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后联想——第二章:人如何阅读
100 Things Every Designer Needs to Know About People
人如何阅读
—— 大写单词难读之谜 ——
- 人们认为全大写是大声强调的语气,也不习惯阅读,因此请尽量少用。
- 仅在写头条标题或需要引起用户注意时,才用全大写,例如用户删除重要文件前给他的提示。
案例一:【国家地理】板块分类使用大写进行强调

案例二:【Behance】通常采用字体大小和粗细进行强调,较少用到全大写。

—— 阅读与理解是两码事 ——
- 人经常阅读,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取决于此前的经验、阅读时的视角和阅读前的说明。
- 别指望用户阅读时能记住特定信息。
- 要写上有意义的标题,这是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 文章的阅读等级要适合你的目标读者,使用简单平易的短单词可以让更多人读懂你的文章。
案例一:无法让读者记住特定信息的反例

问题分析:我在“第一章:人如何观察——1.1眼见非脑见”的案例二中,提出过“banner上并没有显著的文字”,如果想要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还需要将视线转移到左下角,而通常网页上的信息很多,banner图轮播时很难让读者快速记住文章的主题,从而可能失去对文章阅读的兴趣。
相关的建议:
1. 如果采用banner轮播图的形式,最好能用醒目的标题体现主题,就像这样:

2. 如果采用列表图+简介的形式,最好能用无标题的图片+简短的标题体现主题,就像这样:

案例二:字体小大>符号>字体粗细>字体颜色>间距

相关的建议:
1. 当你想要告诉读者你的标题是什么,那它一定是用最大字号体现;
2. 如果存在同等于标题大小的主题,可加入各种编号①②...;
3. 重点想要让读者看到的文字可以加粗,就像你现在所阅读到的建议部分;
4. 颜色不宜太多,通常“红色”代表着强调,“灰色”代表着备注信息;
5. 如果上面这些都用到了还存在需要划分的内容,那就试试间距吧。
—— 人借助模式识别不同字体的文本 ——
- 衬线字体和无衬线字体的可读性相同。
- 不常用的字体和过度花哨的字体会干扰模式识别,降低阅读速度。
- 当人们感觉字体难读时,会把这种判断转嫁到文本内容上,认为内容本身难以理解或难以实现。
案例一:花哨的字体通常只用在logo、Slogan等体现主题的地方

案例二:几乎所有网站的正文都统一采用一种字体,就像你现在所阅读的正文内容。
—— 字号很重要 ——
- 选择足够大的字号,以方便各年龄段的读者阅读。
- 对于在线内容,应选择x高度大的字体,使字体显得较大。
案例一:推荐一个屏幕尺寸网站https://uiiiuiii.com/screen/

相关的建议:
1. 如果你设计的是一款基于ipad的软件,可以将设计稿放在iPad mini上查看效果;
2. 如果你设计的是一款基于手机的软件,可以将设计稿放在iPhone5上查看效果(或者至少要用iPhone6)。
案例二:同一类型的文字保持同一字号

—— 电子阅读比纸质阅读更难 ——
- 计算机屏幕上要用较大的字体,以减轻眼疲劳。
- 应该把文字分成几块,并且使用着重号、短段落和图片。
- 加大字与底色的对比度,白底黑字最易读。
- 确保内容值得一读,阅读问题归根结底取决于文章本身是否让读者感兴趣。
案例一:微信读书(个人认为只要纯色背景和文字有高对比度即可)

案例二:京东读书(不建议使用太鲜艳、非纯色的颜色作为背景,比如这些模式)

—— 每行字数较多时读得更快,但人们偏好短行 ——
- 行宽问题让人左右为难:你是应该迎合读者,使用短行分栏的板式,还是应该背其所好,使用长行单栏版式以提高阅读速度呢?
- 如果阅读速度很重要,就用较大的行宽(每行100个字符)。
- 如果阅读速度不那么重要,就用较小的行宽(每行45至72个字符)。
- 对于多页的文章,可以考虑用短行分栏版式(每行45个字符)。
//一个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半角标点符号相当于一个字符,一个汉字、全角标点符号相当于两个字符。
案例一:“2.2”中案例二,每行字符48个汉字+全角标点符号(相当于96个字符)
案例二:本文章每行字符50个汉字+全角标点符号(相当于100个字符),不信你可以自己数一下。
案例三:豆瓣web端阅读器,每行34个汉字+全角标点符号(相当于68个字符)

案例四:豆瓣 2017年度读书榜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