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场景假设的页面功能设计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内容日趋同质化
该如何在交互和操作上做出变革和升级
本文可能需要20分钟以上的时间阅读并加以思考,正文总计1207字。

这里做下名词解释,方便阅读:
用户场景——无需多解释,假定一个产品使用环境,针对特定人员和环境做出假设,针对性的设计产品。
页面功能——顾名思义页面上需要设置些什么功能。
功能页面——例如音乐app一般都有的播放器页面,这样一个页面一般都做播放器功能。(这样解释可能有些多余,但是一般设计都是对应用进行功能分区,然后进行对应的功能页面设置。)
好的,正式开始正文。
所谓基于功能页面的设计,基本上就是对应用进行功能区划,例如:用户资料页,主页面,分类页等。然后把相关的功能排排坐,放进去就拉到。
听起来似乎没有问题?emmm,问题先不说,先说说这样做的优势。
优势:
1、开发有同类型产品的时候,可以参考进行功能分区,做到快速页面分配和功能配置。
2、功能分区明确,利于后续的迭代与升级
3、交互变化不大,有利于降低用户学习成本
本来这边应该有个例子的,太晚了,实在不想写了。自己领悟吧。
劣势:
1、产品同质化严重
可以说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内容日趋同质化,在交互和操作上做出变革和升级是相对简单的,如果在内容上没有区分度,交互上还去模仿,又该如何杀出一条血路?
2、无法利用好产品特色与特定人群沟通,核心用户粘性不够。

优势:
1、针对特定用户人群特定应用场景开发,适用性更窄,但是核心用户粘性更高。
2、区分化设计,异于同类产品。有利于产品在用户来源渠道不足的情况下生存,即产品核心向。
劣势:
1、可能对部分用户不够友好
2、 产品无法应对多个复杂场景或者产品过于复杂,执行效率低下。
3、开发周期长,开发风险大

如果说常规的应用设计是适用于大部分人的大米的话,那么基于用户场景的设计,则是只属于少部分人的蛋糕。
然而我们要明确的是愿意为产品付费的永远只是少部分核心用户(特指服务类应用),基于可能付费的用户去优化这本身没错。
But,but,but
一般用户才是产品的核心,一般用户数量庞大,一般用户的评价决定了产品的实际价值,虽然可能他们并不付费。
所以在构建产品的时候应该以一般用户的基本体验为下限,必须保证一般用户的基本体验,然后再去满足核心用户的特殊需求。

1、一般用户是用户体验之基石
2、核心用户是企业利益核心
3、基本交互由一般用户导向
最后举个例子,王者荣耀这款游戏的游戏性能优化。首先这是一款从前优化非常差的游戏,很吃cpu,然而单核优化emmm。它首先对oppo r11进行多核心优化测试。Why?不排除一部分原因是商业合作,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使用同样性能手机的用户中,oppo手机的用户充钱是充的最多的。
再后来为什么又针对普通用户也进行了优化?王者荣耀这款游戏的基石并不是那少部分玩家,而是大量的不能流畅运行游戏的中低端用户,正是由于那么多用户基数的支撑,才会使它成为一款现象级游戏。最终引入了氪金玩家,尤其是我这种并不玩的,然而不得不玩的人。没有时间去玩游戏,但是为了拿英雄只能去氪金em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