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草坪将和各领域从业者、创作者畅聊AI相关话题,分享观点碰撞灵感。草坪小编和
曾参与《那年花开月正圆》、《封神》三部曲系列电影的阿里大文娱AI造型合作造型师高秋婉老师
,聊聊在服装造型设计行业,从手绘到电脑绘图阶段,再到现在AI的涌现,设计师们经历着怎样的成长和变迁?AI工具对于服装造型设计师们来说,好像也远不仅仅是电子化的“服装字典”那么简单。
Q:是什么契机关注到AI这个领域,并且把它和自己的工作相结合的呢?
A:我入行有十几年了,我是09年毕业的,学的是影视服装造型,作为设计师一旦有了新的更好的、更先进的生产工具出来,我们肯定马上关注这个东西,AI工具可能在设计师群体中最早流传的。而且不管做任何一个项目,都是要收集大量的素材,这都是工作的前端必要的过程。所以它需要我们时刻保持开放的眼界,不管是对图片的素材也好、新创意作品也好,只要有新的东西出来,我们都需要第一时间就去关注。
比如说看到有一些AI作品或者AI工具的出现,马上就会有人在办公室说这个很牛,马上就会有人去试用。作为创作者来讲,AI工具给你的是一个更大的选择,但是创作者首先要有自己的构思。如果作为一个创作者,带着明确的项目上的目的性的话,这个工具现在就是给你的惊喜比较多。可能设计师是最愿意为这种东西付费的人群。
Q:在最开始和现在AI分别参与的是哪部分的工作呢?它有一个变化吗?
A:实际上最大的变化是我们和优酷一起参与到“神力霓裳造型设计平台”的开发中来,在这之前就跟所有的插画师、游戏设计师是一样的,也是在尝试把AI当做一个工具,让它给我们更多灵感上的可能性,在工作上提高效率。
在工作中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我的专业做古装剧服装的,和时装或者游戏不太一样。因为现在的观众对于一些尤其是落地写实的古装题材,比较在乎你的设计是否符合事实。在特定时代的情况下是不是有细节的体现,是不是能达到汉服的水平,是不是比汉服要更有角色性,这些细节上的要求也就决定了我们对设计的要求更高,不能是纯画面感。
我觉得
“神力霓裳”这个工具有特别大的优势就是准确性和收集素材的能力
,因为我们的朝代太多了,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和美学表达在每个朝代都不一样。可能我们细分成唐宋元明清,但是我们做唐的时候,那又要细分成初唐、中唐、晚唐、五代,然后宋你要分南宋、北宋,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它帮助我们造型设计师的地方上可能有
三个最重要的部分:
第一个就是检索作用
,对大量的各朝各代服饰的检索,就是类似于电子化的“服装字典”,不管针对于哪个朝代的某一个具体的时间点,都能把它准确无误地提取出来。帮助我们节省了前期大量收集资料的时间。
第二个是语言的准确性
,我们在用国外软件的时候多少会因为语言问题有传达指令不够准确的问题存在,像MidJourney这一类国外的软件,它有一个问题,它对中国制式的生成一直做的不够好不够准确。“神力霓裳”的好处就是指哪打哪特别平稳的,用词准确、界面准确。
第三个是解决画面感
,我们除了准确以外还要解决“更好看”的问题。实际上在你用这个工具的时候,你已经想好了这部剧我要做什么风格,这个东西是最基本的。比如说一个唐朝的戏,我们可能想抓初唐的点,可以更加方便根据制式的风格定制它的特点,来帮助我们进行延伸设计。
所以AI对我们来说就是帮你去拓展更多的画面美感的,可能跟核心相关的拓展设计。有了内核之后来去帮我做大量的延展,并且它可以为我提供朝代的准确性。
Q:你曾经参与的《封神》系列电影是具有很强烈神话奇幻色彩的,如果在那个时候有AI介入的话,它是不是会给创作者们更多的想象空间?
A:我想会的,像早期的服装造型概念是从油画作品、神话作品中获得的,需要去大量的找寻灵感,搜集素材。必须要基于某一段历史合理性上来做可能性探索的,以此再进行对角色的合理化。美学素养是从前期对于AI驯化的时候就应该具备的,它不是一个纯技术的东西,如果技术一股脑把所有的素材都喂进去的话,最后AI生成的东西就是随机且不稳定的。
所以
AI就是工具,不用害怕它会把你代替掉。因为创意这个东西是个人化的,给你一个工具,不见得每个人创造出来的都是一样的。
比如说十岁的小孩子画画的时候,他不会想到我要用印象派、抽象派、野兽派,他不会想到这些东西。但长大了之后就很清晰的知道我要出什么样的,所以你会输入精准的关键词,它只是提供创作工具的便利性而已。
作为一个创作者,你可以通过和别人不一样的、更精准的关键词用AI去无限生成,以及后期再加工的程度有多深,这都决定了你的作品。
把过往的大量体力和繁复的工作都做完了之后,我们当下的造型设计师更应该重点去关注什么呢?
