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章】我是怎么“看”的
设计师在看了大量的参考后,如何化为己用?
原文作者:Pablo Caro
我们都知道设计师们都喜欢逛一些视觉类博客或者上花瓣、pinterest去搜集参考和灵感,通常我们为了更多地吸收视觉元素都会尽可能快地浏览这些页面。
依靠这种方式,我们能很好地(至少很多人都会这么觉得)跟上最新的设计趋势、交互设计、字体设计,等等等等。
然而不幸的是,如此大量且快速地浏览并不能很好地在我们的设计上发挥价值,我们通常会发现即使看遍了世间所有的设计,我们依然构不好图、配不好色、造不好型(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针对上面这种操蛋的情况,我是怎么做的呢?
我让自己停下来,认真地去观察那些优秀的作品,然后将它们“存储”在我的脑海里。稍后我会回忆刚刚看过的东西,再加上一些自己的创意,这个东西就变成我的了!
下面让我来说说我的工作伙伴Mike在我们内部的“轻松排版”频道上上传的字体吧,第一次看到它时就被它迷住了。
我很喜欢字母笔划末的斜角,而且那个逗号你们不觉得像是赋予了文字跌宕起伏的情绪感染力吗?
我在纸上画了字母“e”还有“1958”和那个逗号,因为我真的很想记住它们。
阿西巴!真的画得很丑啊!不过没关系,因为我在画的过程中已经认真观察过这些字体而且把它们“感受”了一遍。
现在,因为我认真观察并且画过它们,所以我已经忘不了它们了。以后我就会知道有一种字体的斜角原来是这么迷人,逗号是如此有感染力。
嗯。。。来点更有趣的东西吧。这回我看上了一个封面:

(封面作者: Willi Kunz 你们不会在追波上看到过吧。。。)
我看了很久哦,光这上面的点线面,我就研究了一下午(强叔自己加的)。
然后这是我花了30秒画出来的草稿:

在以后的设计过程里我肯定会被这个参照影响到,或许是明天?下个月?明年?而且我也不知道到底会用在哪一个设计项目里,或许是在登机屏幕里用到了这个字体?或许是我在做UI的时候用到了这样的点线面的排布方式?或许是我在装修房子的时候用到了这样的粉色系列?谁知道呢?这也正是这件事情的美妙之处。。。
在通读“Materail Design”和“Apple Watch Human Interface”指南时,我也做过一些这样的工作:
我很想把那些参考都吸收进来,但我想:如果我把它们跟自己实际的项目结合起来加以调整,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
(译文完)
以下是强叔的话:这篇文章总结起来其实就四个字:知行合一。我做设计这些年最大的体验之一也正是如此,通常我会看很多文章或教程,但基本都是转头就忘,而且自己亲自做过的东西是永远都不会忘的。
所心丑男丑女们,赶紧动起手来储备自己真正的设计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