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记忆,情绪记忆
设计视觉的高层次是引导情绪的。
当然文字,也会引导情绪。
你读完这个文章,起码出现三个图像。
法字。
蒙娜丽莎的脸。
还有,
你想过的那个人。
- 我常用一个恶梗来迅速问人,
一个"三点水"旁加个"来去"的"来",
读涞[lái]。
那么一个三点水旁加个"来去"的"去"呢???
(一定要快速的问,效果最佳)
- 中国字在大脑中的记忆,
优先级是先保存图形化的。
而惯性化的视觉记忆最会骗人!

- 如写一个字,盯它半天,
会发现越看它越不像。
大多数人上小学就发现了这种现象。
因为小学生抄写字的作业多,
写的慢,视觉停留长。
越长大写的越快,这种现象也就少了。
- 我们大脑为啥会有这种反应?
我又不是学生物的,生理知识我不擅长…
我只是启止设计的设计师而已。
那么我从视觉角度来分析一下。
中文字是图形字,英文字是音标字,
中文字会读不见得会写,
别人写出来的,你也不见得会读。
英文大多数,
会读的情况就会写,
看到的也基本会读。
凡是图形,大脑的视觉记忆是奇妙的,
当你认知到一个图形字的时候,
大脑开始启动记忆,
但是当时视觉停留长的时候,
大脑是这么考虑的:
啊,眼睛在上面停留这么长是为什么,
难道是对我的记忆产生怀疑,
那我赶紧再检索一下,
不对啊,应该没错啊。
还在看,我再检索一下。
不对,这字就是这么读啊。
还是在看!
我检索出好多一样的字呢,
我复核一下,
没错啊。
还是在看呢,
我再查…再查…再查…再查…
唉,不对啊,
这字原来记忆中是这样吗?
是吗?
不是吗?
…...
"自我怀疑"是大脑的本性。
一旦陷入这种自我怀疑的误区,
原本对的不再是对的。
原本好的也不再是好的。
人生亦是,爱情亦是。

- 字体是静态的简单图形,
复杂图形是地图,
我们记忆地图也是,
所以迷路了要相信第一直觉。
然而,
大脑对动态图形的记忆是另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是超高级的,
科学上对于大脑的人脸识别
好像也研究的不太明白。
我肤浅的认为,
当我们试图努力回忆印象中的某张脸,
越努力想,
越想不起来。
当我们不刻意去想,
这个人却浮现在眼前。
因为大脑记忆人脸是情绪化的动态表情,
这正是回忆迷人的地方。

比如,
你能想起蒙娜丽莎的微笑,
却怎么努力也想不起最爱人的笑颜。
- 首先,
你钟意那人的笑颜里微妙表情太过于复杂,
大脑用视觉记忆储存不过来。
所以用情绪储存了。
- 其次,
你发现,
见到想见的人,
你会格外愉悦。
- 而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画,
都说笑容好神秘,
这也就是达芬奇画作的伟大之处。
用静态图像
让千百万人拥有了千百万种的视觉情绪。
- 设计视觉的高层次是引导情绪的。
- 当然文字,也会引导情绪。
- 你读完这个文章,起码出现三个图像。
法字。
蒙娜丽莎的脸。
还有,
你想过的那个人。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