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差异化中寻找自我价值

北京/UI设计师/7年前/401浏览
在差异化中寻找自我价值

拒绝平庸,探寻自我价值。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扁平化趋势的普及,产品同质化的现象逐步显露。千篇一律的设计,很难去处达用户对产品特性的感知。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候我们会受项目周期的限制,有时候我们会受设计维度的限制,这两者都会影响我们对设计的判断。我们今天制定的保底方案,很可能明天就会被别人所取代。所以我们要拒绝平庸的设计,探寻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差异化设计。


差异化设计带来的惊喜


以毕业为例:13年走出校园,接到第一家公司的面试,它们要求求职者现场做题答辩,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EICO是一家注重创新体验的设计公司,它们更看重的是你的创意,而不只是执行上的技法。所以我将创新作为设计的突破点,尽可能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测试题(2013年)

题目:音乐界面(移动设备)

时间:3.5小时(0.5听题+2.5现场创作+0.5自述)

详情:音乐界面包含三个页面:首页+列表+Widget,现场创作绘制,视觉形式不限,工具不限。

考察:创作能力、时间规划、表述能力


图左:设计元素    图右:视觉设计


设计思考:接到命题首先要明确用户目标人群,它的定位是潮流青年,希望做出一些符合年轻人口味的差异化设计。视觉的关键词:青春、活力。方案采用以圆角元素为主,通过形体的相互叠加,创造出多变的视觉形态。颜色则以撞色搭配为主,赋予它糖果般的质感,让整体视觉看起来更有冲击力。在众多保守的方案中,这套视觉方案脱颖而出,融合音乐的主题概念,创造出了符合产品特性的差异化设计方案。


如何创造差异化的设计?


首先,做任何设计之前,我们都要了解我们的产品,明确产品的定位和目标。结合目标人群和使用场景,制定整体的视觉基调。其次才是创造差异化,而差异化设计一定离不开平时的设计积累,加强跨领域的学习,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设计视野。从自然到工业,从服装到绘画,每个领域都可能带给我们无尽的灵感。最后是多维度的思考方式,我发现当设计师接到不同项目时,经常会用自己固有的设计手法,去适配每个项目,最终导致流水线的设计输出,显然没有体现设计师的多维度思考能力。在设计时,我们应该深入挖掘产品特性,运用新颖的视觉元素,差异化的视觉形态,来提升产品的气质。


如果把当年的命题放到今天,我又会交出怎样的答卷呢?

PLAN A 创意源自对 “Aurora” 的一种信仰,人们释它为黎明的化身,用它魔幻般的笔触,涂抹着蔚蓝色的天空。北极光作为主元素,通过光的交织,色彩的叠加,让整体视觉幻化多彩。而形体间的切割,让原本看似单一的形体,注入时尚气息。

PLAN B : 光一直是我们离不开的一个主题,自然世界的光让我们看到破晓的黎明,人造光让我们沉浸在自我的假象世界,人们常常利用光来传递现在年轻人的张扬不妥协。M作为Music的首字母,将它进行抽象提炼,利用自身的型体特点与专辑结合,强化型体间的层次。流动的光晕元素,更像是舞台灯光的缩影,随着音律的变化而舞动,渲染音乐的氛围。

PLAN C : 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件普通的格子衫,简单的纹路,干净的色彩,而你是否发现它的魅力。格纹元素被时尚界定义为永恒的潮流,不同的色彩与格纹搭配,总能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高饱和的色彩运用,将原有看似文静的少女,让她变得更加时尚干练,赋予格纹元素新的活力。

PLAN D :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设计的进步,全面屏设计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LG的巧克力系列BL40e(如图2右侧),21:9 的超宽屏幕,轻薄修长的机身与高贵的气质浑然天成,算是09年最大胆前卫的设计。将修长美学与蒙德里安 的“新造型主义”结合,保证元素的抽象统一,创造秩序与平衡之美。

PLAN E : 圆点作为草间弥生与世界沟通的语言,她改变圆点的固有形态,在事物之间制造连续性,营造一种无限延伸的空间。圆作为这套视觉的主元素,在相对独立的图形中,通过视觉的语言建立起联系,达到秩序与差异的碰撞。

PLAN F : 作为极简主义的代表品牌COS,以简约作为自己的核心美学。冷棉这套方案,延续COS的纯净配色,提取高阶的色域,使整体视觉看起来更加简洁明快。而大量留白的设计手法,让文字与型体间有了更多的沟通。

无论是当年的面试,还是音乐模块的探索,我们要的结果不是妥协,而是实用的创新方案。项目的积累、设计方法的总结,这些都是帮助我们提升设计效率的途径,而不是用来固化我们思维方式的陷阱。当设计遇到瓶颈时,一定要学会多角度的思考,发散自己的创意思维,探寻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设计方案。








5
Report
|
3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装东西Packing.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