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宫山博史的活字百宝箱(九)

Recommand
北京/设计爱好者/7年前/237浏览
小宫山博史的活字百宝箱(九)Recommand

明体汉字活字的开发 (连载系列第九篇)

五、上海的明体活字
 
1842年,清廷因鸦片战争战败,签订南京条约,被迫开放上海等五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上海本只是位在黄浦江西岸的贫瘠小村,自此一跃成为备受瞩目的国际都市。来到上海进行贸易的英国、法国及美国,掌握着行政权和司法权,发展出中国境内的治外之地──“租界”。
 
知名观光景点外滩(也称作“Bund”。在波斯语中,“Bund”是港口的意思)上的众多建筑物,是由上海发展而起的外国资本所兴建,年代主要集中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间。其中包括:展现英国在亚洲权益的英国领事馆(于1872年重建)、远东最大商社“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担任外资发言人角色的报纸“字林西报(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 Herald)”、上海房地产大王根据地“沙逊大厦(Sassoon House,现为和平饭店北楼)”、被誉为苏伊士以东最美建筑物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大厦(Hongkong &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建有美丽钟楼的江海关大楼(现为上海海关)等。
 
下面这张是外滩的照片,收录在1927年于上海刊行的《SHANGHAI OF TO=DAY》(Kelly & Walsh Limited发行)中。照片中央覆盖着圆顶的白色建筑物,便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的上海分行。前方飘扬旗帜的尖塔则是友宁大楼(Union Assurance Company,现为有利大楼),位在一旁的建筑物应是上海总会(The Shanghai Club,现为东风饭店)。照片右侧正是黄浦江。
 
另外,附带一提,Kelly & Walsh Limited设立于横滨外国人居留地的分店,以Kelly商会(Kelly & Co.)的名义经营书籍售卖、出版。



然而,至上海发展者并非仅限于外资;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教团也陆续前来上海发展。由于此时清廷禁止基督教传教,在无法直接传教的情况下,只能仰赖圣经和传教小册子,以文宣的形式进行传教。
 
1856年,亚罗号事件引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廷再度战败,在《北京条约》中同意西方传教士传教;因此,传教方式从以往的文宣形式转变为直接传教。有关汉字活字的开发,其最大的原动力与其归因于东洋学的发展,不如更为贴切地说,绝大部分是源自基督教对清朝的传教活动。
 
在国际都市上海有着什么样的明体活字呢?
我没能亲眼见过19世纪中期上海使用的活字范本册,所能参考到最古老的范本册是于1867年(清同治6年)发行的《SPECIMANS(“MA”为错字,正确为“ME”) CHINESE, MANCHU AND JAPANESE TYPE, FROM THE TYPE FOUNDRY OF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由宫坂弥代生小姐寻获。该范本册收录了以下文字:
 
Double Pica Chinese……汉字73字
Double Small Pica Chinese……汉字81字
Two Line Brevier Chinese……汉字73字
Three Line Diamond Chinese……汉字73字
Small Pica Chinese……汉字73字
Ruby Chinese……汉字84字
Double Small Pica Manchu……满文106字
Small Pica Japanese Hirakana……平假名136字
Small Pica Japanese Hirakana……平假名81字
Brevier Japanese Hirakana……平假名79字
Brevier Japanese katakana……片假名76字
Small Pica Japanese Katakana……片假名73字
Ruby Japanese Katakana……片假名82字





另外,基督新教循道宗传教士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 1836-1907)在上海所发行的中文周刊《教会新报》,在第16期(1868年12月19日发行)的内容中,置入了两页美华书馆的活字售卖广告,该机构为同于上海发展的北美长老会印刷所。前段所述的1867年范本册使用的活字与此篇广告相同,由此得知,当时可使用的活字是七款明体书体,共六种尺寸。

收藏《教会新报》杂志的机构很少,中国的收藏处似乎只有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资料室。其他则由大英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姜别利文库所收。日本方面,某间图书馆中也收藏着台湾出版社复刻的微缩版影本。然而,这份影本资料并无附上封皮,让人无从得知发行年份,且活字广告页面也遭到删除,内容并不完整。



