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展现场报道 #2018毕业展#
2018中央美院毕业季于5月8日正式启动,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同期开幕,共展出380名博硕士毕业生1200余件创作。

2018中央美院毕业季于5月8日正式启动,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同期开幕,展览一共展出2018届380名博硕士毕业生1200余件毕业创作,其中研究生院博士毕业生12人、各院系硕士毕业生 362人。2018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展现场报道(上)
以下是作品展示:
中国画学院

作品名称:彝女
作者:赵前程
导师:李洋

作品名称:闽南三月
作者:赵思萌
导师:李洋

作品名称:利剑
作者:张莉萍
导师:李洋

作品名称:幽居
作者:朱婉莹
导师:于光华

作品名称:惠风图
作者:尹梦月
导师:于光华

作品名称:听风吟
作者:解文豪
导师:于光华

作品名称:熙攘
作者:任洁
导师:于光华

作品名称:长生
作者:耿笑冰
导师:于光华

作品名称:其声颂太平
作者:张慧韬
导师:岳黔山

作品名称:影壁传薪记
作者:高祥恒
导师:于洋

作品名称:一天
作者:岳一川
导师:丘挺

作品名称:和睦
作者:王福生
导师:姚舜熙

作品名称:朝露
作者:张雪娇
导师:姚舜熙

作品名称:理想山水
作者:王慧之
导师:姚鸣京

作品名称:园趣
作者:何翔
导师:姚鸣京

作品名称:集
作者:刘若男
导师:唐勇力

作品名称:芳华
作者:乔伟
导师:唐勇力

作品名称:浮生若梦
作者:景婧恩
导师:胡伟

作品名称:陇上春山
作者:田帅
导师:胡伟

作品名称:大青山一家人
作者:张卉
导师:胡伟

作品名称:观山
作者:周娜
导师:胡伟

作品名称:C3-306
作者:刘圆
导师:刘金贵


作品名称:光阴的故事
作者:卢柬肿
导师:刘金贵



作品名称:父亲母亲
作者:刘德生
导师:唐勇力

作品名称:望
作者:李奕苍
导师:王晓辉


作品名称:墨语霓裳
作者:高义杰
导师:王晓辉

作品名称:大笙歌
作者:刘结锋
导师:毕建勋

作品名称:阿拉腾花
作者:丁乐
导师:毕建勋

作品名称:童趣 无隅
作者:庞啸晨
导师:刘庆和

作品名称:诗歌与少年
作者:李楠
导师:刘庆和
造型学院壁画系/版画系/油画系

作品名称:物能
作者:丁帆
导师:李辰

作品名称:存
作者:张玮
导师:王颖生

作品名称:觅色系列
作者:米中林
导师:白晓刚


作品名称:浮生系列 旅梦
作者:包绍华
导师:李洋


作品名称:轨季
作者:刘艺璇
导师:白晓刚



作品名称:星魂专卖店
作者:张慧
导师:唐晖 李洋

作品名称:屏保
作者:王岩
导师:吴啸海

作品名称:围城
作者:孟元
导师:孙韬



作品名称:浚县庙会
作者:徐盼義
导师:孙韬
设计学院


作品名称:食书
作者:黄姝
导师:宋协伟


作品名称:织植纸制
作者:熊艺
导师:吕越


作品名称:颜生
作者:尚莹
导师:王子源


作品名称:切开皮肉 粉饰身体
作者:张菁菁
导师:滕菲

作品名称:有数
作者:陈颖
导师:林存真
设计说明:规矩纹的立体化设计与平面化的应用,体现了对传统纹样现代化应用的思考。规矩纹自身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观点,其价值观与中国传统造物设计之间形成统一的整体。早期中国程式化造物设计下的规矩与规矩纹的研究与现代矩纹的设计应用不仅体现了古今对美的追求,也是自然科学、哲学思想的表达。

作品名称:救坐 健康预防按摩智能产品
作者:于思琦
导师:王沂蓬
设计说明:我们的身体是为运动而生的,而不是静坐。救座是款健康按摩预防智能产品,意在缓解久坐人群亚健康问题。弹力作用摈弃了传统支撑方式,通过打破静态行为持续性,促进肌肉运动,预防久坐疾病。拉力结构使穴位作用点时刻紧贴脊柱曲线,改善不良坐姿,缓解疲劳不适感。手机智能控制,模块化重组,满足个性化的功能造型色彩需求。

