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PA比赛总结-从概念到结果输出的经验分享
关于用户体验比赛的总结
聊聊UXPA中国用户体验大赛,及其我和小伙伴的参赛作品,最后聊聊自己的一些关于产品设计的一些体会。UXPA是我进入研究生阶段参加的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比赛吧。
第一,这个比赛经历的时间非常长
第二,这个比赛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有评委点评和评比。这样的流程确实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的作品《云邮》,完整的介绍可以见:http://tangjinweb.com/?page_id=483
一句话概况
云邮是为旅游明信片爱好者设计的一款通过拍照个性化定制精美明信片的O2O应用。
作品就介绍到这,接下来我会结合作品重点分享下自己做产品设计的一些感受。
关于这个比赛,我个人觉得三点是比较重要的。
选题,找方向:想清楚做什么产品?
1)锁定一个人群或者领域
2)找这群人的痛点
3)设计一个产品去解决这个痛点
第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比赛名为“用户体验设计大赛”,实质上是“产品设计大赛”(这一点是大赛的主委会在我们答辩前分享的)。作为一个比拼“产品“的比赛,其实和创业做产品类似,切中用户需求为第一步。用户体验是锦上添花,绝对不是雪中送炭。
如何做到雪中送炭呢?就是找到用户痛点,痛点是可以让用户产生共鸣的点,也就是用户最急迫的需求。
首先,我们需要锁定一类人群。比如《云邮》我们就锁定了旅游明信片爱好者。做产品最为核心的就是用户,千万不要一开始就选一个笼统的人群或者领域,那样即找不到用户痛点,也无法让用户真实的感受。比如小米手机,最开始定位的用户人群就是:手机发烧友。满足了这群人群的需求,做好产品设计,以后的产品会被更多的人接收,这是水到渠成的。
其次,找这群人的痛点。这个我们在比赛前期走了些弯路,因为用户需求真的很多很多,通过调研,你会发现每个用户都有很多想法。如何抓住大家的共性痛点呢?这一点,感谢研一期间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的一些设计方法,比如用户体验旅程图等等。
这是《云邮》当时梳理的旅游人群在旅游场景下寄送明信片的一些痛点。还是拿小米手机来说。米1刚开始发布的时候,就切中了用户的核心痛点:高配置、低价格。同样的配置,三星要4000,小米只要1999。这是核心痛点,再比如:刷机流程;支持双系统等。也是用户痛点,痛点可以让用户选择你的产品,而不是别人的产品。这是第一个重要的部分。比赛和创业一样,一定要选对方向。
产品设计:什么样的产品设计方案是好的方案?
1.“一句话”理论
2.“一键”理论
3.“亮点”理论
在把握了用户需求的前提下,一个产品能不能做好,就要看这个团队的产品设计能力了。在此感谢下我们的团队,大家非常牛叉。其实产品设计,也是有方法可循的。我自己总结了三点:
1.“一句话”理论。一个好的产品绝对是可以用一到两句话概况的,如果你一到两句话讲不清你的产品,说明你的产品设计是失败的,这个“一句话”,对用户和对自己设计团队(或者评委)是不同的。举个例子: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是对用户而言的。云邮是为旅游明信片爱好者设计的一款通过拍照个性化定制精美明信片的O2O应用。这是比赛时对评委,创业时对投资人或者同行介绍时的一句话。这句话怎么概况,http://tangjinweb.com/?page_id=483这个里面有。
2.“一键”理论。这个是产品设计而言的,don't make me think。其实也就是交互设计最核心的价值观,用户是不关心你的产品逻辑是什么的。这一点360的产品非常牛逼,一键杀毒、一键体检等等。被行业内部广泛沿用。“一键”是一种思路,不一定就是一步,它强调尽量减少用户操作步骤。比如《云邮》里面,我们包装了一个“四步编辑明信片正反面”
其实说实话,这一点当时设计时,领会的比较不够透彻,大家可以用“美图”和“PS”对比来体会这一点。大多数用户是小白,需要简单直白的功能设计。
3.“亮点”理论。这一点同样非常重要,不管是对于用户,还是比赛中对于评委。“亮点”理论可以概括为两小点:亮点多了就不会再是亮点了,亮点一定是少而精的;亮点是对比出来的,既然是亮点,一定不能很多。大家可以看看很多成功的发布会,比如iPhone、小米、锤子手机的发布会。核心主线+有限的几个亮点贯穿。这样用户才会记得住你的亮点,第二小点,亮点是比较出来的。典型的是各大手机发布会上常见的“跑分”环境。
环节MIUI7发布会上用的“抢红包”对比手机流程度的设计就是非常经典的。大家可以在比赛中运用,比如在报告册或者PPT中拿一些竞品做比较。
比如《云邮》的PPT的这部分对比
传达和包装:比赛答辩=创业路演
1.努力寻找共鸣;
2.突出核心,抓住亮点,忽略其他
3.有未来,有期待
1.努力寻找共鸣。这个就是我们为了让评委和用户和我们作品产生共鸣而精心设计的一个音频。静静的听,只要你有过一点点的寄送明信片经历,录音中的某一小段话就会触动你。你被我们带入进去了,就会把自己想象成我们的用户,那我们的设计就会更好的被理解。
2.突出核心,抓住亮点,忽略其他。这一点也是很多同学咨询我时,我会分享的,做答辩,千万不要求大而全。讲一下没有用的内容,要学会舍弃。内容太多会让人觉得信息量太大,而抓不到重点。比如《云邮》PPT只讲了三部分,第一部分:用户带入,让大家一下子了解我们的产品是什么。第二部分,一条主线+产品亮点。第三方部分,产品的未来+期待。
3.有未来,有期待。这一点可又可无,看自己的产品亮点够不够,毕竟大多数人面对“画饼”这个事情是不感冒的。这个未来可能是产品未来的规划,前景(包括商业模式等等)如果是创业路演。
个人做产品感受:
1、讲清楚解决用户什么问题
2、我是怎么解决的,牛逼在哪
3、牛逼团队+商业模式(最好有数据支撑)
好了,我的分享就这些啦~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可能偏产品,而不偏具体的用户体验设计。最后再次感谢飒哥和设计夹,也非常感谢我们的团队中的所有小伙伴,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