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WORKSHOP : 从“上津计划”到“意识形态设计”(下)
意识形态设计的品牌实践
(文)郑中







对上津古镇未来的设想与对目前上津的合理定位,我们的提案定义在:上津计划。标志部分有五个方案,是通过之前的意识形态讨论而确定的五个方向,同学们为之努力两个晚上,我必须尊重大家的付出,决定全部展示。从意识形态设计的角度,五个方向也是五种意识,多类别形态,图形设计与系统设计结合获得的。下面是每个方案简短的分析。
------------
“上”即“上哪里去?”
“津”即“津津有味”
“古”即“传统”
“城”即“古镇”
------------
方案一:行为即品牌
这个方案主要是在大胆尝试“非图形”与“非文字”的标志设计,也验证着:上津品牌设计是系统问题。在现场带着意识去寻找形态的同时,我们发现“进入古镇”这一行为就是很好的形态。只要找到我们与大家的“意识共鸣”就可以把大家自然带入这座古镇。



核心广告语:一“新”一“老”,古镇的城墙是这一时代感的分界线,那就保有古镇的“老”,在古镇的外围打造以古镇为核心的“新”城。让“老”有味道,让“新”的有特色。


“进入上津”怎么去提取形态?电脑键盘上的“Enter”键成为“进入”的行为,“Enter”键的形态与古镇“靴子形态”巧妙的相似。那么,从东西南北不同角度去看古镇的“靴子形态”,产生的自然生长的变化,可以把“上”、“津”、“古”、“城”四个字提取出来,这样就自然生成了品牌视觉系统。这个方案最大的亮点是在设计品牌系统,而非图形本身。


“上”即“上哪里去?”为古镇的交通系统,用蓝色表示。
“津”即“津津有味”为古镇的农副产品、食品、餐饮系统,用苔藓的青绿色代表。
“古”即“传统”为古镇的社会活动与节庆节日系统,用红色表示。
“城”即“古镇”为古镇的文化遗迹与旅游配套系统,用城墙灰色表示。

系统的辅助来源于“古镇基因”的城墙砖的形态,把民宅与城墙的砌法与结构走向加以整理,产生系统的辅助。

方案一总结:
情感意识:深刻的感受到:古镇需要的不是品牌,而是品牌系统。
形态选择:古镇城墙“靴子形态”与“Enter进入键”
设计方法:行为感知方法,行为即品牌。
------------
那条路的弯曲与幽静,
在我们看来是生活的困苦,
但却是当地人的常态,
他们在教育我们:
我们本可以这样的活着。
------------
方案二:更宏观的形态
上津古镇的宏观形态是秦岭中的山体形态,用更宏观的角度去诠释古镇与山水之间的关系是值得尝试的。在古镇周边的考察发现:民宅之间距离很远,有的距离一座大山,有的是间隔几座大山,他们依靠步行在山间行走。那一刻,山间路的形态是打动我们的。能够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本身就非常伟大,它的直接、自然、纯粹、原始的不染尘嚣也就是我们要去古镇的理由:去寻求人心的那片自由与安静。这种先宏观后微观的观察方法,让我们沉浸在其中。





方案二总结:
情感意识:那条路的弯曲与幽静,在我们看来是生活的困苦,但却是当地人的常态,他们在教育我们:我们本可以这样的活着。
形态选择:秦岭中的路,生活的路,宏观中那一条条线:等高线。
设计方法:宏观到微观、从微观感受宏观。
------------
哪位老人的回眸一笑,
是我感动的,
那笑是真心的、
自觉的、笑到我心里的。
------------
方案三:一个有情感的品牌
在古镇中我们见到美丽的弧度,水道的弧度、城墙的弧度、古瓦的弧度、山的弧度,而那个下午在油菜花田中那位老人的回眸一笑,深深地打动我们,那一笑,笑到我们心里,老人的微笑也是弧度,这弧度让我们瞬间忘记其他的弧度,用弧度来做一个有情感的品牌吧。


