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解读系列专访-林韶斌:从耳濡目染到匠心独运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汕头/设计爱好者/9年前/27481浏览
“茶”+“艺”解读系列专访-林韶斌:从耳濡目染到匠心独运Homepage recommendation

适逢“2016靳埭强设计奖大赛”火热征集中,今年的设计主题为“茶”,站酷网特别策划“茶”+“艺”大师解读系列专访,听大师聊茶艺,帮你打开全新的创作思路 ,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聆听吧。

3b57580989dea84a0e282bebd082.jpg



适逢“2016靳埭强设计奖大赛”火热征集中,今年的设计主题为“茶”,站酷网特别策划“茶”+“艺”大师解读系列专访,听大师聊茶艺,帮你打开全新的创作思路 。第二位大师,我们邀请到出生于茶乡,对功夫茶,从少时的耳濡目染到如今的匠心独运,他年纪轻轻,却已获400余项国内外设计奖项的——林韶斌老师,众人追捧的四款茶品设计,背后的理念究竟是什么,跟随记者一起来解读吧~

 


专访嘉宾介绍


林韶斌,纽约ONE CLUB会员,深圳平面设计协会会员,HIII国际创意联盟理事会员,2011中国创意50强。

一直专注于品牌策略及商业设计,多年来为多个知名品牌提供创作服务, 主要服务行业有饮料、食品、书店、酒店、餐饮、茶叶及化妆品,其中包括:统一企业、鲁花集团、健力宝、VIPABC、半山书局、润元昌茶业、心林茶舍、红星美凯龙等。

已获400项国内外设计奖项,其中包括纽约ONE SHOW金奖,香港海报三年展金奖,美国Graphis 金奖、银奖,台湾平面设计奖金奖,俄罗斯Best of the Best 金奖2项,Pentawards 包装设计奖银奖3项,洛杉矶CA奖,布尔诺双年展公众奖,肖蒙海报节,意大利设计周全场大奖,香港HKDA 银奖2项及铜奖3项、香港亚洲最具影响力银奖2项及铜奖2项,KTK金奖2项,GDC银奖及提名奖,东京TDC,纽约TDC,德国红点奖,德国IF设计奖。

并五十余次入选国内外著名设计与艺术展览,同时上百件作品发表50余本设计专业书籍。

 




站酷网:你在国际及亚太区设计、广告竞赛中获得百余项专业设计奖项与荣誉,涉及的门类包含海报、字体、标志等等,作为一位多面手,你的设计成长之路是怎样的?


林韶斌:我是半路出家的,读的是计算机专业,但从小自己就喜欢画画,因此毕业之后从事的第一份工作并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工作,而是做了一名美工,接着我把更多的时间和兴趣投入到了学习设计类软件上。由于自己缺乏美术基础的学习,所以只能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一开始对设计的理解并不多,以为学会软件就行,但随着与更多设计师交流,才渐渐明白其中的精髓,与此同时,也培养了深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和目标后,自然就渴望得到更好的成长,因此也不断的尝试去更好的公司,那时的我并不在乎工资多少,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前途是不会因为短期的几百块差距而受到影响。


后来有机会参观许多大赛的展览,看到优秀的作品我总是很激动,也期望获得认可,于是开始尝试参与各种设计竞赛,庆幸的是这条路还算比较顺,第一年的时候就获到了中国茶叶包装设计的金奖,还有奖金,大家的认可给了我很多信心,激励我一直坚持走下去。




站酷网:有人认为中国的茶文化高深莫测,你怎么看?你对茶的最初印象是怎样?


林韶斌:因为我出生与成长在潮汕的家庭,从小就对工夫茶有一定的认知,对茶最初的印象其实没那么深,就是觉得解渴,小时候还会加糖才喝。长大后才渐渐学会了泡茶,一边喝茶一边听着老茶客在讲述茶的故事,渐渐懂得了茶与茶的区别。目前我还没完全参透其中的精髓,但我理解的茶是日常生活中承载了许多传统文化的故事,很讲究心情与时间。

 



站酷网:你设计的第一款与茶相关的作品是什么?当时的你是否也一筹莫展、无从下手?你又是用什么方法来打破僵局的?


