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类产品大比拼
本文主要针对当下使用量最多的几款笔记产品,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Bear,格志,从不同角度分析各自的优劣。
作为一名刚入设计坑不久的小白,在看过几本讲述交互设计原理的书以后,心潮澎湃,决定来身体力行练习一番。由于我一直有记笔记的习惯,于是决定从笔记类APP入手,分析一下各大主流笔记的产品,包括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Bear,格志。话不多说,拿笔就干(嗯,拿来的笔?问号脸)
目录
1、体验环境
2、背景介绍
3、需求分析
4、用户分析
5、市场分析
6、使用场景
7、功能分析
8、UI与交互
9、总结
10、最后的话

1、产品
有道云笔记IOS版
软件版本:6.5.0(普通版)
印象笔记IOS版
软件版本:8.11.1(标准版)
Bear
软件版本:1.5.1
格志
软件版本:4.1.19
2、系统
设备型号:iphone7
操作系统:ios 11.3
体验时间:2018-05-04

1、印象笔记
最早进入国内市场,拥有一大批市场用户,稳定好用,功能强大。
2、有道云笔记
国产笔记软件的领头羊,有赶超印象笔记的趋势。
3、Bear
后起之秀,风格独特,一款美观、灵活的写作应用。
4、格志
一款记日记的应用,风格清新(严格来说,格志并不是拿来做笔记的,但由于个人很喜欢格志的清新风格,所以把这款笔记软件也带上了)。

1、信息记录
记录保存信息,笔记内容可以为文字,图片,音频,链接等。支持随时记录,快速搜索。对于某些特殊环境,还需要能够支持文档扫描,语音录入等。
2、信息同步
记录的信息可以在云端保存,支持跨平台查看编辑。
3、信息整合
支持多终端的信息收集(微博,微信,知乎等),规范化信息整理。
4、信息分享
支持将笔记分享到其他平台和用户。
5、信息利用
支持文章分类管理,文章阅读提醒,以便更好地利用信息。

1、目标用户
经常需要学习和知识积累的人,包括学生以及知识性劳动从业者,对较强的信息管理意识的用户。
2、用户属性


可以看出用户性别差别不大,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19-45岁的学生和工作者。


app store热度排行

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最近三个月的百度搜索指数曲线图
在app store排行榜中,有道云笔记已经超过印象笔记的排名,Bear排名也不低,格志比较落后。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百度指数,七麦数据,移动观象台。

1、读书笔记
摘抄文章片段、对知识的总结梳理、感悟抒发。
2、生活日志
日记、游记、事记、情感记录、成长记录。
3、归纳总结
对某一专业领域的信息、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工作总结。
4、课堂、会议笔记
对某次课堂会议或活动进行记录。
5、知识学习
快速查找笔记。
6、待办
把一天的需要做的任务、提醒事项记录起来。

1、首页
印象笔记

a、首页展示最近的笔记,排列顺序可自定义,笔记预览的方式也可以切换。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简洁的方式或者带图展示的方式。
b、设计了查找笔记的三种方式,通过笔记内容查找,通过标签查找和已经设置了提醒的笔记,符合用户在查看笔记时候的使用习惯。
c、页面底端标签栏中设置了笔记,搜索,快捷方式,账户,以及添加笔记按钮。添加笔记居中突出展示,用户一眼就能看到,点击即可创建笔记,高效简洁。
有道云笔记

a、首页简洁清晰,视觉上我认为比印象笔记好看,印象笔记有一点拥挤的感觉。
b、笔记预览只能通过默认的最新的方式,不能切换,这一点对于中级用户来说不太友好,因为我就经常有切换笔记浏览方式的需要。
c、左上角是照片文档识别,右上角是语音输入,对于有这种需求的用户来说,比较容易找到。
d、主页也支持笔记搜索的功能,但是搜索框设计有些矮,总感觉我的如萝卜粗的手指头会点到搜索框之外。
e、底部标签栏也支持直接创建笔记,点击加号以后,会上滑出多种笔记类型。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设计虽然能够帮用户清晰定位,但是也会显得很繁琐,我记个笔记你就让我直接打开写不就好了嘛,还得让我分类。这点相对来说,我更喜欢印象笔记的方式,点击即可创建笔记,至于是文档、语音还是图片,都是笔记,无须分类的很仔细。
f、吐槽一下广告插入,真的很影响我查看笔记的视觉体验,给个差评!
Bear

