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软件的细节体验
分享一些自己在使用一些音乐软件时发现的细节体验。
从开始使用智能手机,我手机应用里一定会有音乐软件,且因为版权问题不只一个。这次想说的不是许愿音乐世界大一统,而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使用中发现的音乐软件的一些细节体验。
锁屏播放界面
播放完歌单或者APP推荐音乐后,一般就锁屏做其他事情了,而锁屏功能大致如出一辙都是“进度条、歌曲名/歌手、上一首、暂停/播放、下一首、音量条、封面、歌词”(下图)。这里有个前提:三款音乐软件对推荐的

比重都比较重,前两款还专门在首页设置了每日推荐的模块且是根据平时听歌的风格进行推荐,所以我会每天去听一下,顺便发现一下自己喜欢的类型,还有没有没有听过的。当然大数据分析是很厉害,经常会发现遗忘或者未发现的歌曲,这个时候怎么办?当然是赶紧打开音乐界面,点击那个“小爱心”图标收藏起来。但是网易云音乐有一次的新版本更新后,我发现锁屏界面有了一点变化,他将“上一首”和“喜欢”组合(推荐的时候是“喜欢”和“垃圾桶”),变成了一个更多的功能(下图),这真的是一个惊喜发现,完全不用重复解锁手机然后去相应界面再点击“喜欢”(当然为什么喜欢功能界面里面的图标是“爱心”,外面是“五角星”的细节就不说了)。而且这个功能更新时间应该蛮久了,目前其他两款应该是还没有,个人觉得还是很好用的而且不影响使用。

可能有人会说,那我想返回去听上一首不是很麻烦多了一个点击步骤,这里我真实的去实验了三天,在我的使用场景中是不是真的麻烦了不少。本人使用苹果手机喜欢戴耳机听歌,苹果耳机上下切歌的方式不喜欢,所以真实存在会返回去点击“上一首”歌曲的需求,但是我发现反而中间的“暂停/播放”按钮是我不怎么使用的功能,耳机有更快捷的暂停功能,而且当拔去耳机后,APP会自动关闭播放,只有在外放的时候会很迫切使用“暂停/播放”按钮。当然这只是我的体验结果和猜测,也许把中间按钮隐藏,就失去了一个音乐软件的基本功能了,那为了设计而设计是不正确的。
定时播放功能
睡觉前习惯听着歌入睡,然后定时关闭功能很重要,不会听一夜歌谁知道中途会不会冒出一首“死了都要爱”然后惊不惊喜。所以三款APP都拥有这个功能且很容易找到(下图),我一般会定30分钟,有时候听着就睡着

了什么时候自动关了不知道,有时候睡得比较浅或者没睡着就会很准确的知道,不要问我为什么会很准确的知道,因为歌唱了半句就没有了,有时候还会被意识醒一下。但是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两款软件有一个功能选项叫“播完当前歌曲后关闭”(下图),体验就很棒了,不会突然间戛然而止,会选择播放完当前歌曲后再关闭(可能会超过你定的时间,但是那又怎么样又不是搞科研),就会在上一首歌结束而你等下一首歌的这个习惯性等待时间里睡着或者遗忘,亲测有效且肯定不知道准确停止的时间。

当然定时关闭一定有时间选择,这三款都提供了不一样的时间选择和最大默认时间,这个可能来源于数据,没啥好说的,主要是三者的自定义模式下怎么选择时间,三款APP提供了两种方案一种是滚轮,一种是键盘输入(下图)。看到键盘输入我想起了小学的数学题:问2.3小时是多少分钟?要是题一做闷了就会忽略是60进制而不是10进制,当然也不是需要准确的数字,所以我会更喜欢滚轮的设计,但是可以选择定时23小时59分钟的设计,我觉得也是蛮特别的,定时关闭的意义在哪里,当然也是考虑投入产出价值,地方并不那么重要,个人使用频率也几乎为0,但是网易云音乐的设计有一些变化,那就是滚轮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就不用只能一直向下滚才能找到最大值。

就先分享两个小功能,相比较体验上的确网易云音乐更打动我,而且也在APP里买过有声书使用时间较久,但是因为版权的原因现在更多的在使用虾米音乐,前几天测试的时候打开了QQ音乐,既然给我推荐了一个喜欢很久的组合的演唱会集合,然后又重新开始使用。
最后,相比较其他两款网易云音乐进入播放界面的入口太远了,其他两款都在下面,你的在右上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