核心广告语也就这样的:一个会笑的古城,上津。应该能说到大家心里。





方案三总结:
情感意识:笑指人心,一个会笑的古镇,上津。
形态选择:山水的弧度,城墙的弧度,微笑的弧度。
设计方法:典型的意识形态设计方法。
------------
本分是那杆秤,
安稳是那理发馆。
------------
方案四:特色中的特色
古镇的“靴子形态”的城墙是特色中的特色,是中国保存完好“靴子形城墙”古镇的少数甚至是唯一的一座。靴子有“四平八稳”寓意,“鞋子”在湖北方言中与“孩子”谐音,有“繁衍生息”、之意。这特色中的特色,是必选的可行性方案。







方案四总结:
情感意识:本分是那杆秤,安稳是那理发馆。
形态选择:城墙的靴子形态与“上津”字体。
设计方法:特有形态提取与文字设计。
------------
笨的人不可怕,
可怕的是心懒。
------------
方案四:包容
这座城墙伟大之处是它包容着古镇的一切,有人们的生活、居住的老房子、每棵大树,每一口井,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那就把城墙的包容感做出来。用城墙的形态与文字结合,把每个古迹设计出来,连在一起,传达古镇城墙包容的概念。
这个方案虽然完成度不高,但在整个实训的过程中我相信他学到的最多。你说你不适合做设计,我问你适合做什么?你说你不清楚,我说那就坚持把这个小事情做好,不然做什么事情都会轻易放弃。只有用心就是设计,笨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懒。希望我的刺痛会影响到你,这也是尖荷行动的最大意义。




方案五总结:
情感意识:包容。
形态选择:城墙与古镇形态。
设计方法:形态提炼与图形文字设计。
------------
茶与豆豉的包装设计,
都是不刻意的、
少干涉的,
自然发生与生长出来的设计。
------------
意识形态设计的包装实践
意识形态设计作用于包装设计,也是对现有包装设计反思基础上来展开的。当下的包装设计多在做为包而“包”,“装”腔作势的因素十分明显。而意识形态设计最终一定是影响社会创新,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对上津的豆豉和茶叶做包装实践。

石瓦豆豉包装,用意识形态的设计方法,建立豆豉包装与瓦片的形态联系。在塑封工艺的过程中加入一次定型的工艺,形成瓦片的形态。首先是强调传统的老工艺。其次,情景再现,豆豉晾晒在房屋瓦片上的情景。最后,非过度包装的理念之下,用透明的塑封袋来还原产品的本来样子。这样在没有改变原有包装工艺与产品工艺的前提之前,只是改变塑封时的一个弧度就达到了创新的价值。




天蓬山茶是上津最大的茶厂,我们的现场考察也是老总亲自陪同的。他是在外打拼多年后回来回报自己的家乡,真的就是这样,也是这样做的。他对古镇的规划、茶的种植、茶的品牌打造、尤其是产品的包装有独特的见解,我们不谋而合。他说我的茶不需要过度的包装,只用纸就够了!我记忆深刻。所以,我们选择当地的“楚纸”作为包装的材料,用最最简单的方式来做设计。
茶与豆豉的包装设计,都是不刻意的、少干涉的,自然发生与生长出来的设计。这也是:“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与“自下而上”的自然发现是同等重要的。



包装设计总结:
情感意识:不伤害、少干涉、自然转化。
形态选择:瓦片与楚纸。
设计方法:形态自然转化与客户理念、需求分析。
------------
旅行和帮扶结合、
公益与物物交换结合、
内心的收获与独享宁静结合、
感受生活与行动感知结合。
------------
意识形态设计的社会创新实践
我们理解的社会创新是用设计思维去介入,影响更多人一起参与的,未来可成为社会环境或形式创新的事件、社会活动或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未来的设计一定是具有起义精神的社会性行为,它是以传统品牌设计或介于传统之上的新的设计行为。针对上津古镇,从意识形态设计的方法入手,最后走向社会性事件的实践。


洗衣节
“朝秦暮楚”的水系本是古时候的商业路径,金钱河是上津古镇重要的水路和交易场所。现场的考察,河边有很多村民在洗衣服、说家常、欢笑嬉戏、玩水。这样的情景是记忆深刻的。我们设想做一个“洗衣节”,就像“泼水节”一样,成为来古镇旅游或是感受这种传统洗衣方式的事件,把这个节日变为当地特色的社会性节日。还可以把节日时间设定在“牛郎织女”相会的日期,这样洗衣、泼水、游戏、相会等一些系列事件就在古镇上开展。