a、Bear的首页是我最喜欢的,干净利落,默认按照时间倒序排列,还会在笔记前面将时间展示出来,这样在查找的时候也很直观。
b、点击左上角按钮,是弹出抽屉设计,虽然现在这种形式已经用的不多,但是Bear的弹出设计很流畅,抽屉面板颜色设计也很舒服。右侧查找笔记的微交互也是棒棒哒。
c、创建笔记按钮位于右下方,明显易见,点击后即可创建笔记。整个首页的交互都会让人觉得很舒适流畅。
a、格志不是一个完全的笔记应用,更多的是记录,有一套既定的模板,记录每一天,称为日志更为合适。
b、首页干净舒适,展示了日期天气心情,支持快速选择。
c、点开每个格子就可以记录对应模板下的内容。
d、点击底部标签栏可以跳转到主页,可以切换到不同的日期,编辑模板,查看收藏的日志。
e、首页上承载的功能很多,但也几乎是整个app的功能了。对于初次使用的用户来说,可能会有些混乱,找不到入口及出口,我就因此搁置了这个笔记软件一段时间。个人认为可以把这些功能分开,做层级或者分类,这样对用户来说更加就清楚了来去的路。
格志

2、写笔记
印象笔记

a、记录笔记的体验对于笔记产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支持快速记录和修改是每个产品必备的属性。
b、点击首页中间的加号即可创建笔记,跳转到编辑笔记页面,键盘自动弹出。这点有点出人意料,意味着一进入即可编辑,对比其他的产品就能发现它的用心之处。
c、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编辑笔记,在关闭弹出框的时候,用户可以插入图片附件和语音,编辑功能丰富。这也意味着如果用户不关闭弹出的输入法键盘,就无法找到插入附件的入口,我觉得这个功能可以做的更好的。
d、当用户写完笔记内容,点击完成就可以退出当前页面,流程简单清晰。
e、当用户再次点击笔记,修改笔记的时候,这时候页面会展示添加图片语音附件等按钮。而没有了弹出键盘。这样设计的用意是什么?也许是为了让页面看起来是可点击的,我瞎猜的,哈哈。
有道云笔记

a、点击添加笔记按钮,会先让你选择笔记类型,有些人认为这样方便用户管理笔记,但我觉得笔记应该是按内容分类的,按笔记类型分类没有太大意义,我更喜欢印象笔记直截了当的方式。
b、选择新建笔记后,进入笔记编辑页面,没有键盘弹窗,需要再点击一次。习惯了印象笔记操作的我,竟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只看到标题的位置,并不知道文章内容从哪里开始编辑,也许是设计师想做的更简洁一点吧。
c、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有道云左边是返回按钮,右边是完成按钮,输入完笔记以后无论点击返回还是完成,都会保存用户编辑的内容。不同之处是如果是未输入标题点保存,他会提示你输入标题,如果是点返回,则会使用笔记内容的前几个字作为标题,有点像草稿箱的作用。印象笔记只有完成按钮,没输入标题就会自动把笔记内容前几个字作为标题保存。使用体验上来讲,我喜欢有道云笔记。
d、有道云笔记还有撤销一次键入的操作,对于输入大段错误的操作来说很实用。
e、另外有道云笔记手写输入是比较好用的,能保存原生字体笔记,而且体验流畅,对于一些不习惯打字习惯手写输入的人来说比较方便。

f、有道云笔记还支持图片识别,文档扫描功能,想法是极好的,现实是饱满的,我用了多次都没整明白我该怎么用这个功能,我想我是小白用户总得给我一个使用文档吧,对不起,没有。那行,我自己摸索吧。我一直不明白扫描完了以后提取文字的按钮为啥一直在转动,是要我等待它提取完文字吗?可是我等了大概有半个世纪吧,也没看出来提取了啥,这个功能的想法是好的,用着是真糟心。
Bear

a、点击加号即可进入编辑笔记页面,并且自动弹窗,这点和印象笔记相同,整体干净舒适。首先让用户输入标题,标题大大小可修改。
b、输入完了标题,您想去输入笔记内容,这下有意思了,你怎么点都去不了,怎么办呢?只有点击键盘上的换行才能到达笔记内容编辑的部分。我想是不是我输入法的阻挠,把手机自带的原生输入法换成了百度输入法以后,这回行了。怪不得印象笔记弹出的不是原生键盘,而是你最常用的那个,真是机智啊。
c、点击返回直接保存笔记,个人认为这种设计对于中级用户来说可以接受,对于初级用户可能会造成误导,没有一个保存按钮,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d、点击右上角的信息按钮,会出现抽屉左滑,可以直接导出为多种格式的笔记,这点真是太体贴民心了,比如在做文档的时候你需要发给你的老板看,你总不能把你的笔记账号直接给他吧,能导出来是不是很有用。但是这是收费的,哈哈哈哈~想不到吧。
格志

