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设计心得

Hangzhou/Fans/7 years ago /684浏览
后台设计心得
咻吉

网页后台不同于一般的web界面,他对于功能模块的划分和页面的逻辑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且难以建立心智模型。

在我刚进入设计行业的时候,第一个任务是做网站的后台系统,对于刚进设计行业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也看过很多后台系统设计的资料和其他设计师的作品,到现在也参与了不少后台设计,其中包括后台的交互优化或者重设改版,总结了一些体验和心得,跟大家交流下。


我们都知道,前台的产品跟用户有着最直接的沟通,每天很多的用户在这里完成各自的诉求,实现各自的目标,所以聚光灯下光线亮丽的它通常承载了更多的注意力,因此更有资源,有理由去优化体验与更新迭代,而退后一步,从更宏观的系统角度而言,看的见得部分其实只是整个生态圈的一小部分,每个后台的场景是不是每个用户可见,而是使用者借用这个平台去完成整个生态的一部分,虽然不是很引人注目,但是后台的易用性和功能性也是每个设计师追求的目标。下面谈下几点看法。


1、明确产品&设计目标

有了目标才有好方向,当需求到手边,首先需要了解这次的任务目标是新系统的构建,还是老系统的改造,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从产品的角度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与之对应,在设计的角度需要怎样的指定目标,在后台产品很多需要高频的操作,在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高效,而且设计最重要的是,满足主流用户的功能需求点。



2、快速理解业务

在理解业务的基础上,才能在后台的模型中了解用户的操作步骤,在此基础上,才能了解后台的可操作性和易用性,了解每个步骤的承接意义,这样才不至于设计出天马行空,难以实现的功能操作。



3、多和协同合作的小伙伴沟通交流

作为一个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是一个团队为一个产品努力,承接产品的需求,还要跟前端商讨完成任务的时间,可以加快产品的完成,保证项目得以及时上线。如果在项目上线的时候发现了重要问题,跟项目上线时间冲突,那么可以先上线,然后在下一个版本迭代,这时最重要的是先保证产品的功能,上线可用,所以在前期设计的时候就要跟前端后台的技术小哥们沟通好。


4、提高可实现的性价比

保证不同后台系统的操作逻辑,页面风格大致相识,因为有可能使用人群是同一批,降低目标用户的理解成本与学习成本,对自己而言,每做一个新系统,有一些可以通用的东西,因此可以建立起相应的设计规范,从而减少自己的工作成本。这里推荐一个觉得非常棒的本土的设计规范,就是蚂蚁金服的设计小伙伴设计的控件规范,里面也有一些设计专业和交互的知识点介绍,详情可以查看链接:https://ant.design/index-cn


5、复杂流程的拆解

后台的功能大部分需要通过填写表单来实现,但由于业务特点,它的表单填写内容繁多,逻辑复杂。若直接罗列所有表单内容,一定会让用户望而生畏,且容易出错。这时可以根据内容类型,关联逻辑等维度将表单分成多个主题,再根据前后逻辑关联性,将这些主题分到多个网页或单个网页的不同部分,如果是多个网页,最好配以进程提示,告知用户需要的填写步骤以及当前所处进度。有研究表明,在完成一个任务的时候,期间设立多个小目标,完成每一个小目标再接下一个,会更有动力完成整个任务。

这里推荐一本比较专业的讲述表单的书籍《Web表单设计:点石成金的艺术》,作者是Luck Wroblewski

顺便附上电子书的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b-Pm-LI1usPRYD-WC6Y1Eg 

密码: pmfp


6、上线后的跟进


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产品上线后持续的跟进,查验效果,聆听用户反馈,真实的效果只有上线后了解使用的情况才能知道,回收反馈信息有助于进行下次优化,但是哦,这里有一点,就是要记住,你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功能需求,要专注于寻找能够完全满足优先级最高的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不要在需求繁多的用户声音中迷失自己。


      虽然管理平台的用户受众面远不及内容型产品,但这些用户都是专业用户,对数据的操作和浏览有更严格的要求,如何在实现所有功能的基础上让用户觉得这类产品的使用是灵活且便捷,还有许多研究的点值得深入挖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我一起探讨下设计经验。


  


5
Report
|
13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ZAOV|各[苹]本事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