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洲——驰骋设计路上的一匹黑马
——这就是李兆洲。年仅36岁,却已身兼多职,驰骋于设计行业中。
笑侃当年奋斗成长
回顾童年,李兆洲称他和大多数设计师一样,从小就热爱画画。小时候,有数次上课画画被抓的经历,所幸这一切并不能打击李兆洲对绘画的热爱,他还是一如既往画画,临摹。虽然家人极力反对他选择美术专业,但是他倔强的个性不愿轻易屈服,在高二的时候得到一个机会进入绘画班,他毅然决定当了一名艺术生。
出生于教育世家的李兆洲也在家庭的影响下无奈读了师范院校的美术专业,教师这份职业太多的局限性让这个向往自由的年轻人心存不甘,安逸的生活无法抚平年轻人躁动的心灵,那年暑假,他瞒着父母从山东老家来到了广州,起初是为了旅游,想体验一下南方的生活与环境,结果他来了就不想离开。广州的文化、风俗、建筑以及生态环境都深深地吸引了他,他认为这是一座有朝气有生机的城市,即使是冬天,南方依旧绿树成荫的生机盎然,让人心情放松。于是,留在广州发展成了李兆洲最初的动力。
通过人脉资源和经验的积累,
不曾停下的脚步
回忆起单枪匹马初到广州的经历,满满都是辛酸泪,他说在最穷困的时候“坐公车,全身上下仅剩一块二,只好把几张零钱叠的厚厚的,偷偷的塞进投币盒”说到这句话的时候,他笑了,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仿佛当年所有的辛酸已经幻化成如今成功的沉淀。“我从不后悔来广州,我唯一后悔的是来得太晚了。”广州虽然工作压力大,不如他在教书的工作安逸,但他认为生活条件太好、太安逸,未必是一件好事,很多像他这样从外地来的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打拼,必须要依靠自己,必须逼迫着自己往前冲,往往这样才能有更好的作为。
这刻的李兆洲刚刚停下了一天的奔波工作,他的脸上带有一丝倦意却依旧保持着奕奕的神采。他笑笑“还要赶下一场”也许就是对设计行业的这份高度的热情一直支撑着他一路往前走。正如他说的“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一个高度,可以停下休息了,那他一定开始在走下坡路了”,这匹驰骋在广告行业的黑马从未停下自己的脚步,丰富的经历就是他的马鞍,年轻的心不曾停下折腾。
设计师不仅做设计
谈及初初创业那几年,李兆洲说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创业的过程没有人指路,很多经验都是在挫败中获取。他说“摔倒就要找出摔倒的原因”,他深刻地意识到设计师不仅仅需要设计,设计师若想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需要专业的设计素养,还需具备经营管理能力,策划能力,理性的思维。不能满足客户的作品即使再出色也不是好作品。当今的设计师虽然可以随性张扬,但是也不能天马行空,因为公司有既定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而这是一切都是设计的基础。这些经验是通过李兆洲一步步摸索出来的。
李兆洲称公司的招聘并不太看重学历,而是看重能力与悟性。他有一颗年轻的心,喜欢与年轻人一起工作,他说跟与自己年纪相近的人交流的更多是经验,而在年轻人的身上他看到了无数的可能性,他能从中汲取到年轻人的智慧。他用了一个新词来描述90后的性格——“个我”,主张个性以及过于自我,越来越多学习艺术的学生无法接受别人否定的目光,容不下一丝批评,这种思想尤其阻碍他们在这个设计圈子继续发展,设计行业从来不缺乏否定的目光,如果90后能坦然地接受各种眼光各种观点,谦虚学习,那他必然会更容易融入设计圈子。李兆洲说自己这些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年轻的时候做事相对冲动,而现在能把很多的事情都看淡了,困难挫折也好,成就也罢,处事不惊也是一个设计师需要具备的素养。
协会的创办在于实现双赢
问及当今设计行业的状况,李兆洲简短有力地回答“杂、乱!”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无论是市场架构还是工作人员的技术资格都缺乏标准,导致行业混乱。
他与高校的关系密切,在与一些高校教师交流时发现现在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存在很大的问题,而且很多刚出来工作的设计师会发现学校的知识与实际需求是脱轨的,学校的教学并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而由于工作压力大,薪酬微薄,设计行业的人才流失也十分严重。这些问题都急需解决。既然行业环境需要改善就必须要有一个先行者,他从业多年身边积累了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不安分”的他主动承担起了这个责任。终于他想到一个让大家各得其所的方法。
李兆洲创办了广州青年设计师协会,他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整合多方面的资源,把院校与公司联系起来,起到一个教育与技术交流的作用,改善设计行业的生存环境,减少人才流失。目前协会已经招揽了许多设计行业的佼佼者并且和许多高校合作实习项目。企业缺乏人才,人才又找不到工作,创办设计师协会的初衷就是想实现企业与人才之间达到双赢效果,让毕业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行业,让行业能发现更多有潜力的好苗子。这样通过平台整合,就能间接性改变设计行业的杂乱无序的状态,让多方受益。这么一个设计师协会得到了业界的广泛支持。广州青年设计师协的成立标志着广州设计行业的进步,希望它最终能真正起到规范行业标准,协助培养人才的作用。
虽然经历得比许多同龄人丰富,但李兆洲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个传奇。他的微信个新签名是“弯下腰来,只为有一个抬起头来的机会”这也是他的人生观,肯低头肯孜孜不倦地追求,每个人都会是一匹一鸣惊人的黑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