美华书馆活字售卖的广告一共刊出八次,为不定期刊登。
二号活字共有两种造型,但在第七次登载的广告(第43期杂志,1869年7月3日发行),和第八次(第51期杂志,9月4日发行)中,删除了第一面左下角笔画稍细的二号活字,将原本第二面右上角笔画较粗的二号活字移至此版面。并将三号活字移动到原本排版二号较粗活字的位置,而原本三号活字的版面则空白。


美华书馆活字售卖的单位“号”,分别对应以下英文的称呼及Point数字:
一号……Double Pica……24 Point
二号……Double Small Pica……22 Point
三号……Two-line Brevier……16 Point
四号……Three-line Diamond……13.5 Point
五号……Small Pica……11 Point
六号……Ruby……5.5 Point
 
这则广告以“号”来标示活字的大小。在中文,“号”是量词,放在数字后方,用来表示顺序,意思等同于“No. ”,意为“第几种尺寸”。这和日后用来表示活字大小的单位“号”并非相同含义。这则广告以“号”为单位,在人员方面,美华书馆除了馆长以外,其他工作人员几乎都是中国人。此外,向美华书馆下印刷订单的客户绝大多数也都是中国人;对中国籍的职员和客户来说,比起使用英文单位,以“号”表示“活字尺寸”的方式,应是较为容易理解的作法。
 
下面这张照片是1875年迁至北京路后的美华书馆员工团体照(拍摄时间不明,应为19世纪末)。照片中一共有69人(翻印自书本,无法保证人数是否正确)。“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BOOKS STATIONARY”的招牌下方为门口,其稍右处(前排右边数来第八人)有一位蓄胡、拿着帽子的外国人,这位应该就是馆长。由此也可看出其余员工皆为中国人。



观察活字售卖广告上的多款字体,不难发现活字的种类涵盖了各种用途,包括标题、内文、旁注标记(Ruby),二号和五号的尺寸差距一倍,排版上可以作为内文和小字标注使用。在日本,为了开发、推行近代活字印刷术,经历了一段艰苦奋斗的时期;但在上海,却是在各种活字发展至一定程度的完备,才来进行蓬勃的印刷活动。
 
美华书馆在1872年也发行了范本册《PRICE RIST AND SPECIMEN BOOK OF TYPES》。此范本册著录于2013年旧书店——雄松堂书店的稀有书籍目录上。根据说明,内容收录了中文、日文、满文和乐谱。平假名活字范本共有三种,是以图片方式刊载,其活字尺寸和书体名称如下:
Small Pica Manyo--解字古体……140字
Small Pica Hirakana--解字草体……140字
Brevier Hirakana--简字草体……224字
 
“Manyo”系指万叶假名(*);“解字草体”是带有书法余韵的平假名;“简字草体”则影响着现代字体风貌的活字书体平假名。这本1872年版的范本册,其中收录的平假名和前述1867年的那本相同,但字数方面却多出许多。
 
(*)译注:万叶假名是借用汉字来表记古代日本语音节的文字。在日本假名尚未发明之前,日本人选用了数十个汉字来表音,是为万叶假名。
 


连载系列第十篇待续

〈注〉:本篇连载文章中未注明来源的图片,皆取自横滨市历史博物馆收藏本。



● 小宫山博史

从国学院大学文学系毕业后,便进入佐藤字体设计研究所。而后担任佐藤敬之辅的助手,学习字体史、字体设计等知识。于佐藤去世后,便继承该研究所,活跃于字体设计、活字字体史研究、书写体设计教育等三大领域。

经手的字体设计有RYOBI印刷机贩卖的照相排版书体、文字字体开发‧普及中心的平成明朝体、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中国科学厅标示用的特太平体明朝体、大日本SCREEN制造的“日本活字字体名作精选"、韩国的三星电子字体计画等。
曾任教于武藏野美术大学、桑沢设计研究所,现任阿佐谷美术专门学院的外聘讲师、印刷史研究会会员。佐藤字体设计研究所代表。着有《书籍与活字的历史事典》、《明朝体活字字形一覧》、《日文活字物语──草创期之人与书体》。

1
阅读原文
|
Report
|
1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