林韶斌:第一款茶相关的作品叫唐茶轩,也忘记当时是否一筹莫展了,那时候,我是先从字体设计入手,将汉字的笔划拆解出来,重新再做组合上的尝试,最后将唐字推演变成一座茶轩的建筑。

 

 


下面,林韶斌先生的四款别具匠心的茶品设计及设计理念呈现给大家~



一 《心林茶舍》




站酷网:心林茶舍是一家以潮汕工夫茶为经营理念的茶舍,你是如何围绕着潮汕文化及工夫茶文化的理念进行创作的?


林韶斌:因为自己从小就成长在潮汕文化与工夫茶的生活之中,接触项目的时候,前期会与客户进行大量的沟通,同时那时他已经在装修茶舍的外观和内空间,时而也会过去现场看,我希望自己出来的设计能与建筑、与空间融合成一体。






 

站酷网:《心林茶舍》在茶品包装上有哪些突破点?包装设计反响如何?


林韶斌:在包装上,受潮州的木雕窗花启发,因此在包装上的图案和字体进行了激光雕刻的缕空处理,经光线照过的时候,会产生光影效果。包装设计的反响挺好的,为客户获得了众多奖项,也受到媒体的采访,拉动了品牌的宣传力。更有消费者为了买包装盒而购买了茶叶。





 

 

二 《老舍茶行》


af3f58099265a84a0d304f9717ad.jpg



站酷网:老舍茶行的字体创意似乎与建筑有关,你是如何在设计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你平时会关注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吗?


林韶斌:老舍茶行所售的主要产品是云南的古树茶,当时就想着怎么将品牌形象与茶农结合,最后是尝试了字体与家宿建筑的结合,而且字的边缘做了许多破碎的效果,希望能体现出茶的朴质感,并与印章的调性相符。平时也没有过多刻意的去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但相对保持有一定的兴趣和热爱。



 

站酷网:有人认为,包装品质与包装成本往往成正比,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对包装成本,你有哪些心得可以与大家分享?


林韶斌:对于包装的成本我也是有与客户之间讨论,因为大多茶包装所用的材质是纸类的工艺盒,但我另辟蹊径选择木质,是有原因的,第一,纸质工艺盒在少批量的制作时,成本是更高的;第二,通常人们收到礼盒类的茶,在喝完茶之后就会把盒子扔掉,造成极大的浪费,并且特殊的工艺对环境的破坏也挺大的。所以我会尽量运用设计使包装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希望客户能将包装留下来陈放其它产品,并且我们会考虑成本,最终的造价也不比普通工艺纸盒贵多少。


 

 

 

三 《粗茶淡饭》



站酷网:这款设计曾获东京TDC、GDC、KTK、香港DFA、台湾金点奖、北京标志双年奖、中国元素等大奖,这个品牌有怎样的故事?品牌的视觉形象创意思路是怎样的?贯穿整个品牌形象的核心元素又是什么?


林韶斌:粗茶淡饭是一家农家有机产品的品牌,无添加,健康。同时也想表达一种理念:人的生活应该简简单单,粗茶淡饭就好。

品牌的视觉形象思路是想尽量的将农家气息给表现出来,因此用了粗糙的线条组成字体及图形,核心元素是粗茶淡饭的四个字。


 


站酷网:粗茶淡饭四个字像干草编织而成,品牌LOGO是如何构思的?


林韶斌:标志以粗糙的线条像干草一样编织成了<粗茶淡饭>的中文字,在字体上的创作主要体现在打破原字体的笔划数量,仿佛像农家外围的竹围,用一支支的细小竹枝编织而成,虽然比原来汉字的笔划重复和增加了许多,但仍然不影响字的识别。同时还画了只小鸡,点缀了整个乡土气息的生动画面,给人带来想像的空间。

 

daf058099335a84a0d304f5096ab.jpg

 

 

 

四 《一缕茶香》


c2ae58099ec3a84a0e282b93c6f6.jpg



站酷网:在你看来茶香是什么样的感受?你是如何将抽象的感受转化为具象的设计,有什么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吗?