水上市场
上津的新规划是在金钱河边正在修建沿河公路,未来这条公路和傍边的水路一定成为上津最为热闹的地方。试想在这里组织一个水上市场,来还原古时候的商船贸易,成为古镇一道特色。它的社会性表现在:解决古镇村民交易的同时也满足水上市场事件的发生,一定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另外,上津古镇下设十六个村,村与村之间的距离都很远,他们之间的贸易与物物交换也不方便,但各个村子是有水路链接的,利用水上市场也可以更好的链接村与村之间。用一个巧妙的社会性事件达到环境与情感的链接。


古镇书局
从“文化下乡”和“艺术下乡”的角度,利用古镇的老房屋建立一个古镇书局是必要的。有“碧山书局”早期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这个场地可以文化交流、古镇历史研究展示、古镇电影公放、各种传统祭祀活动等,这个现场对于古镇来讲就必不可少和尤为重要。


画房子
四月份,学校的同学就要到古镇去写生。可以转换一下我们写生的媒介,把在纸上描绘切换到实体房子上,把古镇的房子变成多彩的建筑,要比现有的“乡村墙体广告”要美好的多。这样的多人群的社会创新事件,可让古镇迎来观光者,甚至可以成为电影拍摄的选地。这种“艺术下乡”的社会性事件可以参考日本的越后妻有村,它的经验可以是这种社会性设计的代表。



物物交换
我们再尝试城里人穿着统一的服装(红马甲),甚至一样的汽车,带上我们可以交换的物品(食品、文具、衣物、种子等)与古镇上的村民交换,更重要的交换对象是深山中的村民,你可用搭乘顺风车的方式,带他们去想去的村民家,减少他们一天的步行路程,然后可以交换到村民的鸡蛋或其他原生态有价值的东西。这原本是一项公益的社会性行为,在山区是成立的。旅行和帮扶结合、公益与物物交换结合、内心的收获与独享宁静结合、感受生活与行动感知结合。



上津丸茶
天蓬山茶场最大的特色是:气味交融。在茶园中分布种植:玫瑰花、牡丹花、各种药材,它们之间的味道可以相互渗透。如何保有这种气味的长久是要解决的问题。在上津古建筑的墙体上我们发现“包谷壳”与“泥土”混合后的特种材质,我们大胆尝试把它用在茶叶的包装上,形态的发现与特定需求自然结合,用设计思维实现材质的合理的利用。“上津丸茶”的概念就巧妙的诞生了。


中国抹茶古镇
在上津镇天蓬山茶场的考察,发现种植的环境(小气候)、土壤、茶品的味道,最重要的是茶场的维度:北纬33-36度与日本的宇治抹茶的产地极其相似。所以,打造中国抹茶第一古镇的想法自然产生。
社会创新设计总结
我们用一个更好理解的方式来解释这样的设计,在实战的最后,我在思考如何去拍摄“集体照”,同样的意识形态设计方法的运用,换衣服的方式来拍摄吧!男女换、大小换、款式换、色彩换,我自己固有认为不适合自己的衣服,在别人看来是更适合,用这样的行为打破对自己穿衣的认识,让行动与事实再次评价自己,寻找自我更大的可能性。简单的一个行为,却在完成一个有趣的实验。一张极其普通“集体照”却在教育我们:打破自己,大胆尝试。这就是意识形态设计的更具体表现。好的设计,也一定可以是好的教育。


写在后面
这是一次设计实战,通过实验新的设计方法来完成的,同时坚持现场经验的重要性,大量的寻找有用无用的设计形态,用设计语言来转化,参与社会性事件的设想,让行为和事件成为品牌本身,而非固有的图形和符号。这只是两天两夜之间发生的事情,也是在忙碌过程中的匆匆整理,有错词、错字、错的理念。它就是一次尝试,请大家不要要求太多,作为抛砖引玉,接下来还会有更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期待意识形态设计方法可以作为目前设计教学方法的新补充。
感谢!长江职业学院老师和同学的辛苦付出与包容!
感恩!尖荷行动武汉站活动的成功举办,兄弟们、师生们,辛苦啦!

2017年3月27日
郑中 于 武汉天河机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