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运营设计开始前,你在想什么?
一篇关于在电商运营类设计开始前的思路梳理的文章。作者总结了,自己平时工作中实际会用到的一些小方法和小观点。通过视觉推导和思路的梳理,才能清晰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样动手设计时才能高效的落地一个页面或者是普通的banner的设计。
从毕业后开始进入电商的设计圈子里,摸爬滚打的从一个职场小白变成一个发芽的小树苗了也!
是时候改总结梳理一下关于电商运营类设计的思路和想法啦!
算是整理自己,同时也把一些小方法分享给更多的天马行空的同道中人.........

通常我个人的设计过程通常分为2部分:一是前期的视觉推导,二是正式的元素组合设计排版。
然而实际上咱们的工作中是会多一个审核和修改的环节。
所以工作中项目时间也相应的分为3部分:前期会用一点时间来梳理视觉推导,加上中间真正设计的时间总和占整个项目总时长的3分之2左右。
因为设计审核存在偶然性,所以它的时间也是3分之1,一旦发生较大出入需要修改时,那么还有3分之一的时间来调整,也不至于把自己逼到绝境上。当然如果正常一次性通过,就可以直接进入下一个阶段,时间也是非常充分的。

我个人觉得设计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所以我一直以来在真正的开始动手做之前,我都会先通过一系列的感性的联想然或者无厘头的假设,然后静下来整理出最终的可行的方案,最后再开始动手做。我把这个前期整理过程叫视觉推导,并且我自己已经习惯了用这种方式来梳理思路,来为给自己将要做的工作一个假设的目标。

例如上图,这是我们平时非常容易接触到的页面Demo是这样,页面的结构非常的简单,头图加团单。所以这时主要的设计工作集中在头图部分。
首先是看到这个文案后——我看到了2串文字——再看到是中英文结合的——然后是{逸丝风尚}是个店铺——是美发造型的店——然后副标题是卖点
通过和PM的沟通了解到这个活动的背景是:PPT 扒拉扒拉八啦。。。。。。。。
这个时候,脑袋里面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它是美发造型类的——它是时尚的——它是有品质感的——它在结构上第一屏必须露出至少1个团单——我希望它有点灰调的感觉

(上图素材全部来自于花瓣上,觉得设计的很棒,只是为了说明观点,无其它用途。)
通过了解,顺着脑子里模糊的不确定的印象,找一些与这个印象相似的参考或者一些元素、可能是酷酷的黑调的、可能是青春时尚一点的、或者文艺一点的、也许还需要一个时尚的或者帅帅的或者是日韩的模特撑起画面的气场。总之,就是要,为你的想法找一些感觉类似的素材,来更具体把你脑子里模糊的形象表达出来。

(上图素材全部来自于花瓣和海洛创意上,觉得设计的很棒,只是为了说明观点,无其它用途。)
经过之前的发散思维的过程,会积累下一些素材,觉得合适的模特或者是美发工具等等相关的元素,然后静下新来开始做减法,梳理出最终想要的风格,逐一的把他们归纳出来,包括 整体风格 大感觉的参考 配色上参考文案设计排版上的参考 或者选用的素材的参考。让自己在心理知道接下来,我要做成什么样的东西。
同时,如果时间充足的话,也可以把这个用来和PM沟通,让你的需求方也有个大概印象,知道你将要做什么?这样双方达成一致后,再开始做,一方面提高了设计过程的效率,另一方面也防止PM后期来和你撕逼!因为我们前期已经沟通好了的,做完了再改,你当我们前期的工作是白做的吗?我们是有沟通的物证的!不像是口述或者电话沟通这种没有证据!PM:dog:是狡猾的老狐狸,只会根据我们的设计成品指手画脚。所以!对付他们,我们小设计师只能保存沟通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