林韶斌:当一个人的心在足够平和的状态下去品尝茶时,他就仿佛在一个静谧的空间,一杯茶的茶烟缓慢升起,因此用垂直的一条线将这种很抽象化“一缕茶香”的感受给表现出来。

 



站酷网:你是怎样用包装设计来诠释一缕茶香这个品牌的?为何会选择镂空的包装形式?有什么特殊寓意?


林韶斌:一缕茶香将所有文字信息及小插画都设计在标签上,从正面贴至后面,也充当了包装的封条。缕空的那些小圆点都是火烧出来的效果,洞的边缘都有受高温影响后残留的痕迹,这很好的表现出碳焙铁观音时碳焙的制作工艺,与此同时,透过镂空的空洞,仿佛能闻到茶的味道。

 


 

 


站酷网:你与KTK结缘是在什么时候?参加过全球那么多大赛,靳埭强设计奖带给你的体验如何?


林韶斌:我是在2011年参加了KTK,靳埭强设计奖给我带来体验就是有机会能跟一群年轻的设计师站在同一平台竟技,可以学到许多新的想法,能让我保持年轻的心态。



 

站酷网:靳埭强设计奖每年都是以中国传统元素为大赛主题,你如何看待这种赛制设置?哪一届的大赛主题让你印象深刻?


林韶斌:我觉得很好啊,可以区别于国外的比赛,同时又鼓励自己本土的传统元素的传承和探索。最有印象的应该还是自己有参与的2013届,当时的主题是“相生”,我凭借字体设计“粗茶淡饭”获得专业组“银奖”,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有参与才会思考,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

 

 

站酷网:站酷曾整理过“靳埭强设计奖”的历届获奖作品,有设计师会留言表示看不懂某个获奖作品,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在你看来,如何优化观者与创作者之间信息传达不对等的状况?


林韶斌:我个人理解设计奖大多就是在鼓励做一些比较前瞻性的创作,它不是一个大众化的展览,而是年轻设计师互相学习及探索的平台,也许对于当下的大众接受度不太符合,但可能也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对于如何优化观者与创作者之间信息传达不对等的状况我觉得是每一个竞赛的自我定位问题,要面向更多观者的接受就也许得考虑评选出来的作品更具市场实效性,但目前国内这方面的情况还不成熟。

 


站酷网:在你看来,什么样的作品会比较吸引评委老师?创意与表现手法相比,哪个更重要一些?


林韶斌:我觉得有创新创意的作品比较吸引评委,但同时具备一定的故事内涵,经得起推敲。创新与表现手法我觉得都重要,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有不同的优势。



ac475809a0bca84a0e282b6b1de7.jpg


 

站酷网:你认为设计说明对作品而言很重要吗?在字数被限定的范围内,最应当表达清楚的是哪些信息?


林韶斌:相对我来说,我很少希望通过设计说明来表达自己的作品,我希望作品本身自己会说话,不需要过多的解说。




站酷网:你的作品大多古韵十足,但是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快消品的身影,比如对老坛酸菜包装的改造,你做了怎样的考量?


林韶斌:其实我们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偏大众市场化的,只是在业内传播具有一定的文化古韵比较受欢迎。而面对老坛酸菜的包装,我们更多是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做优化和升级,原本的感觉不能改变太多,若改动过大,相对客户来说是重新推广一个新产品,风险极大,同时又会丢失了原有产品的消费群体。所以我们考量的问题不是创新、改变、颠覆,而是优化、升级。



 

站酷网:你有自己的设计团队,你怎么看待当今年轻的设计师们?请对站酷的设计师们提点建议?


林韶斌:对于当今年轻的设计师,我觉得比起我们以前更容易获得好设计的学习方式,拥有更高的审美能力,但相对又比我们碰到的竟争会更激烈。因此建议爱这一行就做好这一行,踏实,认真对待。



                       

“2016靳埭强设计奖”火热征集中,征稿延迟至2016年10月31日17:00,请抓紧时间投稿。

更多资讯请关注站酷网合作专题:

http://www.zcool.com.cn/special/ktk2016/


                                              
                                          
                                                                                    专访记者:姜雨雯      视觉设计:王凯


438
Report
|
419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