作品名称:Bad-Dog 事儿狗 独居青年生活解决方案
作者:张建宁
导师:王沂蓬
设计说明:陪伴机器人是一款针对单身独居青年的产品,通过产品系统给用户建立起一个微型社交,实现对用户生活的鼓励与监督,陪伴孤单的独居青年。


作品名称:从《海底两万里》开始
作者:杨慎之
导师:滕菲


作品名称:域
作者:彭策
导师:傅爱臣 滕菲
设计说明:古希腊哲学有云“美饰变化中的统一”,在由两个或多个色彩组成的色域中,能够使人心生愉悦的色彩搭配,称之为调和。当我们将一幅画经由图像处理器无限放大,它的“细胞”便会展现出来,这些“细胞”就是色点,从歌德的视觉残像论道蒙塞尔色立体的出现,西方形成了色彩调和论的两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此作品,以定量分析的方法讨论色彩三原色经过变量后相互之间形成新的视域的色彩调和关系的问题,并且借由三个点的关系延伸到一副具体的画作之中。


作品名称:星宿
作者:金雯
导师:吕越

作品名称:信息噪音
作者:尹慧婷
导师:刘波

作品名称:虚构的集会
作者:王涛
导师:滕菲



作品名称:藤变
作者:程玲玲
导师:江黎


作品名称:Mandala
作者:庄诗睿
导师:韩家英 马浚诚 曹倩


作品名称:子弟兵 情
作者:杨楠
导师:薛云祥 庞邦本

作品名称:制/服
作者:高羽婷
导师:吕越
研究生院

作品名称:行草罗大经《山静日长》 隶书《祥上乐陶 序》
作者:杨建虎
导师:邱振中

作品名称:无吉居陶印选
作者:杨建虎
导师:邱振中

作品名称:草书李白诗三首
作者:龙友
导师:邱振中
建筑学院

作品名称:承德避暑山庄清代乾隆盛期——原貌复原研究课题设计
作者:姚远
导师:吴敏

作品名称:龛空间的生命隐喻
作者:苏小芮
设计说明:最初发现龛空间和“生命”主题之间的联系,是受到王永平先生《南印度印度教神庙建筑》的启示,书中提到印度教神庙的空间构成以“圣室”的所在为中心,这个神圣空间有胎室、子宫的象征意义,其内部是一个幽暗静谧的场所,这与石窟等建筑形式的气质相近,同时它也有极为私密的一面,有美好愿望,也有可怕的诅咒,有意思的是,正是在那些外界力量的驱使下,在时间不断地雕琢下,私密的那一面才渐渐成形,成为你理想、敬畏、深信的一个轮廓。

作品名称:构建视野下现代 夯土建筑形式的创新策略研究
作者:宁杰
导师:丁圆

作品名称: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村落研究——以瓦伦西亚贝尼马克利特为例
作者:祝婕
导师:吕品晶

作品名称:运河文化遗址在乡村建设中作用研究——以通州张家湾地区为例
作者:谢林轩
导师:吕品晶

作品名称:总部办公建筑设计方案研究——以北京市未来科技城中建材办公园区为例
作者:时晨龙
导师:程启明

作品名称:兴隆县郭家庄的美丽乡村实践研究
作者:王一鼎
导师:王铁

作品名称:贝聿铭观展建筑空间构成研究初探
作者:郭书岑
导师:王小红

作品名称:当代消费社会城市商业街区界面活性研究
作者:孙东璐
导师:李琳

作品名称:一种草图:恩瑞克 米拉莱斯的拼贴摄影
作者:邵鹏
导师:何崴

作品名称:中国开发型居住区土地高效利用初探——以碧桂园为例
作者:汤磊
导师:王小红

作品名称: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村落研究——以瓦伦西亚贝尼马克利特为例
作者:孙琪
导师:何崴

作品名称:中国开发型居住区土地高效利用初探——以碧桂园为例
作者:汤磊
导师:虞大鹏

作品名称:包头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研究
作者:魏栋
导师:崔鹏飞

作品名称: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下的北京老城更新研究
作者:孟丹
导师:虞大鹏

作品名称:共存
作者:陈葳青
导师:王兵、程启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