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技术给绘画带来一场革命-不看就OUT
人类的文明史可以看作是一部由机器逐步取代人的双手,让大脑解放出来的历史。随着绘画软件技术的大力发展,绘画这个行当也在机器的日新月异下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如果美术教育,美术学院还不寻求变革,还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很快,一些只具有“传统绘

“
人类的文明史可以看作是一部由机器逐步取代人的双手,让大脑解放出来的历史。随着绘画软件技术的大力发展,绘画这个行当也在机器的日新月异下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如果美术教育,美术学院还不寻求变革,还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很快,一些只具有“传统绘画思维”和“传统绘画技能”的画家们就面临了淘汰。
”

陈惟 | Lorland
幻想艺术插画家
个人网站:chenwei.artp.cc
一个潜心研究了10年数字艺术创作和教学的大学教师。对美术教育怀着一种近乎执着的热情。其作品风格华丽,唯美,获得了国内外众多奖项,除了为暴雪,腾讯等知名机构绘制过插图外,在全球幻想艺术的各种展览中也频频亮相。《Imagine FX》(英)《Faeries》(法)《Exotique》(澳)《Expose》(美)等多国专业媒体上陈惟的作品也广泛发表。
近日来,一款名叫Ostragram的俄罗斯团队开发的在线图片处理平台火爆了。

这个平台需要你注册一个账号,然后你可以上传一张照片,和一张效果图,之后就能帮你快速地生成一张风格独特的现代绘画作品。

因为和以往的任何处理软件都不一样,这个平台可以生出相当逼真的作品,而不是一种效果不好的照片。因为,它不是以前简单的图片叠加的处理模式,而是采用类似人工智能的基于神经网络算法。

我在著作里曾经提到,人类大脑的思维分为抽象(左脑逻辑)思维、形象(右脑直观)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三种基本方式。
人工神经网络就是模拟人思维的第二种方式。这是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其特色在于信息的分布式存储和并行协同处理。虽然单个神经元的结构极其简单,功能有限,但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网络系统所能实现的行为却是极其丰富多彩的。
虽然,本文不是讨论什么人工智能的问题。但是却印证了我在好几年前就提出的一个概念:
绘画发展到以后就不是用笔画出来的了!
当然,在以前我这么说,你会说我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其实在很多年前,我就开始在用粗糙的PS软件进行类似概念实践的时候。比如:

我在教学中采用逻辑拆分的原理来教初学者画头像,基本一两次就能完成风格成熟的作品。这就是机器思维在处理绘画问题上的实用性。
因为我的知识和实践不断告诉我:
总有一天某些类似的画家会消失,而画家这个职业却不会消失,但是必须进化成另外一种形态的“生物”,具备全新的技能和思维。
我们来看看一些机器完成的作品吧!

一张如此粗糙的照片完全不用什么摄影专业技能,经过处理瞬间就变成了高清的绘画作品。日常的照片仅仅是提供了创意,而大师的作品作为过滤的素材。

关键是同一张素材经过简单的PS调色以后就可以制作出完成不同的作品!


经过处理的风景照片已经达到了超现实主义大师的水平,并且任何局部绝不雷同。还可以成系列!

画风景的画家要小心了,如果一张笔触和创意兼备的作品只要鼠标一点就能完成。你以前所受到的数十年的绘画训练是不是值得你反思。



可以非常轻易地给目标对象添加特定的质感。并且完全复刻原始的造型。

在平面设计里的插画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古代的拜占庭的镶嵌画复活在动漫里了。完美的再现!!

如果给对象赋予特定的质感,细节刻画简直不是问题。

个性化的UI,标志设计也就是一点鼠标就能完成,并且你可以用这个模板制作无数个类似的。

梵高复活在猫咪上。笔触完美细节自然!

星海诚的动画也赋予了梵高的灵魂!!

每个人都可以对梵高借尸还魂!

梵高也不再是向日葵画家了,变成了狗熊画家:)


任何大师都可以被复制!

曾经在画展上看过类似的现代油画,请问,如果我用这样的制作的图片打印到画布上,再填色,效率是不是很高?

