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问题:设计研究
内容大纲:1、定性研究的价值 ; 2、目标导向设计研究的过程 ; 3、人物(用户)模型的力量、构造以及目标我们下次再说
设计研究
在上一篇文章(数字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我们知道了目标导向设计对产品的重要行。目标导向设计不仅仅是产品成功的关键,它也能够回答定义和设计数字产品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的问题:
1、用户是谁?
2、用户在试图实现什么目标?
3、用户如何看待他们要实现的目标?
4、用户认为哪种体验具有吸引力并且值得的?
5、产品应当如何工作?
6、产品应该采用何种形式?
7、用户如何与产品实现交互?
8、产品功能如何能最有效地组织在一起?
9、产品以何种方式面向首次使用的用户?
10、产品如何在技术上实现易于理解、让人喜欢且易于操控?
11、产品如何处理用户遇到的问题?
12、产品如何帮助不常使用或者生手用户实现其目标?
13、产品如何为骨灰级用户提供足够的深度和力度?
对上一篇做过简单的总结后,我们要更深层次的看待目标导向设计,它对产品的影响无处不在,不管是前期的调研还是后期的用户挖掘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是如影随形。在今后的文章中我们将会专门回答以上问题。
OK,废话不多说,抓紧时间进入本次正题。
任何设计成果的评判标准,都要看产品最终满足用户或委托开发组织需求的程度。不管设计师技艺多高超,多有创造力,如果没有清晰而详细地了解其目标用户、问题限制及推动设计的商业或组织目标,那么这个产品的成功机会不大。
我们仅仅筛选一下从市场调查之类的定量研究得到的数字和图表,很难轻易地深入把握这些主题。这种行为和组织知识需要通过定性研究方法收集。定量分析只能回答那些少数简化轴上的“多与少”问题,而定性研究能够以丰富多元的形式回答“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等问题,真实反映人类现实情况的复杂性。
对于帮助我们理解产品的领域、情境和收受约束的方式,与定量研究不同,定性研究更加有用。它比定量研究更快速、更简便地帮助我们发现产品用户和潜在用户的行为模型,还能帮助我们解决以下问题:
1、产品现有和潜在用户的行为、态度与能力
2、待设计产品的技术、业务和环境情境,即产品的领域
3、目标领域的词汇和其他社会问题
4、已有产品的使用方式
定性研究也有助于设计项目的进展,为设计团队提供可信性和权威性方面的依据,让团队对目标领域和用户关切达成统一认识。
相比之下,定性研究方法实现更快、成本更低,并且更有可能为重要的问题提供有用的答案,从而产生优秀的设计。说了这么多的定性研究给我们产品带来的好处,难道定量研究对产品就没有一点贡献吗?肯定不是的 ,只是在做定量研究的时候,考虑到人类的行为异常复杂,变量过多,更复杂的消费者数据可能还包括消费心态学和行为变量,如态度、生活方式、价值观、意识形态、风险厌恶和决策模式等,所以我们无法只依赖定量数据来理解。
用户研究有益于市场研究,在描述用户行为和潜在需求方面,定性研究几乎始终是不二之选,也是收集行为知识的最有效工具。行为知识能够帮助设计者为用户定义和设计产品。然而,量化数据在设计研究中也并非一无是处。例如,市场建模技术能够准确地预测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接受程度。因此,市场建模技术是评估产品可行性的宝贵工具,也是说服管理人员开发某个产品的有力手段。
根据之前说的,我们知道目标导向设计对产品设计的重要性,而定性研究在目标导向涉及实践中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大致内容如下:
a、启动会
尽管项目启动会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研究活动,却包含了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设计师聚集利益相关者提出初始关键问题的好机会:
1、产品是什么?
2、用户是谁?
3、用户最需要什么?
4、从业务上来说,哪些客户和用户最重要?
5、设计团队和商业上面临何种挑战?
6、谁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为什么?
这些问题看起来很基本,但这么做不仅能让设计团队深入了解产品本身,还能了解产品利益相关者、用户,以及会面临的设计问题。
b、文献综述
在访谈利益相关者之前,设计团队应该查阅内部资料,如:产品市场规划、品牌策略、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技术规范和白皮书、竞争性研究、可用性研究和指标,以及用户论坛存档或数据。以此为基础,设计针对利益相关者和主题专家提出的问题。
c、产品/原型和竞争者审核
产品设计团队检查产品的现有版本或者原型,以及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大有帮助的。如此一来,设计团队能够树立一流尖端的意识,为访谈期间的问题增添动力。这一过程可以让设计团队能够熟悉当前产品对用户而言有哪些优势与局限,总体上了解产品当前的功能范围。
d、利益相关者访谈
任何新产品设计的研究工作都应当从了解产品的业务环境和技术背景开始。多数情况下,产品设计(或再设计)是为了实现一个或者多个商品目标(赚钱是其中常见的)。设计师有责任在开发出解决方案的同时,又不会忘记这些目标。
我们从利益相关者那里收集某些类型的信息尤为重要,如:
1、产品初期设想——和盲人摸象的故事一样,你可能发现,每个业务部门对将要设计的产品,看法都略有不同,都不太完整。因此,必须把这些看法与用户和顾客的看法协调统一起来,若有严重的分歧,要做到实时跟进、监管。
2、预算和日程计划——能够对设计工作的范围进行现状核实。
3、技术限制和机遇——对技术可行性的坚实理解,要理解该技术蕴藏的商机有助于规划产品的方向。
4、商业驱动——设计团队要理解商业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
5、利益相关者对用户的看法——同用户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可能有一些重要的真知灼见,有助于制定用户研究计划。
理解这些问题及其对设计方案的影响,有助于设计师更好地开发出成功的产品,也有助于在设计团队、管理人员和工程团队之间发展出共同语言和共识。
e、主题专家访谈
借助主题专家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几点:
1、主题专家通常是专业用户。他们对产品或领域长期经验,意味着他们可能已经习惯了当前的交互。
2、主题专家知识渊博,但不是设计师。
3、主题专家在复杂或者专业领域必不可少。主题专家对用户角色特点的了解,对复杂领域中用户研究的规划非常关键。
4、确保设计过程中能够得到主题专家的帮助。
f、客户访谈和用户访谈
在访谈客户时,要了解以下内容:
1、购买产品的目的。
2、当前解决方案中遇到的难题。
3、购买正在设计的这类产品时的决策过程。
4、在安装、维护、管理产品时的角色。
5、产品所在领域相关问题和词汇。
用户访谈时,要了解以下内容:
1、用户何时、因何原因以及如何使用产品。
2、用户角度的领域知识:用户完成工作需要知道的信息。
3、当前任务和活动:包括现有产品需要完成和不能完成的。
4、使用产品的动机与期望。
5、心理模型:用户对于工作、活动的看法,以及对产品的期望。
说了这么多的目标导向研究以及定性研究,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其实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做这么详细的安排,按照一个标准的流程来做,但是用户研究是好设计的关键,用户研究是设计的重要基础。花费时间规划用户研究,并在开发周期的合适阶段采取恰当的技术,产品将会最终受益,同时也可以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进行各种访谈和研究有助于设计师真正理解用户及其需求、动机。一旦基于定性用户研究及其产生的模型建立了坚实的设计概念,可用性测试将成为评判设计是否有效的高效工具。
目标导向设计研究过程在初期是举足轻重的,若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还是要做到尽善尽美,对后续工作的开展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OK,本次关于设计研究的分享就到这里,关于构造人物模型、基于场景设计、设计需求以及产品框架的搭建和提炼等等,我们后续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