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设计周——考察、游记
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各个分会场,关于动画、产品、互联网、文创、画展与设计赛,设计趋向于多元化,领先于经济基础。
9月23日考察地点:首都博物馆与国家博物馆

重要展览:汉唐代服饰、民间雕塑、古代钱币、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受赠礼品展、【乾隆南巡图】长卷数字展示、丝绸之路与俄罗斯民族文物。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展品是1973年5月希腊副首相尼古拉斯·马卡雷佐斯赠予周恩来总理的仿古小口陶瓶,这个陶瓷的制作使用了传统的烧制方法,从表面的质感来看,烧制的时间较长,工艺精湛,陶罐虽小,但极为厚重,寓意中国与希腊的外交关系越来越成熟稳固。
【丝绸之路与俄罗斯民族文化】

在丝绸之路与俄罗斯民族文物的展示中,在丝绸之路主线以北的土地,是俄罗斯民族领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俄罗斯族的历史就是俄罗斯领土开拓的历史。在那个时候,俄罗斯移民大量出现,使丝绸之路沿线以北地区产生了多民族化的现象。在这一地区,俄罗斯族的部落渐渐定居下来,并产生相应的民族文化。
9月24日考察地点:朝阳区798艺术中心与侨福芳草地
当日下午,798艺术中心艺术节开幕式在火车头广场举办,参加开幕式的有全国各地设计师与艺术家,这次主题系列展“深·呼吸——大地生长”,象征着中国文化发展铮铮日上,很实际的从日常生活出发,希望从能源的改变中展现艺术创造力。
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曾梵志《散步》主题系列展在这里展出,从曾梵志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后的作品到一举成名的《协和医院》《协和三联画》系列绘画作品,再到现在的抽象主义,完整的记录了曾梵志的艺术生涯。从他整个艺术生涯的绘画作品中,我们总能感受到曾梵志敏锐的洞察力与大胆的社会批判。
在艺术绘画中,表现力确实很重要,让我最震撼的是曾梵志的《协和医院》《协和三联画》系列作品,这些油画夸张的表现出了协和医院医生与病人空洞的眼睛,用鲜红和冷白为主色调,看起来极为沧桑。
(这一系列作品展览中不允许拍照,所以没有曾梵志的作品照片)
这些作品是曾梵志在1992年画的,也代表了他的早期绘画风格,这时他刚从湖北美术学院毕业。画面中有独立活动的病人,还有病人较为乐观的一面,病人井然有序的在医院食堂排队买饭,还有的病人正在输血还悠闲地抽着烟,还有病人按照顺序去护士办公室领取他们的药品,预示着病人逐渐走向康复。画中的人物、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病人及家属,他们的头和手都被夸张的突出、夸大~这一系列的绘画作品也奠定了曾梵志后来的“面具”系列作品的绘画风格。

当日下午5点左右,我们来到朝阳区侨福芳草地。
走进侨福芳草地,就深深的被他的建筑设计所吸引,天台为透明的钢化玻璃制作,与巨大的金属柱子进行拼接,显得很大气,并且在设计中采用了绿色思维,倡导环保的新理念。每层楼都有雕塑品,有一个全身红色的大胖子俏皮可爱,在中央吊桥的上方还吊着一头成年红牛,显得极为气派与庄重。
9月25日考察地点:77文创圆 创8艺术8北京艺术毕业季 南锣鼓巷
77文创园是由一个旧工厂进行改造而成的艺术中心,这样我想起了武汉的403国际艺术中心,由武汉锅炉厂改造而成的漫行书店与剧场,既保留了老建筑的特色又融合了现代的设计思想,节省建筑材料,绿色环保,对于倡导设计的多元化很有意义。
在77文创园的负一楼,有汉字之美创意设计国际论坛暨的展览,这些作品对文字进行创意的设计,并赋予其一定的文化,与产品设计相联系,和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这幅作品:心之所“相”/千思 由设计师黄海北设计
设计师以“想”字为主线,结合英文THINK进行设计,把TIHINK的单个字母进行变形并拆分,构成“想”字的笔划偏旁,寓意时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相互融合。而且还使用了水墨的表现形式,边缘比较虚,中间实,很有趣味感。
在北京艺术毕业季(原中法大学旧址),我们看到了由北京市各高校优秀毕业生的原创作品在这里展览,。从油画系的油画作品到设计系的室内设计与产品设计,看完他们的作品之后,深深地感觉到我与其他高校学生的差距,当我们的软件技能不相上下的时候,拼的是创意思维,尤其是当我们在日日夜夜做设计的时候,肯定会有一定的审美疲劳。设计的目的是把事情变得更简单,把生活变得更有趣。

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各个分会场,关于动画、产品、互联网、文化创意品、画展与设计大赛,让我们看到设计正在趋向于多元化,设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改变,方便大众的生活。
而好的设计应该引领着时代向前迈进,作为设计师的我们一定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