这种复杂的图图再也不是问题了!!


摄影的后期也有了巨大的突破!!


动漫的表达形式也能获得无穷的扩展!!




每个人自己就是自己的作品!!用自己的照片作为独特性的来源,再在PS里做点个性化的处理,然后一过滤就产生了美丽的插图作品!

千百年来,画家们一直受着工具和材料的困扰,使得他们的创造力无法解放出来。一个传统画家要花掉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绘画的基础训练和工具材料的熟悉上面。
唯一能拯救这一切的就是新技术和新观念!
有人说:用软件这不就不是绘画了吗?
还有人说:感觉很作弊的样子!
还有人说:和手绘相比价值不一样。
还有人说:不能达到手绘精度和尺寸
还有人说:还是要扎扎实实地练才是王道
。。。。
而我只想说:100年前,很多新事物出来的时候,挑战了人们的旧观念,以上的说辞更是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从虚伪的道德上进行攻击的。

比如摄影术刚面世的时候,很多的画家,艺术评论家就把摄影当作洪水猛兽。结果100年过去了,为何类似摄影这样的新事物不但没有在层层的误解和打压下消失怠尽,反而繁荣昌盛,更有意思的是,为何绘画这种受到摄影挑战的行业也没有土崩瓦解,反而进化成了现代艺术的百花齐放呢?
答案在这里:
因为新技术符合人性!
一切能够发展起来的新事物都具备让人的功能外化的特点,能够满足人性“偷懒”的本质。比如:汽车不能帮你锻炼腿脚,但是却可以帮你节约时间和体力。EMAIL当然没有书信那么诗情画意,但是却能够让你更加直接地和这个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即时联系。或许会感叹今不如古,人情冷漠,节假日一个短信就表示问候,但是真叫你“梦回唐朝”,你或许一辈子就门口几个朋友。
那些骂技术的,不敢面对新事物,新观念的人,本质上是不能面对一个变化的世界,在他们的眼睛里,世界必须是一尘不变的,任何改变所带来的挑战,他们都会拒绝,不愿意承认,反而逆流而行。

如果我把提问变成传统武术对步枪的诘责,你肯定会觉得荒谬至极:
这不就不是战斗了吗?
感觉很作弊的样子!
和徒手搏斗相比价值不一样。
还是要扎扎实实地练马步才是王道
战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杀人,能杀人就是好的武器,谁管你用枪还是用炮。
同样,绘画的最终目的就是制造图片,能制造就是王道,谁管你用软件还是你自己画。对你自己来说,或许过程更重于结果,但是对于客观的世界来说,结果永远是必过程更重要的衡量标准。

曾经看过汤姆克鲁斯的一个历史剧《最后的武士》。那些明治初年的武士不愿意放下弓箭,拿起步枪归根结底不是因为什么狗屁气节,本质上是一帮行业垄断者不愿放弃其利益。所以他们最后傻乎乎地用马队去冲机枪,其结果可想而知。
虽然,剧情渲染得很悲壮,但是明眼人一看就感到可悲至极。
至于“不能达到手绘精度和尺寸”
你又忘记了可以打印到画布上,再填色这套在当代写实油画届人人都会用的手段。

所以,陈老师在最后要说的是:
我们做美术的,不能守着所谓的传统一尘不变。不变就是死路一条。一个现代的画家必须具备很多别样的知识和技术。终生的学习,终生的进步。
而美术学院,如果还在拒绝科学,拒绝新的教学模式,拒绝新的观念和技术,那么美术学院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必定是死路一条。
未来的美术学院如果不开始图像编程的专业,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术学院。未来的美术学院如果还在教人花几年时间在铅笔和画布上,就是在误人子弟。未来的美术人才,如果只能无脑画图,那你等于在见证机器逐步代替你的过程。
如果你能有全面的见识,设计的思维,能够独立策划和完成美术项目,能够用各种新技术来实现你的图像艺术,那么你对路了!
最后回到CG。学CG不是为了实现某一种风格,而是为了应对大部分风格!你本着这个目标去学,你就是未来的CG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