因为工具的进步,因为产业生产力的进步,职业本身就一直在变。从我入行的十几年来看,经历了肉眼可见的变化。比如说带我的老师,可能是中国电视剧或电影比较辉煌的那段时间开始工作,他们那个时候做的完全是手绘稿,包括场景和美术设计的老师也是手绘稿。从手绘稿到和电脑合成的部分,然后再到现在是要求只能出电脑图,手绘图变成了草图阶段,所以行业一直都在迭代。如果是这样看的话,那是不是设计师一直都有富裕的时间呢?其实并没有。
因为大众媒体和观众,包括整个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很多原来没有,但现在需要更努力去完善的细节。要做到工艺上更精美,历史上更准确,商业上要更有判断力。
Q:就您这个行业来看,未来的AI会有什么发展趋势呢?
A:我觉得一定是意料之外的,因为我小的时候就很相信科技的力量,比如小的时候看多啦A梦,就会相信里面的东西一定会实现,只是或早或晚而已。想到我们刚用PS的时候,你怎么能想到以后会直接图生图呢?
所以其实这个行业因为生产力的提高,变革一直很快。
作为设计师对于创新和改革这个东西应该要很适应才对,这个行业就决定了(作为设计师)要大量的接受新事物。
另外
我有一个畅想是AI在服装造型领域肯定会继续参与到制造业。
因为影视剧行业不管是古装还是现代戏,它都是很细分的工艺,很多涉及到制造工程。
比如说现阶段AI是给你生成一张概念图,定稿签字,AI的工作就结束了,但是后面还有一半的服装是要制作的,从成熟到演员定妆中间还有很多过程。比如工艺绘图阶段,是用矢量工具去做的,或者有的画师是手工,再有就是传统工艺,比如说像刺绣等等这都属于工艺制作阶段。我认为AI渗透到这些行业中来也是早晚都会的。
Q:如果是一个现在刚刚入行的设计师,那我还需要像从前一样大量的去看服装史,去吸收这一类的知识和信息吗?还是说我可以放胆的去研究潮流和个人风格?
A:其实你这两个都要有,我们老一代的老师曾经跟我们说
“要多条腿走路”
,因为你看剧本去理解人物,你要有文学思想,也要去关注社会新闻和历史的东西。我们从一开始上大学的时候,就要上文学课、美学课、技能课,这些都要有。
因为只有你多去看作品,才能理解这个时代的这个人物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你不理解他,怎么分析他穿什么。类似我们刚才说潮流、人物性格,包括整个剧本,就是在服装设计领域中需要的“多条腿走路”。在综合素质的这些象限里,AI其实更多的是在中间的环节,在帮我们做发散,可以理解为
“你的手更强大了”。
它是这样一个环节,
但它不能代替你去思考,它只能给你无限的素材和更多的可能性。
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会反向来激发你的创造力灵感。比如说原来你可能没有想到绿配黑好不好看,这个画面这个款式它可以给你100个选择。但是它不能代替你作为一个创作者,它也不可能代替你去思考。
Q:有什么要给年轻或正在学习中的设计师们说的话吗?
A:我个人认为
AI是大家一定要学习使用的
,你躲不过去的。就算没有AI也是要收集素材的,也是要去看大量的东西来刺激自己的灵感,再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创作的,其实这个过程都是一样的。
AI只是一个更便捷的、更强大的工具。使用之后你的效率会提高,你的可能性的案例会更多。
这个时代是在往前走,那你就学习它,适应它,然后看怎么更好地让它融入进来。
还有一点就是
保持学习精神很重要
,人这一辈子都在无穷无尽地学习。我之前接触的有很多老一代服装造型老师,他们现在都已经年纪很大了,可是他们依然在学习。我身边就有的老师是六十多岁才开始用电脑画图,但最后画得比你还快,因为他专注,他已经有了先在脑子里把那个东西组出来了,那个电脑就是他的工具,他只需要熟悉这个工具。
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草坪AI DESIGN