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作品集设计留学费用逐年增长的“紧箍咒”如何破解?五条方略帮你解围

北京/设计爱好者/7年前/93浏览
VA作品集设计留学费用逐年增长的“紧箍咒”如何破解?五条方略帮你解围

留学开销中占比例最大的部分,当然要数学费,英美各大高校几乎每年都会对学费进行调整,而且多数是上调学费。

留学开销中占比例最大的部分,当然要数学费,英美各大高校几乎每年都会对学费进行调整,而且多数是上调学费。

比如,普瑞特艺术学院最近更新了18/19年的学费情况:

部分本科专业学费:

1、18/19年:49,810美元/年

2、17/18年 :47,986美元/年

18/19年比17/18学费上涨了: 1824美元/年,约合11491RMB/年

普瑞特研究生学费:

1、18/19年:1,778美元/学分

2、17/18年:1,713美元/学分

以建筑专业研究生(每年需要修满28学分)为例,18/19年比17/18学费上涨:1820美元/年,约合11466RMB/年。

看过普瑞特艺术学院学费调整后,每年多花1W+RMB的心痛感是否已经成功引起你对学费上涨的重视?

那么看着学费逐年递增,除了坐以待毙,同学们还能做些什么来减少这种不利冲击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看今天的内容。

1. 做好长远规划

对学费的关注,不能只看当下,或者仅比较近两年的情况,而是从决定出国留学时就应该一直留心。

特别是那些刚上高中或刚读大学就有出国留学想法的同学,当下无法明确得知未来2-3年想要申请院校的学费会变化到怎样一个水平。

此时,只能综合考量近几年来学费的上调情况,然后初步估计到自己要出国留学时,学费将达到怎样的金额。

做这种预测的目的是,提前做好预算准备,避免拿到offer后经费过分紧张,导致留学无法顺利进行。

2. 充分利用助学金/学生贷款

面对逐年递增的留学费用,没有支付能力,或者想要减轻学费负担的同学,向学校的助学办公室寻求帮助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很多家庭只关注到学费上涨,并因此陷入生活煎熬中。其实,美国高校在增加学费的同时,也会相应提高助学金、助学贷款的数量。

与奖学金一样,助学金是学校、政府、校外组织的慷慨赠与,比如,帕森斯设计学院的所有本科学生都能申请美国国家和政府的助学项目;再比如,加州大学就曾拿出所收学费的1/3作为助学金,帮助那些因学费增加而陷入困境的家庭。

tips. 同学们在申请助学金或奖学金的同时,一定要清楚申请截止日期以及申请所需要的各项材料。

如果助学金仍然无法弥补留学费用增加带来的压力。同学们还可以申请学生贷款,美国联邦的助学贷款只给美国公民,留学生想申助学贷款只能找私人贷款方了。比如,帕森斯设计学院官方给出的以下网站:

3. 分期付款支付学费

为了缓解巨额学费给家庭所带来的压力,有的学校还接受学费分期付款,比如艺术中心设计学院:

If you choose not to pay the full amount of your tuition before the first week of classes, you will be charged a $75 nonrefundable installment application fee charge, and may participate in the Installment Payment Plan.

未能全额支付学费的同学,可以通过“分期付款计划”支付学费。学校将会收取75美金的分期付款申请费(不退)。www.vaedu.net/Zuoping

4. 打工做兼职

面对学费上涨所带来的压力,多数学生会选择在课余、假期找一份兼职工作。美国兼职薪酬在10美金/小时左右。

美国政府规定,留学生读书期间兼职时间每周不能超过20小时,即每周大概薪资为200美金,每个月大概有800美金。

如果兼职能坚持,且不影响学业,不失为减轻留学费用的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5. 拒绝拖延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这个大道理在留学中同样适用,这里所指的抓紧时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留学进度,尽量把留学申请进度往前赶,避免不必要的拖延和滞后。在校生(高中在读、本科在读),最好不gap,做到无缝衔接,不仅节省时间,还能在学费上省一笔。

其次,留学之后的学习进度。所有同学都不希望自己延期毕业,但是由于种种“不经意”的原因,很容导致学分修不够,最终重来一年的悲剧发生,浪费时间不说,留学费用成本也相应增加。

所以,留学时不要只顾着打工、玩耍而耽误的学业;更不要害怕学业压力大,选课太少,别人4年可以修完的学分,你却用了5年。

0
阅读原文
|
Report
|
3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MOVA 扫地机器人-活水版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