a、点击一个格子就能编辑格子的内容,又是一个会直接弹窗的,有道云笔记啊,你看见了吗?
b、默认的模板是不可以删除的,但可以编辑,像一个标题一样,在内容区域可以输入内容,编辑功能没有其他笔记丰富,但是毕竟定位不同,它不需要太多的格式要求,这点就不苛刻了。
c、下滑可以关闭键盘,可以看到文字数,我输入了很多很多字以后,也没发现有文字限制,不太清楚这个文字提示是干嘛用的。
d、通过箭头可以直接编辑上一个或下一个格子的内容,很方便。
在写笔记的功能上,几个app大同小异,有自己的特色优势所在,也有让人忍不住吐槽的地方。综合来看,有道云的功能最丰富,但使用体验不佳。Bear设计简洁,使用体验不错,但是功能相对较少,印象笔记设计体贴人心,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
3、笔记管理
记录笔记的目的是帮助自己记忆学习,如果只管记而不拿来用,记录的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我认为记录以后,用户主要会做查找笔记,分享笔记,转成文档的操作,在这几点上做好优化,可以牢牢抓住用户的心,对你爱爱爱爱不完,哈哈。
印象笔记

a、前面说过有道云笔记会在用户创建笔记的时候提供笔记类型选择,但是实际上我选择了笔记类型以后,有道云也不会自动给我分类,创建完以后还是所有笔记都在一起,如果要分类,需要在新建笔记或者编辑笔记的时候手动移动到文件夹,而且这个操作还非常不好找,而印象笔记在这一点上就做的很好,在创建或编辑笔记的时候,左上角就会提示你把笔记分类,等到你需要查找笔记的时候,优势就出来啦,你可以通过分类笔记本来找到你要查找的笔记,有道也有类似文件夹的功能,但是放进去,不容易。
b、为了加强搜索,印象笔记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快捷方式,在笔记列表页,左滑即可跳出选项。被标为快捷方式的笔记,在标签栏中点快捷方式即可查看到。再结合之前说的,标签栏中的搜索按钮,印象笔记的产品为了用户能快速找到自己的笔记也是煞费苦心了。

c、编辑笔记的时候,印象笔记也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比如设置提醒功能,可以让用户对重要的笔记设置定时复习,加强学习等。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笔记。但是印象笔记没有导出笔记的功能,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也许印象笔记的产品觉得自己的东西无敌,不需要再通过别的形式来展现了,哈哈,此处又是瞎猜。
d、在笔记详情中,我们可以看到笔记创建、更新、大小、地点定位等信息,详细记录了关于笔记的所有信息,这是纸质笔记做不到的。
有道云笔记

a、有道云对于笔记的管理方面主要体现在文件夹,将笔记通过文件夹分类,快速查找到笔记,这和印象笔记的笔记本类似。
b、另外还有加星文件,也类似于印象笔记的快捷方式。说真的,也不觉得这样的功能有大作用。
c、还有标签功能要说一下,印象笔记也有。一开始用的时候,我还用过标签来分类,心里想着这相当于给笔记增加了一种属性,将来查找这个属性的笔记,就能找到相同类型的了。万万没想到啊,标签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导致我后来连标签叫啥都不记得了,干脆放弃了使用标签查找笔记的想法。
d、这个页面的交互逻辑是弹出新的页面,这7个类型按照次序从底端依次弹出,这个过程增加用户使用时长和跳转新页面让用户觉得跳转到另一个页面,给用户增加一定的心理负担,然后颜色搭配美感欠缺,感觉很随意的搭配颜色。

e、关于左滑,印象笔记是“加快捷方式、提醒、删除”,有道云是“分享、分类、删除”,更可以看出印象笔记在笔记的管理上依旧非常重视。这点我站印象笔记。
Bear

a、Bear起步较晚,功能不如前两者丰富。对于笔记的管理也只是在首页的右上角有一个查找按钮,用于查找笔记。笔记分类管理是必要的功能,相信Bear在之后的发展中会完逐步完善的。
b、笔记左滑可以对笔记有更多的操作,如置顶。这个设计可能与快捷方式,加星的功能差不多,为了快速找到用户认为重要的笔记,想到在印象笔记中,对于给笔记设置快捷方式的场合并不多,置顶未免不是一个好的功能,因为需要重点标记的笔记数量一般来说是不太多的,置顶既可以快速找到,又可以减少用户学习成本。
c、归档功能定位不是很清楚,给笔记归档以后会将笔记存到归档包中,归档以后呢,用户怎么管理自己的笔记?感觉这个功能只是将笔记从一个文件夹移动到另一个文件夹,有一些鸡肋。
格志

