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总结日志20180723
设计总结日志
这是我的第二篇文章。
我看了第一篇,全是字,自己都不想看,所以得换个版式。
简单说:
我对美观性在设计中的地位有了新的看法。
以前的想法:找素材,做效果,把该放的放上,不断调整页面,比如版式,配色,间距,比例等。直到我一眼看去,“emmmmm,顺眼,好看”!就当是做完了一个设计。
我不断调整,以调整到最顺眼,最好看为目的。后来我发现这个“目的”应该是“基础”。
以后学到的:好看,顺眼在设计中就像人的外表。用来吸引别人的眼球。能不能吸引住,就看人的内在的了。内在就是文案,产品等这些所有想要表达的东西。
上家公司设计领导提到过设计心理学,所以在我潜意识中有这个概念(不要笑我懂得少,俺是跨专业)。我便设想用户看到我作品时的心理:视觉停留(“顺眼”)→视觉聚焦(“设计师最想让人看的东西”)→视觉转移(“第二想让人看的东西”)→心领神会(“用户知道这个是什么东西了”)。
而各个环节都很容易出现问题,让观看者心理活动不是那么顺畅!
① 比如整体做的顺眼了,但是整个设计内容主次不清,让人抓不住重点,观看者很难“聚焦”看下去(如图1)。
-----------------------------------图1还在赶来的路上-----------------------------------
② 主要和次要差别太大,观看者很难顺利“转移视线”(如图2)。
-----------------------------------图2还在赶来的路上-----------------------------------
③ 主要内容太多,会产生反感。比如一个主标题文案20个字,谁愿意看(如图3)。
-----------------------------------图3还在赶来的路上-----------------------------------
④ 。。。。。。(远不止这些,我没想到)。
总结:拿设计和演讲类比,演讲能让人听懂,说明表达清楚,从演讲者的口中说出,进入听者耳朵,内容逻辑清楚,简单易懂,层次分明,有理有据,听者自然心领神会。设计也一样。只不过进入大脑的方式不同,一个是耳,一个是眼。
































![ZAOV|各[苹]本事](https://img.zcool.cn/community/68d247ffa534901h5u6ly05445.pn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ll,w_520,h_390,limit_1/auto-orient,1/sharpen,100/quality,q_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