撤回和邮箱的邮件撤回功能都是例子。据说有个面试产品的哥们被问到“为何微信会推出消息撤回功能并且设置在两分钟内”,网上回答七嘴八舌,有的甚至深入到厚黑学中…其实从这点原则出发,无非就是给用户一个改错的机会嘛,还不给我手滑?(当然有可能有其他原因 如增加社交趣味性等。至于为啥时两分钟,据说大数据显示微信端从发出信息到接收人看到信息人均是2分钟)


四、一致性原则

       产品的功能操作、模块样式、页面布局、信息提示、颜色运用的一致性,避免用户突然跳转后感觉在另一个产品中的错觉,影响用户对产品的整体体验。

       这一点就是说你让你的小姑娘对你产生信任了后,就不要多情善变啦,一个APP中的收藏icon,要不统一都是五角星型,要不统一是爱心型,不应该使用两套标准。返回按钮也是一样。


五、防错原则

       比出现错误信息提示更好的是更用心的设计防止这类问题发生。在用户选择动作发生之前,就要防止用户容易混淆或者错误的选择。对产品进行不同的操作、重组或特别安排,防止用户出错。

       许多网站对于删除的操作往往都会有再次提醒的功能,如微信取消关注微信公号的功能,防止用户误操作;再如途游网站上用万年历的元件取消手动输入日期,同时将出发和结束时间进行分屏操作,这都是为了尽量将可能出错的情况降低到最小程度。 当然还有很多,像“确认”和“取消”的按钮,谁放在左边谁放在右边都是有考虑的,符合使用习惯、减少出错机会。


六、易取原则

       尽量减少用户对操作目标的记忆负荷,动作和选项都应该是可见的。用户不必记住一个页面到另一个页面的信息。系统的使用说明应该是可见的或者是容易获取的。

       人都是懒得,使用我们APP的用户更懒,你能帮他省事,他就给你机会。就像早期苹果手机出来的时候就非常富有创新力。市面上的手机都是带实体键盘的,用户需要记忆各种按键代表的意思,要实现一个功能可能出现多次按键,但iPhone的home一个键就可以了。(据说这个创新最初来源于抽水马桶的一键冲水的设计 你懂得)。还有许多APP都会提供历史记录的功能,也是为了方便用户去回忆曾经做过的操作,直接去记录栏里找就可以了,如微信的红包记录页,网易云音乐的最近播放的歌曲记录页。


七、灵活高效原则

       中级用户的数量远高于初级和高级用户数。为大多数用户设计,不要低估,也不可轻视,保持灵活高效。

       这里原文将用户分为初级用户、中级用户、高级用户。这三类用户需求范围依次扩大,要求的功能点也可能逐步升级,比如新媒体工作者常用的微信编辑器,有的用户只需要使用文字和图片编辑,操作一下模板就可以了,而有高级点的用户则会使用代码来使用更多的样式更强大的功能。但要始终记得二八原则,中级用户数远远大于高级和初级用户,为大多数用户设计。


八、易扫原则

       互联网用户浏览的动作不是读,不是看,而是扫。易扫,意味着突出重点,弱化和剔除无关信息。

       要知道一页可以展示的信息就那么大,急于把你的信息一股脑传递给用户只会适得其反。就像早期的淘宝网首页一样,信息繁杂缺乏次重点。在一个统一的页面中,每个内容的出现都会影响到每条信息所占的权重,而这个权重比是否分配的科学,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感知效果,继而影响用户体验。


九、容错原则

       帮助用户从错误中恢复,将损失降到最低。如果无法自动挽回,则提供详尽的说明文字和指导方向,而非代码,比如404。

       这个原则和某些职场毒鸡汤是一样的,聘你来公司不要只给我提出一堆问题,既然出现这个状况了,你得给我解决了,不能办完事擦擦屁股就走人了。像谷歌浏览器和早期的简书出错时给出的多种解决方式。再如注册邮箱或者注册APP账号的时候,如果输入的已经被注册过的账号则会有dialog或者toast提示你。


十、人性化帮助原则

       帮助性提示最好的方式是:1、无需提示;2、一次性提示;3、常驻提示;4;帮助文档。

       如果系统不使用文档当然是最好的,但是有必要提供帮助和文档。任何信息应容易去搜索,专注于用户的任务,列出具体的步骤来进行。实际上这点市场上用的是很多,基本每款APP都会有,形式不一,有的蒙灰指引,有的在旁边加上问号的icon,有的加入一个使用说明页藏在设置里,有的直接留下可以直接拨打的400电话。但还是要遵守上面的原则,是否有必要加,必要加的话采用什么形式,放在什么位置才会显得更加有意义。


2
Report
|
5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