a、由于格志的定位更偏向于日记,所以在管理的时候相对要轻松一些。点击主页按钮即可查看历史所有日记,并且可以有多种查看方式,按照时间顺序,按照格子数量,按照问题类型,来查看写过的日记,这点考虑比较人性化。因为这款app的定位有一点像每日五问自我的感觉,敦促自己成长和进步,并以格子的形式记录下来。所以在管理展示上,也会突出这一功能的作用,这是特色功能。
4、导入笔记
4.1、印象笔记
a、印象笔记配合自身的剪藏插件,能快速将网页端的内容导入到笔记内容中(这个插件常常自己崩溃,哭),我的印象笔记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这类收藏。
b、与微信平台合作,可以直接将微信收藏内容发送到印象笔记中,这个也是比较方便的。
c、微博内容支持较差,收藏到印象笔记后排版不美观。
4.2、有道云笔记
a、这是有道云的一个重要功能,看首页分类就知道了,新建笔记的右边的收藏按钮,就是告诉你如何收藏来自微信,微博的内容的,另外还有链接收藏,系统收藏的功能。不得不说,这对于有收集癖的人来说(比如我,哈哈)是一项福利。
b、因为我没怎么使用过有道云的收藏功能,使用度如何就不做评价了。
4.3、Bear
这个功能藏得比较深,要在系统设置里才能找到,而且也没有说明支持导入文件的类型。毕竟这是一个小清新的应用,你最好只能使用我们预留的格式编辑,不然,哼哼哼。
4.4、格志
不说啦,不支持导入的啦。
5、导出笔记
5.1、印象笔记
我们不支持,我们只做最好的自己,哈哈。
5.2、有道云笔记
对于照片识别出的文档可以导出为pdf,而且导出按钮设置也比较容易找到,但是对于其他类型的笔记就不行了。
5.3、Bear
前面说过啦,导出功能很强大,可以支持导出为多种格式,TXT,MD,PDF,HTML,DOCX,JPEG,都不在话下,但是得充钱,哈哈!
5.4、格志
不能导出,一天得写好多格子呢,导出也没有必要啊,似不似?
6、云端容量
6.1、印象笔记
对于免费账户,一个月只有60M的容量,如果你有大量图片需要保存的话,你还是乖乖去升级吧,因为印象笔记总是给报容量不够,无奈之下我就升级成了标准用户,一个月有了1个G的容量,对于多数用户来说应该够用了。这里又要开启吐槽模式了,印象笔记近两年想要赚钱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了,哼。
6.2、有道云笔记
有道云就厚道多了,上来就给你3个G容量,像我这样以文字为主,使用图片数量不是很多的用户已经够够的了,国产软件就是有良心,点赞!
6.3、Bear
目前没看到容量限制。
6.4、格志
没有限制,想写多少篇就写多少篇!

如果说笔记应用是一个人,我会把他们比做什么呢?
1、印象笔记
事业有成的大叔,各方面都比较成熟,有自己的品味,看起来不是很容易变通。
2、有道云笔记
初出茅庐勇敢的小男孩,有瑕疵,有野心,想要做的很好,却有争议。
3、Bear
温婉个性的少女,认真接触你就能感受到她的诚心。
4、格志
舒适整洁的清新女孩,界面配色实在是太吸引人了,交互的设计让人觉得如动画般美好。
各有优势,最喜欢Bear的UI,格志的交互。

1、印象笔记
整体产品定位明确,功能齐全,设计合理,页面设计不是很符合年轻人的口味,有点古板。
口碑较好,占据很大的市场规模,但近两年过于追求盈利,导致产品本身停滞不前,没有跟上需求的进步,一家独大的优势渐渐失去。
2、有道云笔记
整体界面设计清爽,使用感受舒适,但不够细致,在用户体验方面还需加强。
3、Bear
整体使用流程流畅,设计简洁易用,如果再功能上更贴近人心,相信会是一匹笔记应用中的黑马。
4、格志
完全是被它的交互设计吸引,产品功能逻辑还需优化,大体上已让人满意。

第一次写产品分析,有很多不专业的地方,也有分析不到位甚至不正确的地方,欢迎路过的朋友们指正,多谢赐教!
下次我会写的更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